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已經正式頒布,主題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革的核心是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要實現市場、要素和主體三大激活。未來會從哪些具體的方面來著力實現激活呢?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宋洪遠,就這些問題進行解讀。
宋洪遠指出,以要素市場為例,搞農業離不開地。要把農業搞好,激活農業的要素市場首先是土地。現在出臺的文件是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的三權分置。它的最終結果就是落實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放活經營權。放活經營權就是要把土地這個要素活化起來,讓它流轉起來。目前通過改革已經實現了承包地的三分之一左右已經流轉了,這樣有利於規模用地的發展。
要素裏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人。農村經營制度的創新培育發展新型經營主體。“比如農村除了單戶經營以外,還有專業大戶、家庭農場,有專業合作社、股份合作社,有龍頭企業和農業公司,甚至還有為這些經營主體提供服務也從事經營的公益性服務組織和經營型服務組織。這些主體就是活化人的要素,就是人力資本。”
第三個重要的要素就是錢。所以從兩個方面來進行改革:一個是對現在的財政支出、資金項目的管理機制體制進行改革;另一個就是對金融進行改革。還有通過産權制度,把農村集體所有的資金、資産、資源,特別是經營性的資産活化起來,促進要素的流動。通過這樣的改革,真正地推動市場機制調整優化要素配置結構。“地、人、錢的問題解決了,農業現代化的問題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