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6月1日電(盧鷹、楊澤、楊彤)陽光灑落在花瓣上,透出的色彩深淺不一;微風拂過,硃砂紅、檸檬黃、夜光白等各色牡丹隨風搖曳,墨綠色的葉子上下翻飛;嫩綠的新芽從褐色枝幹上悄悄探出頭……這是寧夏固原市隆德縣奠安鄉馬坪村村民卜喜蘭手中正在創作的原生態刺繡作品——《牡丹圖》。
今年68歲的卜喜蘭是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從15歲開始學習刺繡,50多年來積累沉澱,默默堅守。從屋內墻壁上挂著的《四君子圖》《孔雀富貴圖》等作品,可以看出她精深的刺繡功夫。
母親是卜喜蘭的啟蒙老師。“當我還是丫頭的時候,就看著我媽納鞋底、繡鞋墊。村裏人辦喜事、蓋新房,我媽就給人家繡枕頭、繡被子。慢慢,我就喜歡上了。”卜喜蘭説。
然而,出嫁後,夫妻倆為此爭吵不斷,丈夫讓她多做些粗笨的農活、家務活,“他覺得這個刺繡是白耽誤工夫,又不掙錢,所以就不讓我繡。”卜喜蘭回憶説。
馬坪村自然條件惡劣,莊稼收成往往僅能維持自家口糧,村裏人大多外出打工,維持生計。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山村,卜喜蘭卻始終留在這個貧瘠而偏僻的山村,默默守護自己喜愛的刺繡,這一來就是50多年。
卜喜蘭的作品以花鳥為主。在刺繡前,需要在繡花布上將具體形狀用畫筆勾勒描邊,這對繪畫能力具有較高要求。
“我沒有上過學,沒學過畫畫。以前沒條件,就蹲在地上,照著花兒,用手指頭在地上畫,時間長了慢慢就有了模樣。”卜喜蘭説。
卜喜蘭家的院子不大,但她親手栽植的一片片、一盆盆牡丹花卻佔據了近一半的空間。“我愛種花、愛看花、也愛繡花,看到有花的地方就走不動了。”一談到花,卜喜蘭就會興奮不已。
“刺繡雖然是不動的,但是看這卷著的葉子,上邊是有風的。”卜喜蘭指著正在創作的《牡丹圖》,“風一吹,葉子陽面和背面深淺不一的顏色就出來了。再看這個葉子變黃了,但是旁邊長出來的新丫枝顏色是最鮮的。”繡花針下的牡丹和她身旁盛開的花朵相映成趣。
和色彩清雅的蘇繡不同,卜喜蘭的刺繡絲線用得大膽質樸,用最傳統的多繡、堆繡方法展現花鳥形態,具有濃郁的西北特色。她的作品大多被個人和文化館收購收藏。
“一針都不能錯,一線都不能重,慢工出細活才是對傳統技藝的精準表達,刺繡這門傳統藝術才能傳承下去。”隆德縣副縣長馬曉紅指著老人正在繡的作品説,“我們已經把卜喜蘭的刺繡工藝帶進隆德縣的中小學課堂,這將帶動更多青少年加入傳統文化的傳承中來。”
走出卜喜蘭家,記者看到紅磚、水泥、木梁在馬坪村隨處可見,不少村民正在揮锨舞鎬翻建新房,地處西海固的這個小山村正逐漸改變著模樣。
像卜喜蘭一樣,在我國西北地區,有許許多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在物質生活條件快速改變的過程中,依舊默默堅守在偏僻深山,以匠心精神小心呵護著手中的技藝,不求新、不求變,只希望傳統手工技藝一代代傳承、延續下去,只希望一朵朵“牡丹”常開不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