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的“甜蜜”帳單

發佈時間: 2017-07-13 11:36:06 | 來源: 農民日報 | 作者: 盧靜 | 責任編輯: 劉晨曦

關鍵詞: 無核荔枝,選育改良,冷鏈物流

夏天的南方是荔枝飄香的季節。皮薄核小,赭石紅的皮下裹著一團晶瑩剔透的肉,放進嘴裏一股清冽鮮香的甜。

荔枝又稱“離枝”,喻意離開枝條就會腐壞。然而這種説法放在今天,一定會讓荔枝專家連連搖頭。在近日廣西玉林召開的國際荔枝産業大會上,記者就見到了各種品種的荔枝,不僅味美汁甜,而且耐儲藏、易運輸。作為在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熱帶水果,以玉林北流為代表的廣西荔枝産業正逐步拓展,成為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

大路貨不值錢,好品種才賣高價

“我國作為荔枝的原産地,荔枝種植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荔枝大會現場,荔枝體系育種專家胡桂兵教授説。

“然而在産業發展初期,荔枝品種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胡桂兵告訴記者,“首先,北流的荔枝種植存在結構不合理的問題。”

北流的荔枝主要品種是禾荔,其一度達到全國産量的70%以上,而其他優質品種種植面積很小。“這就是為什麼以前的荔枝上市賣價不高。”

同時北流的荔枝,還面臨上市期過於集中的問題。胡桂兵説:“這裡的荔枝,上市期都集中到了六月到七月中旬,不僅容易與其他地區的荔枝‘撞車’,同時一天最多兩萬噸荔枝上市,這麼大的産量,面臨的銷售壓力也很大。”

胡桂兵同時還告訴記者:“由於以前荔枝品種的選育改良工作不足,造成了荔枝‘大小年’問題比較嚴重。産量大的2014年有240萬噸,而去年是小年,産量只有160萬噸。”

另外由於品種不多,荔枝的耐儲性普遍不好,經常出現“一日食變、二日色變、三日色香味俱無”的情況,如此一來,想要銷到北方,對於冷鏈物流的要求就很高,無形中增加了荔枝的銷售成本。

對此記者來到了北流北龍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了解當地現在的荔枝育種情況時,北流市水果局副局長劉向東告訴記者,北流的荔枝品種改良,首先改變的就是禾荔“一枝獨大”的局面。

“五年前我們這裡禾荔種得最多、産量也最多,禾荔是加工型荔枝,核大,不甜,賣價不好。但是它有一個好處,就是品種改良空間很大,什麼品種都可以嫁接。”

於是,在禾荔的基礎上,北流當地進行了一系列新品種的選育工作。合作社的荔枝種植大戶李中陸説:“以前我們的種植結構不合理,大路貨不值錢。現在已經成功嫁接了‘井岡紅糯’‘嶺豐糯’和無核荔枝‘雞嘴荔’,像這些好的品種,都能買到三四十塊錢一斤。”

有優良的品種作為基礎,農民增收就有了盼頭。

是時候叫響自己的品牌了

“北流這個地方,交通十分便利。我們這個合作社,距離高速路口開車只要20分鐘。每年都有客商來到這裡,一車一車地拉走運到外地。”李中陸説。

合作社在鎮裏有個收購點,收購商賴金義告訴記者,像禾荔這種普通品種,他們一般以2.5-2.7元/斤收購,然後以3元/斤的批發價賣出,主要銷往四川自貢的超市和生鮮水果店。

“目前我們還只是停留在早期坐等客商來收的階段。”劉向東告訴記者,隨著優良品種接連選育成功,當地的果農已不再滿足於這種傳統銷售模式。

“我們不僅有禾荔,還有桂味、仙進奉、貴妃紅、井岡紅糯等10多種優質品種,規模已經達7000多畝,我們覺得是時候叫響自己的品牌了。”劉向東説。

對此,北流在未來荔枝産業的發展中,打算搭上網際網路的快車,把北流的荔枝銷到全國各地。未來,北流計劃率先發揮微信公眾號的傳播功能,開展分享式微信圈傳播和複合性持續傳播兩項活動,將“荔枝節”“荔枝擂臺”話題在朋友圈引爆。同時與順豐等快遞公司和各電商平臺開展合作,顧客通過平台下單,快遞發出,最快第二天新鮮的“北流荔枝”就能擺上餐桌。

“以後的荔枝銷售,電商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我們要大膽探索水果産業與網商物流的合作。”劉向東説。

長遠出路還在精深加工

“上個世紀,荔枝罐頭曾經一度風靡,是荔枝産業的重要一環。但是,伴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罐頭行業、加工業開始不景氣,荔枝加工也逐漸走下坡路。”提起荔枝加工,胡桂兵這樣説道。

然而北流的荔枝加工,卻在逆流中默默探索。

記者來到北流市大同果業,採訪了北流荔枝的加工情況。近年來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大同果業協會成立了荔枝産品研發中心,研發、生産了荔枝幹、荔枝酒、荔枝醋、荔枝飲料等。

“我們一共研發了4大類約30種荔枝深加工産品,每年加工荔枝約3000噸,佔北流市荔枝深加工總量的1/3左右。”大同果業公司總經理鐘耀雄告訴記者。

在工廠車間,記者嘗到了新鮮的荔枝蜜。“正宗的荔枝花蜜,質地是很好的,很鮮也很甜。”鐘耀雄告訴記者,“而荔枝花粉是一小團一小團的,不像花蜜那麼濃稠,但是更清爽。”

冷庫裏還整齊碼放著剛加工好準備包裝的荔枝幹和龍眼幹。鐘耀雄説:“我們每年産銷各類幹鮮果品達5000噸,産品遠銷全國各地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荔枝加工目前還是産業鏈條裏比較薄弱的一環。破解加工難題,未來還是要從根本上通過提高鮮果品質,不斷探索荔枝的精深加工,延伸産業鏈,通過荔枝濃縮果糖及荔枝生物轉化産品等,使這種季節性水果可以常年消費。”劉向東告訴記者。

採訪的最後,李中陸給記者算了這麼一筆賬。去年,他一共承包了合作社流轉的500畝地種植荔枝,前後一共投入100萬元,用於品種嫁接、土地流轉和水肥人力的費用。到了今年的銷售季,已凈賺150萬元。每天還有各地的客商陸續前來收購荔枝。

算完這樣一筆“甜蜜”的帳單,李中陸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但同時他也告訴記者,如果想再進一步擴大規模的話,目前還存在一定的資金缺口:“大概70萬-80萬元左右吧。”

對於現狀,果農李中陸並不滿足。而北流荔枝産業的發展,也剛開始邁入新的軌道。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