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12月26日電(記者 孫睿 王振東) “早上8點從西寧出發,行程500多公里,一路攀爬、一路顛簸,途中經歷2次倒車,經過了盤山路、砂石路以及土路,終於到達海拔4300多米的國家級貧困村——典哲村牧委會,時間已經到了下午5點多……”——翻開劉浩光隨身攜帶的民情日誌的第一頁,這些內容躍然紙上。正是從這一天開始,來自西寧海關的劉浩光被選派到青海省果洛州甘德縣典哲村當第一扶貧書記,開始了他的駐村扶貧生涯。
典哲村,地處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青珍鄉大山深處,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是一個以畜牧業為主的純牧業村,全村共有212戶819人,其中貧困戶109戶286人,分別佔全村總戶數和總人數的51.4%和34.9%。境內自然條件惡劣,高寒缺氧,大氣含氧量僅為海平面的60%,基礎設施薄弱,交通極為不便,大部分牧民家中尚未通電,大部分地域也未覆蓋手機信號,牧民群眾主要以藏藥材採挖為經濟來源,生活基本處於自給自足狀態,脫貧致富工作任務重,社會經濟發展緩慢。
入戶調查時,劉浩光走進貧困牧民多拉所住的簡陋帳篷,家徒四壁,四處漏風,熱情好客的主人拿出剛剛做好的油餅招待,當他發現她家只有半袋麵粉和少量酥油,不捨得動她一家人賴以糊口的糧食,留下救濟的兩袋大米和麵粉,默默地離開。
牧民才東沒有工作,家住土坯房,他母親得了嚴重的肝包蟲和肺結核病,治病已花費大量的金錢,女兒初中畢業後因家中再無力負擔學費不得不輟學。他在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把這戶人家列入了重點幫扶對象。
通過大量的調研走訪,劉浩光發現在既往“輸血式”的扶貧模式下,村裏部分人還習慣於“等靠要”。治窮先治愚,扶貧先扶智,於是,他改變原有的扶貧思路和方式,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增強貧困牧民群眾的“造血功能”。
在了解到增強技能、提高素質是村民的迫切需求後,劉浩光就主動聯繫果洛州農機管理站先後開展了涉及農機使用和飼草種植的兩期技能培訓,受益的100名牧民群眾對他翹首稱讚。同時,劉浩光與村“兩委”及牧民群眾就典哲村的産業發展項目多次協商,最終,結合實際,實現“專業合作社+牧戶+市場”産業化組織形式,新建了典哲生態畜牧燕麥飼草種植基地2000畝,大力發展飼草種植産業。2015年,合作社175戶平均每戶分紅1023.68元。並根據每戶家庭的實際情況精準扶持,因戶施策,制定了不同的脫貧措施,或發展産業、或扶持就業、或異地搬遷、或低保兜底……貧困的牧民群眾眼中充滿了脫貧致富的喜悅。
今年10月,為期一年的駐村“第一書記”任期已滿,但劉浩光看著村裏的産業脫貧項目剛剛有所起色,牧民群眾致富脫貧的願景愈發強烈,不忍心離開,於是又主動要求留在村裏繼續扶貧一年。
當問及劉浩光在2017年的扶貧工作計劃時,他説:“接下來的一年,我要把脫貧重點聚力於進一步發展典哲村飼草種植集體産業項目上,從解決貧困戶身邊的小事做起,為牧民群眾早日脫貧助一臂之力,繼續當好貧困群眾的知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