|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 劉晨曦)窮則思變,不破不立這個自古以來為人所知的道理,在貴州的貧困地區顯得更為珍貴。塘約村——貴州省的一個普通村落,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裏,通過改革創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塘約的改變不僅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塘約經驗”更是成為了西部貧困地區農村改革的樣板。
塘約村脫貧建設後的新面貌 顧思騏攝
三年前的塘約,經濟落後,每人平均收入極其微薄。2014年,塘約村經歷了一場百年不遇的洪災,使這個每人平均收入不足4000元的二類貧困村雪上加霜。面臨如此生存困境,村民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大膽探索,兩年時間走出了貧困重圍。
塘約村前村支書曹友明 顧思騏攝
對塘約村的變化,前村支書曹友明不無感慨地説:“2014年以前我們村沒有通組公路,都是土路,稍好一點的路也不過是墊一點沙石。2014年以後我們就修了通組公路。隨著村黨委領導改革建設,全村經濟由2014年以前的每人平均年收入3500-4500元,增加到現在的將近15000元,生活品質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塘約村開創性地提出“村社一體、合股聯營”發展模式,既加快了全村的脫貧進程,也為全村村民抱團發展擰上了一股繩。
塘約村新貌 顧思騏攝
如今,塘約村抓住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的機遇、對全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等“七權”進行精準確權。成立以村黨支領導的合作社,探索實施“村社一體,合股聯營”發展模式,創新鄉村治理“紅九條”,推動農村産權改革,激活庫存資産,資源變資本,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三變”措施,村民分享了改革紅利,實現了從二類貧困村向“小康示範村”的華麗嬗變,為農村脫貧打造了“塘約經驗”,成為西部貧困地區農村改革的樣板。
塘約村的紅白理事會會長孟性學 顧思騏攝
除此之外,塘約村對亂辦酒席實施制度約束,進一步保障了脫貧成果的持續與穩定。“在這之前,我們這個地方亂辦酒席,基本就是兩三天辦一回,每年計算下來900多戶人,將近就要辦200多臺酒席。後來,通過治理,這類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從2016年到2017年,沒有亂辦酒席的人。”塘約村的紅白理事會會長對記者説。
通過三年的摸索與實踐。塘約村合作社最終實現每年:合作社30%、村集體30%、村民40%的利益分配目標。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由2013年不到4000元,提升到2016年的10030元,村集體經濟從不足4萬元增加到202萬,創新的思路和嚴格的村紀,令今天的塘約村這個二類貧困村華麗蛻變成為“貴州省十佳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