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路中國夢:脫貧要有“主角意識”

發佈時間: 2017-01-03 10:11:31 | 來源: 人民日報 | 作者: 李明 | 責任編輯: 王虔

關鍵詞: 貧困戶,中國道路,老鄉,新辦法,內生動力

“貧困地區發展要靠內生動力”,從我所在的江西贛縣三團村扶貧實踐來看,搞好群眾參與,是激發內生動力、破除“等靠要”的良方。

今年9月,我在村裏主持修建一條通組公路時,為保證周邊排水順暢,不得不挖掉某貧困戶門前的一株黃竹。後來,這位老鄉多次找到我,討要100元賠償。“這條路是你們政府要修的,不是我讓修的。”最後沒有辦法,不得不“照單全付”,也讓我開始仔細反思。在當前一些扶貧工作中,黨委包辦、政府託管的思維容易僵化,往往為群眾做好事,卻不與群眾商量,讓老鄉們覺得,扶貧是政府的事,我只需要坐享其成就可以了。如此一來,扶貧的初心,反倒因為缺少溝通變成了“等靠要”思想的催化劑,與政策初衷大相徑庭。

後來,村裏推動建設蔬菜扶貧産業,很多老鄉都來跟我説,要不給錢我就不種。眼看一個好好的産業項目就要“胎死腹中”,我趕忙召集所有的蔬菜種植戶開大會,先請他們自己算好賬,做這個投資到底值不值。隨後,我們組織種植戶和貧困戶到蔬菜産業發展較好的兄弟鄉鎮參觀,請種植大戶現身説法,把收入成本擺出來讓老鄉們看明白。良好的發展前景面前,很多老鄉變得熱情高漲、摩拳擦掌。沒幾天,有幾戶膽子大的先行投資搭了棚架,也有不少貧困戶自己上山砍竹子做了棚架。此時,我們再拿出一部分政策資金,為先行先試的貧困戶購置大棚薄膜,老鄉們不僅感恩黨委政府的幫扶,還更有幹勁了。

從兩件小事的鮮明對比,我摸索出一點一線精準扶貧的思路。要摸透老鄉的心理,一定要抓住群眾參與這個關鍵。

首先要把一些經久耐用的“老辦法”用起來,例如把村民大會及時開到位,將扶貧項目從提議到決議的知情權還給老鄉;其次把政策宣傳做透徹做全面,讓貧困戶不僅能算好自己這本“小賬”,也能明白脫貧攻堅這盤“大棋”;第三要利用好農村熟人社會的特徵,使貧困群眾彼此鼓勵、相互帶動,形成“脫貧光榮、懶惰可恥”的濃厚氛圍。此外,我們也要用好用對一些“新辦法”,例如利用好網路媒體,讓貧困戶親眼看一看其他地方的脫貧成果;利用好微信群等社交平臺,讓農村常年在外的務工人員也能參與到脫貧攻堅中來。

脫貧夢,中國夢。幹部搭好臺,貧困戶唱好戲,基層一線的扶貧幹部須樹立新理念,不能越俎代庖,事事代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用精準扶貧的政策資金換來脫貧實效,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在幫扶脫貧中成就自己的人生夢想。

(作者為江西贛縣江口鎮駐三團村第一書記)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