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廣西田陽:小芒果引領扶貧大産業

發佈時間: 2017-06-07 12:53:56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徐海濤 張博揚 | 責任編輯: 張昊

關鍵詞: 扶貧模式,廣西百色市,田陽縣,飛地

 
田陽古城 徐海濤/攝




新華網南寧6月7日電(徐海濤 張博揚)眼下,正值百色芒果上市季節。在廣西百色市田陽縣那坡鎮尚興村,年過六旬的莫文珍穿行在村裏的芒果園間,一邊觀察果園裏的芒果長勢,一邊指導種植戶如何防範近期的風雨天氣。

老莫是當地家喻戶曉的“名人”,作為尚興村的“老支書”,他曾在九分石頭一分土的大石山區裏幹出一件“了不起的事”:帶領全村14個自然屯、220戶1300多人用10年時間陸續從貧瘠的山溝整體搬遷出來,並用近30年時間在幾十座荒坡上種上芒果,改變了山村窮貌。

“以前的日子苦著呢,靠著山坳裏的幾畝玉米地看天吃飯,現在大家日子能好起來,都多虧了莫支書的幫忙。”在自家的三層小樓前,村民譚志標聊起老支書讚不絕口,去年依靠種植芒果,老譚一家四口收入了4萬多元。

在當地,莫文珍成了許多芒果種植戶的“定心丸”。“現在各個村遇到芒果種植難題時,都少不了莫文珍的身影。在田間地頭,莫文珍直接辦起培訓會,用方言俚語深入淺出講解理論知識,還手把手指導果農認識病蟲害,掌握種植技術。”那坡鎮黨委書記陳少勇説。


芒果基地 徐海濤/攝

小芒果帶動大扶貧,尚興村的轉變是近年來田陽縣大力推進産業扶貧等精準扶貧舉措的一個縮影。據田陽縣扶貧辦主任黃金介紹,為帶動當地群眾更好增收,田陽縣圍繞著芒果産業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從果苗培育到基礎設施建設,再到種植技術提升和銷售指導,政府部門都加大了投入力度,使種植戶能夠享受到越來越多的實惠。

“在不斷擴大種植面積的同時,縣裏還努力在延伸産業鏈上做文章,引進了多家農業龍頭企業,開展農産品深加工,提高芒果的産品附加值。同時,大力發展電商,強化品牌建設,拓展銷售渠道,目前全縣已吸引了上百家電商入駐。”黃金説。

田陽縣有關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當地芒果種植達38.3萬畝,産量約16萬噸,芒果産值突破9億元,農民種植芒果每人平均收入3141元,全縣已有6053戶貧困戶依靠芒果産業擺脫了貧困。

為帶動貧困戶持續增收,田陽縣還圍繞著芒果産業實施起“飛地”扶貧模式,規劃建設20萬畝標準化現代農林立體觀光生態扶貧産業核心示範區,貧困戶可通過帶資入股和“飛地”方式參與示範區建設,享受分紅和務工收入。

“示範區建成後,預計種植芒果收入達45億元,可接納全縣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和易地扶貧群眾通過勞務就業、入股分紅、返包管理的方式參與園區建設經營,貧困戶預計每年戶均增收2.5萬元以上。”田陽縣有關負責人説。(完)

1   2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