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心理援助的四川做法

發佈時間:2017-08-17 17:00:41 | 來源:四川日報 | 作者:熊筱偉 | 責任編輯:王虔

關鍵詞:心理,援助,帳篷,地震,劉玉

 

原標題:震後心理援助的四川做法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人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遭受打擊,會造成焦慮、緊張、恐懼等急性心理創傷,甚至留下無法彌補的長久心理傷害。災難發生後及時進行心理援助,可以幫助災難親歷者勇敢面對和走出可能的心理陰影。面對地震的衝擊,該如何打開災區群眾心裏的“那個結”?8月15日,記者在災區進行了實地走訪,見證災後心理援助的四川做法。

社會機構:“兒童天地”投運用陪伴來讓孩子發泄情緒

8月15日下午1點,九寨溝縣漳扎鎮漳扎村二組居民安置點,靠馬路邊的一頂軍綠色帳篷上,挂著一塊醒目的彩紙標牌:兒童天地。

這是遊樂場?記者走進帳篷,發現它更像個幼兒園:上面挂著千紙鶴,小桌上擺著彩色貼畫、積木、拼圖。約20個小孩子在追逐打鬧、玩玩具。“老師,我可以玩釣魚玩具嗎?”被稱作“老師”的王婷婷不停笑著點頭,“就一會兒喔,還要一起定規則哈!”

王婷婷還有另一個身份——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全國心理援助聯盟成員。在兒童天地,她和同事史加利為附近居民安置點的孩子提供心理危機干預。

説話間,村民祥瑪手牽著6歲的侄子斑巴澤仁來到帳篷外。“吃晚飯來接你哈!”祥瑪話音未落,斑巴澤仁已衝進帳篷和小朋友玩釣魚玩具去了。“昨天都還不這樣,地震後説什麼話他都哭,讓他吃飯都哭。”祥瑪説,來這兒半天,孩子平靜了不少。

史加利表示,對孩子來説,通過同齡人陪伴來讓他們發泄情緒較為有效。王婷婷表示,心理應激障礙或具有潛伏性,可能在地震一段時間後慢慢出現,因此將針對災區開展一年或以上的心理援助工作。

政府部門:7個小組在災區開展心理援助

“醫生,我一天只睡半個多小時,心慌,飯都吃不下。”8月15日上午10點,綿陽市心理危機干預隊副隊長劉玉一邁出車門,漳扎鎮中查村村民尤主特就迎了上去,他看起來激動而虛弱。

“地震前就睡不著?”尤主特搖搖頭。劉玉再問,“是睡不著,還是斷斷續續睡?”“斷斷續續,總覺得地在晃,想跑。”“家裏人陪著睡,是不是好些?”尤主特點點頭。

劉玉沒有再問下去,反而聊起帳篷的牢固程度、余震感受和家長裏短,直到尤主特平靜下來。臨走時,劉玉再三叮囑他少在屋裏躺著,多和同齡人聊天。

“來了不是第一次了,每次聊完心裏會好受些。”村民佐安特意拿出烤餅來表示感謝。

提供心理援助的,並不是只有劉玉一個人。省心理危機干預隊隊長王榮科表示,在省衛計委安排下,目前已在災區組織了7個心理危機干預組,其中,6個小組隨醫療隊在各居民安置點巡迴提供服務,1個小組駐紮九寨溝縣醫院提供固定服務。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