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查組到各村了解扶貧進度。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原題:【不得不説的扶貧故事】她靠雙腳丈量30個貧困村落 讓22904人“越線”不留遺憾)
華龍網12月7日6時訊(記者肖子琦) 3年的時間,她靠雙腳丈量了原30個貧困村和新一輪25個貧困村以及上百戶貧困戶,切身感受了扶貧工作的酸甜苦辣。今年初,重慶市綦江區接受了督查驗收得到了充分肯定,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區人民遞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作為綦江區扶貧辦主任,藍遠森見證了一個個貧困村的崛起,目睹了一家家貧苦戶的脫貧致富。
限時脫貧鄉村旅遊讓小山村順利蛻變
藍遠森從2012年12月開始從事扶貧工作, 2015年6月,市委下達限時打贏扶貧攻堅戰的任務,3年任務1年攻堅,綦江要求在2015年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脫貧任務。
要解決全區6950戶22904名貧困人口的越線脫貧,時間緊、任務重,這不是幹部們的擔憂,主抓扶貧工作的藍遠森,更是感到壓力巨大。説幹就幹,藍遠森牽頭組建班子著手起草《綦江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實施意見》,區委、區政府研究審定後正式出臺,明確了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措施、組織領導等,這是綦江區脫貧攻堅綱領性的一個文件,邁開了該區脫貧攻堅戰役的第一步。
“有女不嫁萬隆山,天晴落雨把門關。一天三頓沙沙飯,肚皮烤起火斑斑……”這是石壕鎮萬隆村一首流傳甚廣的民謠,也是昔日萬隆村的真實寫照。藍遠森第一次走進萬隆村時看到,一幢幢破舊的房屋,一條條凹凸不平的道路,昔日紅火的煤炭産業,如今全部關門歇業,整個村給了他一種淒涼涼的感覺。
“要想富先修路”,藍遠森統籌了有限的30萬元鄉村旅遊扶貧資金開展先期啟動,在相關部門和鎮村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當年10月如期完成,因為驗收項目,她和同事成為了第一批乘車到達“大花壩”的“遊客”。
經過多方努力,萬隆旅遊開發迅速展開。2015年7月31日,“花開雲端,浪漫花壩”露營季開幕,當天就接待遊客2萬多人,各種車輛3千多輛,搭建帳篷600多頂,銷售花壩糯玉米2萬多斤。2015年,萬隆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7940元,萬隆村脫貧了。
院壩會上向村民了解扶貧進度。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政策落地了確保6950戶貧困戶貧困家庭如期脫貧
2015年7月,藍遠森到三角鎮後壩村摸底調查時,隨機抽了一個貧困戶張望福。當時她因工尾椎受傷尚未痊癒,隨行人員都勸説:“步行來回要1個多小時,不去算了。”但為了了解真實情況,藍遠森還是帶著人在崎嶇的山路上艱難前行,30多分鐘後終於到了張望福家中。
但眼前的一幕讓她震驚了,戶主48歲,身患肺結核、胃潰瘍、矽肺、胃竇炎、耳聾等病,並有智力障礙,父親重病臥床不起,骨瘦如材的母親也患有肺結核。“這是我見到的最困難、最悽慘的貧困戶。徒有四壁、貧病交加、禍不單行、慘不忍睹……一個個詞語在我頭腦中閃現。”藍遠森回憶説。
那一剎那,她突然覺得,肩上的擔子好重,也突然覺得用心、用情、用力幫助每一個貧困家庭是多麼地重要。
在相關部門的通力合作下,産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危房改造扶貧、醫療救助扶貧、社會保障扶貧“六項精準”的扶貧政策迅速出臺。使綦江區110名22類重病患者得到醫療救助、4000多名學生得到資助,6626戶貧困戶得到産業扶持,3939戶家庭享受危房改造政策。確保6950戶貧困戶貧困家庭如期脫貧。
督促檢查不走過場 22904人“越線”不留遺憾
執行命令不打折扣,這是完成扶貧開發任務的關鍵,如何讓所有參加扶貧開發的幹部都真正行動起來,而不是“吶喊助威”,藍遠森思考了很多。
2015年10月,藍遠森到一個貧困村召集村民開院壩會時,村民向她反映問題。
她一筆一筆記錄了他們所反映的問題,然後虎著臉責成駐村工作隊一件一件抓好落實,迅速整改,否則將通報全區,並按相關規定追究責任。後來,綦江27名成員組成的督查驗收組,由每月督查到每週對20個街鎮和區級幫扶部門的脫貧攻堅工作進行巡迴督查,督查情況由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或區委、區政府督查室進行通報。
綦江全體區級領導也帶頭深入聯繫街鎮和25個貧困村,通過實地督查、現場督辦、追蹤問效等方式,確保政策落地、資金到位、工作落實。
一系列措施,逗硬考核獎懲,政出必行,令行禁止,扶貧開發效果凸顯。
脫貧攻堅終於如期完成任務,貧困村基礎設施明顯加強了,村容村貌明顯改觀了,産業增收明顯提高了,人居環境明顯改善了,公共服務能力明顯增強了。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內,完成了25個貧困村“銷號”和6950戶、22904人“越線”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