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泗洪縣縣委書記王曉東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王振紅 實習記者黃陳) “怎麼樣既能保證國家的糧食戰略,又能保證農業的增效和農民的增收,我覺得功能農業給我們找到了一條非常好的路徑。”江蘇省泗洪縣縣委書記王曉東在近日舉行的“科技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與決策高層論壇上指出,“要圍繞生態圍繞綠色來進行結構調整”。
泗洪縣是江蘇省産糧大縣,連續九年是全國商品糧生産的先進縣,每年受到國家的表彰,但是也是江蘇省定的貧困縣之一,王曉東説,“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壓力非常大。”
泗洪縣農業改革結構調整的突破口在哪兒呢?王曉東認為,“應該以功能農業為主線,通過四項調整來實現突破。”
農業+生態
“大力發展綠色農業,泗洪縣現在在做的‘蝦稻共作’養殖模式,連續調整的面積已經超過了8萬畝,應該説取得了非常好的生態效應和經濟效應。”他説,“泗洪近200萬畝耕地中,150萬畝是小麥,83萬畝是水稻,我們積極探索如何使水稻有更高的收益,最後發現要圍繞生態圍繞綠色來進行結構調整。”
農業+工業
就是做農産品的深加工,近年來切實加大農業招商的力度,通過對農産品深加工企業的引進來推動和帶動泗洪縣農産品的增值增效。
農業+旅遊
泗洪有著良好的資源生態環境,有國家級的濕地自然保護區,王曉東説,“我們目前在創5A級的景區,緊緊圍繞旅遊業的發展,把農業與旅遊業有機結合,來推動農業或者是一産和三産的融合。”
農業+功能
“功能農業的理論研究以及推廣應用為基層打開了一扇窗,我覺得功能農業給泗洪縣找到了一條非常好的路徑,既保證國家的糧食戰略,又保證農業的增效和農民的增收。” 王曉東説。
據悉,由中國科學院主辦的“科技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與決策高層論壇于2017年6月25至26日在北京舉行。旨在通過高層次的研討交流,發揮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支撐和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