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教育如何擔當起阻斷代際貧困傳遞的重任?日前,記者在海南採訪,感受教育扶貧的“海南方案”。
思源學校: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
走進海南省陵水思源實驗學校,一股蓬勃朝氣撲面而來:男孩子正熱火朝天地打籃球,身著少數民族服飾的女生和著節拍跳起竹竿舞,還有學生在騎獨輪車、玩滑板、學黎錦編織……歡聲笑語傳遞出一個資訊:在這裡唸書,是一件快樂的事。
今年讀八年級的黎麗孟,來自陵水黎族自治縣周邊農村。雖然一週或幾週才能回一次家,但黎麗孟的家人還是願意讓她在縣城讀書。因為相比村裏,思源學校條件好太多,不僅有標準化塑膠操場、明亮的教學樓、乾淨的食堂和宿舍,更有優質師資和豐富的課程。“我是黎族人,小時候奶奶織黎錦,我就特別感興趣。”黎麗孟説:“現在在學校也能學編織,還有傳承人來上課,能上思源學校真幸運!”
在縣城建設標準化學校,把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弱或處於生態核心保護區的貧困村孩子整體遷移過來,讓他們享受與城鎮孩子同等的教育資源——海南省教育扶貧移民工程“思源學校”的建立,為促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提供了一種可行性方案。
“教育扶貧移民工程為實現教育公平找到了新的載體,為易地扶貧找到了新的路子,也為減少生態保護核心區常住人口找到了新方法。”海南省教育廳廳長曹獻坤説:“目前,海南全省已經建成38所教育扶貧移民學校,為邊遠貧困地區的孩子提供了5.5萬個優質學位,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8%以上,基本解決了貧困學生進得來、留得住的問題。”
扶貧勵志班:一人技術學到身,全家脫貧有希望
家有良田萬頃,不如薄技在身。激發脫貧的內生動力,讓貧困人群掌握一門技術,轉變“等、靠、要”的思想,是教育扶貧的題中之意。
在海南,經濟技術學校的“扶貧巾幗勵志中專班”讓無數家庭貧困的女孩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薛戀婷是扶貧巾幗勵志中專班2015屆的學生。初中畢業後,家人希望她去嬸嬸家的快餐店打工幫忙,但她“不想只是當個服務員,不想一直當低級工”,於是,她選擇來到經濟技術學校學美容。“這裡不僅學費全免,而且每個月還有350元生活費。”薛戀婷説:“畢業後,我到海南一家美容公司當了諮詢顧問,年收入近8萬元。前段時間,我把這幾年攢的錢都寄回了家,準備把以前家裏的舊瓦房拆掉,建一個三層小樓。”
“截至去年,扶貧巾幗勵志中專班共招收培養貧困學生近8000人。這些女孩畢業後,憑藉技術技能實現了優質就業,成了家裏的頂梁柱。”海南省經濟技術學校校長張毅生説:“除了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外,扶貧勵志班更大的意義在於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幫助她們樹立正確的三觀,讓她們明確人生的奮鬥目標。”
“一人技術學到身,全家脫貧有希望。”海南省教育廳職成教處副處長路劍威介紹説:“為了全面推廣海南省經濟技術學校扶貧巾幗勵志班的經驗,2017年春季學期開始,海南在所有中職學校組建了93個扶貧勵志班,招生2800余人。秋季學期將繼續擴大招生規模,計劃單列,開展勵志教育。”
高等院校:服務地方經濟,走出特色發展之路
“海南有大片鹽鹼地,颱風過境,海水倒灌,被淹過的土地需要10到15年才能恢復耕種。”海南大學耐鹽作物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江行玉一邊介紹,一邊拿出自己培育的耐鹽冰菜:“這種冰菜在海邊鹽鹼地可以大面積種植,對沿海居民的扶貧開發發揮了重要作用。”
讓海水倒灌的農田里長出玉米,讓病害嚴重的香蕉重獲生機,幫助島礁軍民人工養殖海葡萄……在海南大學,這樣直接致力於地方經濟發展的項目有很多。“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和海南省12大重點産業,是海南大學的使命擔當。”海南大學黨委書記武耀廷表示,學校堅持走區位優勢特色化發展道路,推行“一院一市(縣)”和“一師一點”科技服務模式,已與海南全部19個縣市開展校地合作,對貧困地區的脫幫扶效果明顯。
“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也是教育扶貧的一種重要方式。”海南省教育廳副廳長邢孔政表示,近年來,海南各高校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上錯位發展,既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也為海南的脫貧攻堅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比如海南省農林科技學校對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田圮村,幫助村民養殖“六弓鵝”,學校負責培育種鵝、供應鵝苗、提供技術指導及銷售渠道,“一條龍”服務讓農民保賺不賠。又比如三亞學院藝術學院,幫扶三亞市北山村發展黎族特色服飾,學校負責設計和銷售,加工在當地進行,不僅給村民帶來經濟收益,也讓黎族文化展現出新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