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區位偏遠,就怕觀念落後(評論員觀察)

發佈時間: 2017-05-09 13:07:22 | 來源: 人民日報 | 作者: 彭 飛 | 責任編輯: 張昊

關鍵詞: 甘蔗 區位優勢 奇點 交通工具 農機裝備 收割機 變奏曲 大政方針 彎道 農資

  一個地方總會有自己的特色,也總能找到自己的發展優勢和增長潛力,就看能不能充分挖掘、合理利用

  甘蔗甜美,但甘蔗收割卻絕對是辛苦活,“農民最累、最怕的就是砍收甘蔗”。糖料蔗産量位居全國第二的廣西來賓市,抓住甘蔗機收率不高、甘蔗收割機市場需求大的契機,籌備建立現代農機裝備産業園,以實現農業發展和工業製造的相得益彰。根據規劃,當地以農機裝備製造為突破口,帶動現代裝備製造業發展,進而推動其工業現代化進程。一個“無中生有、填補空白”的産業,有望成為撬動這個後發地區跨越發展、追趕先進的一個支點。

  像廣西來賓這樣的欠發達地區,在全國許多省市都存在,儘管不少地方都制定了轉型升級的任務、明確了跨越式發展的願景,但在現實發展中卻往往不盡如人意。有的地方人口多面積大,但本地經濟容納就業人口有限,不僅高素質人才留不住,農民工也大量外流。有的地方基礎薄弱,招商引資引來的都是別人挑剩下的産業和項目,在環境保護和去産能的雙重壓力下,企業生産經營受限,缺乏市場競爭力。後來者如何居上,落伍者如何奮起,顯然是一門大學問。

  “偏遠地區不偏遠,落後地區不落後。”近期到基層調研,聽到的這句話引人深思。今天的中國,時間概念因為網際網路技術迭代而改寫,空間距離被高鐵航空、物流快遞充分拉近,資訊的通暢、交通的便捷、技術的便利,使“天涯若比鄰”逐漸變成現實。比如,得益於農村電商的發展,山旮旯裏的土産品搖身一變就可以暢銷到大都市、賣出一個好價錢。從家電到農資,也都可以乘著網際網路的東風抵達山野鄉村。過去,“偏遠”和“落後”足以構成一地發展的最大短板。如今,這些客觀約束已經有辦法克服,只要打通網路和交通的脈絡,跟上時代就不是癡人説夢。

  有個“奇點”的概唸經常為人們提及,用以形容那些打破平衡、發生突變的臨界點。後發地區實現超越發展,有的基礎條件還不夠,關鍵是要找到迎頭趕上産業前沿潮流的奇點。這個奇點可以是新的商業模式,可以是尚未挖掘的市場空白,也可以是具有顛覆性的前沿技術。有“中國大數據之都”美譽的貴陽,過去曾因為缺乏現代産業結構,長期徘徊在低位水準,後來借鑒中關村的發展經驗,依託大數據形成從研發到應用的完整産業鏈,為跨越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一位幹部説得好:“彎道超車應做顛覆性思考。”找到充滿動能的“點”,帶動具有勢能的“面”,後發超越才能孕生出不可限量的發展勢頭。

  放眼看,産業和要素的流動,越來越講究全國佈局、全球視野。後發地區可能在區域內部處於偏遠位置,但如果跳出區域著眼全國乃至世界,位置的優劣其實並不明顯。若能及時抓住國家重大政策和佈局的機遇,及時佔據國內國際市場的有利位置,後發地區就可以駛入發展的快車道。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過去一直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當地把旅遊産業發展作為扶貧攻堅的主要抓手,著眼全國推介“大香格里拉旅遊環線”旅遊資源,譜寫出一部“美麗戰勝貧困”的變奏曲。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調研時要求,廣西要“立足獨特區位,釋放‘海’的潛力,激發‘江’的活力,做足‘邊’的文章”,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不獨廣西,對接好大政方針、發揮好區位優勢,後發地區都有跨越發展的機會。

  我們常常説扶貧先扶智,一個地方的發展,也需要從治理智慧上動一番腦筋。展望未來發展,沒有落後的地區,只有落後的觀念和落後的治理。一個地方總會有自己的特色,也總能找到自己的發展優勢和增長潛力,就看能不能充分挖掘、合理利用。從這個意義上講,不要小看一台甘蔗收割機,也不要瞧不上虛擬世界的大數據,它們其實都是幫助我們走向未來的“交通工具”。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