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百色:一個火龍果帶“火”老牌貧困村

發佈時間: 2017-04-10 14:21:13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焦夢

關鍵詞: 廣西百色,火龍果,傳統農業,貧困村

新華社南寧4月10日電   自然條件差,傳統農業無法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該怎麼去打贏脫貧攻堅戰?廣西百色面對的困境具有典型意義。然而,僅去年一年,百色就有134個貧困村脫貧出列。這是如何實現的?

推動特色産業發展,增強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精神之一。解析百色産業扶貧實踐,為老區脫貧攻堅提供了一個可供借鑒的樣本。

一個火龍果帶“火”老牌貧困村

真良村,隸屬百色市田東縣思林鎮,位於右江河谷一側的大石山區,扶貧搞了一茬又一茬,貧困帽子一直沒能摘下。得益於火龍果種植,去年這個老牌貧困村終於摘帽。

“真良村缺水缺土,長期以來村民從石頭縫裏摳玉米,每畝産值只有兩三百元。”村裏的“80後”青年黨員梁青松説。

梁青松2008年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外打工。得知家鄉的土壤和氣候適合種植火龍果,他萌生回村創業的想法。2012年,他租種5畝地,第二年擴大到50畝。

2014年,田東縣大力推進“新型經營主體+基地+貧困戶”的扶貧模式,鎮政府幫助梁青松流轉了500畝土地,並且提供水泥樁和苗木補助。

緊接著,梁青松成立了田東縣第一家火龍果專業種植合作社,村裏45戶貧困戶全部入社。“土地每畝年‘租金’800元,每戶約5畝;每戶以縣裏提供的5000元産業扶貧資金入股,年底分紅約800元;基地吸納30位長期工,月工資1600元,如果有一個勞動力在基地務工,貧困戶每年收入起碼有2.5萬元。”梁青松説。

目前,合作社的火龍果種植面積擴大到1500畝,覆蓋到3個貧困村840戶貧困戶。梁青松的目標是將種植面積發展到2萬畝,産值達到2億元,覆蓋數千貧困戶。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脫貧,是百色産業扶貧的重要做法,目前百色80%以上的貧困村都成立了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的利益和新型經營主體的利益緊密相連,不僅可以有效降低貧困戶的市場風險,還能激發他們參與扶貧産業的內生動力。”廣西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李文信説。

“扶貧産業對接全國大市場才有前途。”梁青松説。在租種真良村土地時,他承諾5年後火龍果地將全部返還給村民,他只負責育苗、技術指導和銷售,現在合作社的火龍果主要銷往廣東,今年計劃借助“百色—北京”果蔬專列進入首都市場。

“産業發展本質上是一种經濟活動,一定要遵守市場規律,特別是注重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説。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