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恩施2月3日電(記者雷曼譽)白果樹村的村口佇立著一顆古銀杏樹,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它見證過賀龍元帥率領的紅軍在此安營紮寨,也見證著這個小村莊迎著改革的曙光、逐步奔向脫貧致富的新生活。
銀杏樹上結白果,白果樹村因村口的這顆古銀杏樹得名。白果樹村位於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鄉東南邊5公里,平均海拔750米,穿過雲霧繚繞的盤山公路,就來到了這個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村,680多戶村民中有三分之二是少數民族。
圖為白果樹村連片的茶園。新華網雷曼譽 攝
村民們傳統以種植茶葉為生,在這片土地上富含微量元素“硒”,能提高人體免疫。生態環境優美、特色突出、交通便利,而白果樹村卻仍未甩掉“貧困村”的帽子。
産業結構單一是白果樹村每人平均收入不達標的主要原因。村副主任鄧孝華告訴新華網記者,村民們收入主要靠茶葉種植,每畝茶園的正常收入大概是3000元左右。但是,每年一茬的春茶採摘受雨、雪等自然天氣因素的影響較大,收成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春茶採摘過後,有茶商到各家各戶去收購,而每年茶葉的收購價格也會受到市場價格的影響。
收入單一使得村民們紛紛尋找出路,村裏很多壯勞力在春茶採摘過後就外出務工,剩下老人和孩子留守。房屋破舊、吃水困難、基礎設施跟不上的問題十分突出。
如何甩掉“貧困村”帽子、走出帶有自己本地特色的致富道路是白果樹人眼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白果樹村的第一書記溫智傑對新華網記者聊起了他的精準扶貧“小目標”。
“白果樹村脫貧從根本上説需要從産業脫貧,除了改造老茶園、指導農戶實施有機茶葉生産外,要拓展其他産業路子,帶動貧困戶發展黑豬和茶園生態雞養殖。還要利用白果樹村山清水秀的風景,開發鄉村休閒旅遊景點,2017年興辦休閒農莊2家,用旅遊産業帶動貧困戶脫貧。”
2016年3月,受中央組織部委託,武漢大學選拔赴恩施落實定點扶貧村精準扶貧任務的第一書記溫智傑入駐白果樹村。入村的那一天正好是他27歲生日,由於年紀小,白果樹村民們都親切喚他“小溫書記”。
溫智傑(右一)作為落實定點扶貧村精準扶貧任務的第一書記入駐芭蕉侗族鄉白果樹村。圖為村委會陪同武漢大學駐恩施市挂職副市長劉超(左二)走村串戶慰問群眾。圖片來源:白果樹村委
入村調研2個月後,小溫書記帶動白果樹村民辦起了白果樹村芭糧坊專業合作社。以黑豬養殖為例,合作社免費提供恩施黑豬豬崽,提供技術支援,農戶領養、代養豬崽,黑豬出欄後再由合作社統一回購、經銷。小溫書記説,2016年合作社幫助了30戶貧困戶近90人,收入主要來源就是代養黑豬和茶園生態雞。
“結合當下消費升級的現狀,我們還要擴大養殖規模,利用合作社打出‘活硒’品牌,將恩施特有的硒元素植入生鮮産品中,生産富硒黑豬、富硒黃牛、富硒蔬菜等。”説起未來的規劃,小溫書記顯得信心滿滿。
精準扶貧還需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白果樹村主體道路均為山體石基路,路面坑洼不平,每逢雨天就會有嚴重的積水,泥濘難行。特別是通往白果樹小學的那條路,有一個大下坡,尤其難走。小溫書記第一次參與村民代表大會的時候,全村村代表和黨員就向他提出要優先解決這條路的修繕問題。2016年11月,武漢大學和芭蕉侗族鄉鄉政府共同出資35萬將這條道路修繕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