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 旅遊扶貧應避免小馬拉大車

發佈時間:2017-08-21 11:45:57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李志勇 | 責任編輯:王虔

關鍵詞:旅遊,扶貧,地區,貧困,貴州

 

原標題:專家:旅遊扶貧應避免小馬拉大車

2016首屆“中國民族文化旅遊峰會”日前在貴州省黔東南州舉行。針對少數民族地區旅遊扶貧問題,一些專家在會上表示,旅遊扶貧是一項綜合性非常強的工作,僅僅依靠地方的旅遊部門是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的,要避免在旅遊扶貧工作上的“小馬拉大車”問題。

國際休閒經濟促進會副主席劉鋒表示,目前在國內貧困地區與旅遊資源豐富地區在空間位置上基本是重疊的,也就是國內旅遊資源豐富的地區大部分也都是貧困地區。旅遊精準扶貧是國家促進地方經濟,讓貧困地區人民擺脫貧困的一項重要政策。而旅遊是一個綜合性非常強的行業,只靠地方的旅遊部門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舉地方之力方能達到效果,變“小馬拉大車”為“群馬拉大車”。

據介紹,旅遊扶貧是在具有一定旅遊資源條件、區位優勢和市場基礎的貧困地區,通過開發旅遊帶動整個地區經濟發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一種産業扶貧開發方式。在富含旅遊資源的貧困地區中,少數民族地區佔了很大一部分,如何挖掘少數民族地區的自然、文化資源,推進旅遊産業發展,成為旅遊精準扶貧的一個重要內容。

中央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李勁松表示,推進少數民地區旅遊精準扶貧要將文化保護與旅遊發展有機結合在一起。政府部門在推進旅遊扶貧的過程中,需要改變以往完全由政府主導的模式,更多地讓社區和百姓參與進來,發揮地方的文化優勢,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特色,這樣才能夠使地區旅遊具有文化的特徵,具有可持續性和提升空間,避免目前旅遊市場千篇一律的旅遊産品。

國家旅遊局發佈的《中國旅遊發展報告2016》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旅遊扶貧目標是每年實施200萬貧困人口通過旅遊業發展實現脫貧,到2020年,通過鄉村旅遊帶動1000萬貧困人口脫貧。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貴州、青海、四川、雲南、廣東、廣西、海南等地的旅遊扶貧工作也取得了一些相應的成果,涌現出一大批有特色、有品質、有知名度的旅遊品牌。例如,貴州黔東南地區的苗族侗族特色旅遊、廣西巴馬的中國長壽之鄉旅遊等。

而其中,貴州是全國扶貧攻堅的主戰場,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的省份。而黔東南州又是貴州貧困發生率最高、貧困人口第二多的地區,全州16個縣市有14個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十三五”時期,貴州把旅遊扶貧作為産業扶貧和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力爭實現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的20%以上來源於旅遊,帶動全省100萬以上貧困人口脫貧。

對此,貴州提出要做到兩個全覆蓋,一是,結合貴州省農村道路交通建設三年大會戰和《貴州省鄉村旅遊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以市和縣為單位,完成轄區內旅遊扶貧規劃的編制、評審和報備工作,逐村提出旅遊扶貧路線圖、時間表和責任清單,形成資源導向、業態互補、融合發展的旅遊扶貧專項規劃及規劃實施工作方案,實現貧困村寨旅遊規劃全覆蓋。二是,計劃用兩年時間,實現9000個貧困村中,“宜遊”村寨旅遊從業人員培訓全覆蓋。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