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準闖關實現貧困精準突圍

發佈時間:2017-09-08 12:04:50 | 來源:人民網 | 作者:王青玲 | 責任編輯:王虔

關鍵詞:扶貧,貧困,深度,脫貧,貧困戶

“農村人有啥需求啊,吃飽穿暖就可以了,黨的好政策我們都享受到了,已經很滿足了,只是我這不走運總是生病,無力脫貧。”到基層走訪貧困戶,當問及還有什麼需求時,一貧困戶如是説到。言語中透露出對扶貧工作的肯定,而把“生病”與“不走運”對等起來,也折射出扶貧工作中的“難點”和“痛點”。

當前,隨著扶貧資源、黨建力量的不斷加碼,一些低收入或是無收入群體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不愁吃”“不愁穿”等扶貧目標逐步實現,然而,一些“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深度貧困戶依然是棘手的難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窗口越來越小,如何啃掉深度貧困這塊“硬骨頭”?在筆者看來,還需做到精準闖關。

突出問題導向精準把脈。深度貧困是脫貧攻堅的堅中之堅,實現突圍首要的就是瞄準方向、弄清成因。有的貧困戶因生存條件惡劣,貧困根深蒂固;有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也有的所在村發展産業欠基礎、少條件、沒項目,村窮人也窮;還有的所處環境封閉,沿襲陳規陋習,脫貧沒有動力,當看到,造成深度貧困的原因各異。然而,一些地方面對深度貧困現象,或是束手無策,或是混淆不清,根因在於情況掌握不熟、原因分析不透。“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者,是謂妄行。”這就需要在破解深度貧困難題中做到精準把脈,全面分析貧困戶深度貧困的原因,只有“號準脈”,才能開對方。

強化先飛意識精準施策。思路決定出路,擺脫貧困最終要靠有力的措施,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一些地方在扶貧措施上走出新路子,比如,建立“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的大扶貧格局,探索養殖、光伏、鄉村旅遊等項目折股量化給貧困戶的扶貧模式,極大地激發了貧困群體的活力。對比之下,有的地方靠送牛、送物、送養實現“增收”,只管眼前數據好看;有的搞“偷梁換柱”,將扶貧資金換個方式發放;有的僅靠政策兜底,並沒有激發內生動力。強化貧困群體“弱鳥先飛”的意識,就是要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繼而因地因情加以精準施策,以價值引領帶動貧困戶脫貧。

鼓足實幹勁頭精準落實。實現深度貧困突圍是一場硬仗,必須吹糠見米、落地落實。當前,一些地方“趕工期”“搶時間”,脫貧計劃隨意提前,扶貧標準隨意降低,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有的扶貧幹部面對深度貧困的“硬骨頭”,或是蜻蜓點水,或是花拳繡腿,沒耐力也沒能力;有些基層幹部忙於填寫各類表格,疲於加班加點,不僅違背了規律,也降低了扶貧成效。鼓足“滴水石穿”的勁頭精準落實,就是要狠抓政策“最後一公里”的執行,講究科學、講究方法、講究效率,把各方面資源整合起來、各方面力量凝聚起來,形成政策落實的最大合力。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