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圪梁梁裏出了“黃金葉”

發佈時間: 2017-03-17 11:44:30 | 來源: 陜西日報 | 作者: 白雲奇 | 責任編輯: 王虔

關鍵詞: 黃金葉,吳起縣,風險防控,痰濕,晶珠本草

綠“被子”裏藏著“金疙瘩”

沙棘,素有“沙漠黃金”“高山綠色銀行”之稱,它以頑強的生命力紮根于乾旱的沙漠與高山之中,它所獨具的保健功能被譽為人類的健康衛士。藏醫經典著作《四部醫典》曰:“沙棘利肺止咳、活血散瘀、消除痰濕”,《晶珠本草》也對沙棘的保健功能有所記載。現代藥理學證明沙棘葉中所含的黃酮對心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尤其是對心絞痛改善作用明顯。

1998年以來,吳起縣大力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在退耕地裏大面積種植了耐寒耐瘠薄且經濟價值高的沙棘。全縣沙棘種植面積近200萬畝,其中成林面積125萬畝,被確定為全國沙棘建設示範縣。為了讓這一林業資源造福百姓,增加當地農民收入,吳起縣經過十幾年的研發探索,開發了系列沙棘紅茶産品,讓只有生態效益的樹種開始為當地老百姓帶來源源不斷的經濟效益。據測算,沙棘葉制茶每年可為全縣農業人口每人平均增收200元。

説起沙棘紅茶,一直致力於相關研究生産的吳起縣沙棘紅茶廠經理李富介紹得頭頭是道:“沙棘紅茶含有400多種生物活性物質,經常飲用沙棘茶,具有‘利肺止咳,降低三高,潤腸通便,防癌抗變,延緩衰老’等功效,我們不僅要讓國內人,也要讓全世界人都喝到革命老區生産的保健紅茶”。

“過去我們種植沙棘是為了防止水土流失,沒想到縣上開發出了沙棘茶,收購鮮茶葉一斤三四元,這採茶的活不累人,一個弱勞力一天也能收入一百多元。自從去年茶葉實現出口後,採的茶葉供不應求,收入也更高了,這漫山遍野的沙棘真成了我們的‘金疙瘩’啊!”農閒時在山上採摘沙棘葉的張良義夫婦喜笑顏開。

“巧紅娘”成就“新寵兒”

2015年8月,延安檢驗檢疫局正式掛牌過渡性開展業務。“沒有正式辦公地點,那我們就把各區縣當成工作地點,扎紮實實開展調研;人員少,那就把年輕人都培養成一專多能的‘延安通’,努力發展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出口農副産品,精準幫扶老區外向型經濟發展”陜西檢驗檢疫局徐華良局長説。

2015年11月,延安圓方集團生産的沙棘紅茶産品成功出口馬來西亞。這是延安地區首次出口茶葉類産品,産品一進入海外市場就收穫了一片好評,成為茶葉市場“新寵兒”。

短短三個月時間,延安檢驗檢疫局局長蘆崢聯合陜西局植檢、食品、通關、認證等部門專家,多次深入沙棘種植基地與加工廠進行實地調研,現場幫助企業進行資質備案、建立品質風險防控體系、開展報檢通關業務指導。同時利用自身平臺優勢,將沙棘紅茶推薦到各種展銷會上,經過不懈努力,終於促成了近百噸的出口協議。

2016年,沙棘紅茶繼續保持出口良好態勢,出口232噸、貨值780萬美元,真正實現了“一片葉子,成就一個産業,富裕一方百姓”。

生態化唱響名品牌

“沙棘紅茶因其保健功能被廣泛認可,又符合國外的飲用觀念,目前在東南亞市場銷售火爆。如何打入歐美等高端市場,進一步把企業做大做強,是我們發展的目標。”吳起沙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張少斌説。

圍繞如何提高産品知名度和競爭力,延安檢驗檢疫人想出了新妙招。

他們深入沙地、車間,對沙棘紅茶在生産、加工、形成全過程中是否符合綠色環保、低碳節能、資源節約要求進行了第一手資料的採集,積極開展生態原産地産品保護工作。在幫助企業完成條件申報及資料初審後,延安局組織完成了現場初審並向質檢總局提交了申請專家評定的報告,“神棘牌”吳起沙棘茶有望成為延安首個生態原産地保護産品。

你聽,如今陜北農民哼唱的新曲:“山坡坡栽樹崖畔畔青,黃土高坡有了好風景;狂沙那個不起塵少見,沙棘繞村綠滿坡。”那圪梁梁裏遍野的沙棘林搖身一變,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成了革命老區“綠色發展”全面小康的“黃金葉”。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