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中的脫貧故事】村民用最樸實的方式表達感恩

發佈時間:2017-05-31 16:45:53 | 來源:中國網·中國扶貧線上 | 作者:肖洪波 | 責任編輯:張昊

關鍵詞:鏡頭中的脫貧故事,村民,感恩

    從四川省巴中市 南江縣正直鎮出發,延著油菜花香的鄉村水泥路蜿蜒而上,10來分鐘的路程就來到了育林村四社,在公路旁邊一新修的房頂上,書寫有“感恩習主席給我溫暖家”的一個牌匾放置在潔白的屋頂之上。

    寫這個牌匾的就是這家戶主,名叫張金奎,42歲,初中文化,全家6口人,他家屬於扶貧搬遷戶,去年12月20日入住新房。

    張金奎説,由於過去家庭貧困,加上房屋年久失修,去年6月一場狂風暴雨將他們房屋徹底損毀,當村委會張育林文書得知他家遭受災情後,立即將他們一家送到不到200米的村委會安頓下來,住了四個月,房屋修建好就搬了回來,後來政府又給500元度過難關。為了感恩,還特意製作了一面錦旗,上面寫到“以村如家,情暖村民,為人民辦事實,做群眾的貼心人”。感恩不僅僅在這裡體現,去年夏天,他房屋後面要改建社道公路,他都會去端茶倒水,給修路工人做飯吃,拿他的話説,路都修到了房前屋後,給工人端茶遞水也是應該的,政府為我們出行方便,為什麼我們又不方便於人呢?人要學會知恩圖報!圖/文 肖洪波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拍客大賽徵集作品)

    現在他家住上了新房,又申請到了國家無息貸款産業發展扶貧資金4萬,修建起了生豬養殖場,並用産業發展週轉金4000發展起了生態土雞。他説如今居住環境改善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了,曾經的窮困一去不復返,這一切真要感謝習主席的政策好,因為讀書少,從其他方式又表達不出來內心的感想,因此就將自己的老衣櫃門拆開,用油漆寫好“感恩習主席給我溫暖家”後,就用木方固定在房脊樑上,以表達他發自肺腑的感恩。 “釘好後有很多當地村民都嘲笑自己,説整得莫名堂,意思是想出風頭,我就説你們不曉得啥子,國家政策這麼好,房子修起,住就對了,對於我這個初中生來説,用這樣的方式表達沒有錯,這是出自全家對習主席的一種感恩,也對地方各級領導的感恩,不論村民如何嘲笑,我們全家會將這樣的感恩方式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圖/文 肖洪波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拍客大賽徵集作品)


    從地裏收穫的青菜頭切細,晾曬在還沒有硬化的院壩邊上,張金奎還有個雙胞胎哥哥,一直在外打工,屋基還給他留起的。旁邊臨時搭建的灶屋內部,三口鍋支撐起一家生活的起居,張金奎説,等新房內部裝修好後,就拆掉,然後美化院壩。圖/文 肖洪波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拍客大賽徵集作品)

外墻已經粉刷一新,看著眼前漂亮的新房,他們一家心情很是激動。圖/文 肖洪波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拍客大賽徵集作品)

    客廳雖然簡簡單單,但對於張金奎來説,他一直在奮鬥、在拼搏,政府給了他房屋的框架,他會努力養殖賺錢,來充實這個家。圖/文 肖洪波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拍客大賽徵集作品)

    從過去破舊的房屋走入明亮的樓道,對於他來説,有點不敢想像短短幾個月發生在他身邊突然的變化,感恩他牢記於心,發自肺腑!圖/文 肖洪波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拍客大賽徵集作品)

在養殖場內,看見豬兒一天天長大,他內心也充滿了希望。圖/文 肖洪波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拍客大賽徵集作品)

由於今年的雙月豬價格暴漲,他還不敢下手收購小豬來飼養,他説,等豬價下降後,再購買一批豬仔來喂。圖/文 肖洪波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拍客大賽徵集作品)

竹林、小溪裏,張金奎在用包谷餵養土雞。圖/文 肖洪波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拍客大賽徵集作品)

    育林村位於正直鎮西北方向,距場鎮4km,幅員面積3.8平方公里,轄4個農業合作社328戶1237人。是2016年預脫貧村和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近年來,村“兩委”緊緊圍繞“黨建引領•農旅融合”的發展思路,按照“黨建+”發展模式,依託村域優勢資源,著力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培育特色産業,切實加快脫貧奔康步伐。圖為育林村聚居點建設,目前已近尾聲。

    脫貧攻堅是民心工程,同樣扶貧工作也是良心工作,各級幹部用心用力在幹,老百姓一定會理解並感恩的。村民用樸實的話語告訴我們,幹部真心幹,百姓懂你心!圖/文 肖洪波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拍客大賽徵集作品)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