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養殖讓生活“牛”起來

發佈時間:2017-09-11 16:20:02 | 來源:人民網 | 作者:方開燕 馮慧萍 | 責任編輯:王虔

關鍵詞:田拐村,村民,扶貧,記者,生活

微風襲來,遠方綠意盎然的萬畝杏林發出簌簌聲響,一頭母牛大著肚子緩緩挪動到牛棚的週邊,看著陌生的人們。這是記者在寧夏中衛市海原縣田拐村見到的景象,寧靜祥和。

誰又能想到,40年前,這裡曾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列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呢?是什麼讓這片土地散發生機?人民網記者走進其中,探尋田拐村的脫貧之路。

過去的西海固: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

田拐村位於著名的西海固地區。提起西海固,人們忘不掉的是乾涸,是貧瘠,是千溝萬壑。西海固是黃土丘陵區西吉、海原、固原、隆德、涇源、彭陽等六個國家級貧困縣的統稱,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山區。這裡年蒸發量在1000到2400毫米之間,而年降雨量卻不足700毫米,加上盲目墾殖造成的水土流失,生存條件極差,被國務院確定為重點扶貧的三西地區之一。~

“幾年前,我住的還是土坯房,要有個風吹雨淋,早就不像樣了。”在新建的六間大瓦房中,72歲的田成岐老人講起過去的情形,唏噓不已。就在三年前,土房子、土圍墻、土棚圈還是田拐村的房屋標配,“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是村民生活的真實寫照。“都是靠天吃飯嘍,每畝田也就能有個200多塊的收成吧。”他説。

而現在,村民的生活發生了180度大拐彎。“我們終於摘掉了貧困村、後進村的帽子,在脫貧致富的路上越走越遠啦!”史店鄉鄉長王耀璽説。目前田拐村的貧困率已低於3%,共脫貧293戶1041人,還有19戶59人尚在脫貧過程中,全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在2016年末達到7128元。

精準扶貧:養殖讓生活“牛”起來

“我這裡有65隻羊,還有10頭牛,都壯著呢,還有那幾頭母牛,都快要生小牛犢了。”村民田成順的臉上笑開了花,滔滔不絕地向記者描述著這些牛羊帶來的收益,雙手不停地比劃。順著他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在用磚瓦壘砌的棚圈中,一整排壯實的牛伸出頭來,左右顧盼。

田成順今年55歲,一直以養牛羊為生計,卻不見起色。如今,在當地政府和企業幫扶下,他家的養殖規模越來越大,現在光靠養牛羊,一年的收入也能達到四、五萬了。而田成順並不是個例,在田拐村,共有92戶依靠養牛摘掉了貧困帽。

但養殖的本金哪來呢?精準扶貧政策給農戶帶來了佳音。田拐村面積25.8平方公里,人口843戶3305人,經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共312戶1100人。政府為其中144戶提供貸款590萬元(含已脫貧人口),戶均貸款額度超4萬元;建設標準化養殖棚圈420座,購買華潤基礎母牛207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3戶58頭。據田拐村工作人員張佔虎介紹,到2017年6月末,海原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累計向史店鄉田拐村發放貸款1438萬元,投入到種植養殖1243萬元。

企業的幫扶也替農戶解決了燃眉之急。田成順家裏養的,都是華潤集團的牛。他算了筆賬:“我們從華潤買牛,每頭牛可提供6000元的無息貸款,三年內還清,一頭牛的市場價平均在10000元左右,貸款之後,一頭牛自己只要拿出不到4000元。”

精準扶貧不僅要“發放”,還要“培養”。為村民免費培訓餐飲、刺繡、裝機、挖機、建築工、電焊等相關技能,成了當地政府的一件大事。據統計,全村累計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培訓汽車駕駛員41人,全村擁有B照以上駕駛員達到260人,其中建檔立卡戶86人,全村擁有大型貨運車輛124輛,汽車運輸每人平均收入達到4萬元以上。

“僅去年一年來,我們已經在各項技能中培訓了400人,增強了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王耀璽説,“這樣持續發揮扶貧的‘造血’功能,才能幫助大家永久脫貧。”

政策推進: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

政策推進總不是一帆風順的,作為田拐村現在的支柱産業之一,紅梅杏種植也曾受到抵觸。

種植紅梅杏退耕還林項目是村子裏提出的,但不願配合的大有人在。習慣了苞谷和馬鈴薯的村民們不懂,紅梅杏從種植到進入盛果期,需要長達5年的時間,毀掉農田來期待5年後的果實,心裏能不沒底嗎?

“其實村裏早先有種杏子的傳統,但是品種不好,不易挂果、不易儲存,也賣不上好價錢,這更讓大家擔心。”田拐村黨支部書記楊彥俊解釋。為此,工作人員開始一遍又一遍地講解紅梅杏品種優勢,在村裏德高望重的田志夫老伯也主動加入了動員隊伍,這才逐漸打消了村民們的顧慮。

如今,經過坡改梯工程和開闢荒山,田拐村在2015、2016兩年成功栽植紅梅杏10000畝。萬畝杏林碧波盪漾,成了當地獨特的風景線。

土地是農民的生命,在耕地之外,宅基地問題也成了工作人員最怵頭的部分。2015年,田拐村被確定為整村推進村,縣上整合扶貧資金、閩寧對口幫扶資金、危房改造等方面資金1800多萬元,對村莊進行整村改造。“但拆房建路必然涉及宅基地的問題,村委班子挨家挨戶宣傳動員,生怕讓群眾不滿意。”田拐村村主任馬德國在改造實施前一直憂心忡忡。

村民的支援讓他心裏的石頭落了下來。他至今記得,田志夫老伯不僅自己當即表示支援,還動員3個在外打工的兒子無償讓出3畝宅基地。田志夫還獲得了海原縣2015年道德模範獎。

最終,全村175戶居民累計讓出130畝宅基地,用以拓寬、硬化村道,將一縱三橫的舊框架,拉成了三縱八橫的新格局。馬德國告訴記者,全村共拆除土坯房屋158套、8000多平方米,土圍墻10.3公里,土棚圈125座、5000多平方米,翻建新建房屋14000平方米,砌撤圍墻10.5千米,裝大門175套,改廁175間。村民們不僅住進了新房,還用上了自來水、太陽能熱水器。

“以前我們在老榆樹下坐著,現在家家都有了涼亭,外面還有小公園、廣場、健身的東西。在這裡喝喝茶、下下棋,再去廣場上鍛鍊鍛鍊身體,生活水準好太多了。”説罷,坐在自家涼亭的田成岐老人又喝了口茶。

馬德國感慨,整村改建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老百姓生活水準的提高切切實實感受得到,阻力就小了。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如火如荼的扶貧攻堅戰中,田拐村正走在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上。正如村民田玉林所唱:“田拐是海原的後花園,銀地毯,杏花香透了山川,同海的高速修通了,田拐的面貌更新了,好風光賽過了江南……”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