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教育脫貧攻堅五年規劃,這是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的三個補“短板”規劃中的重要一項,確定了推進教育脫貧的政策措施,旨在幫助群眾依靠知識技能擺脫貧困。貧困問題與人力資本缺乏、貧困文化盛行存在密切關係,根源在於教育力量薄弱。從教育扶貧到教育脫貧,教育被賦予更多的責任和擔當。然而教育如何更好地承擔這一歷史重任,則是目前我們必須思考和探索的核心問題。
從系統脫貧中找準教育脫貧的定位。系統貧困理論認為,貧困是諸多綜合因素系統運作的結果,根源在於貧困區域系統內的能力機制、資源基礎與求變能力之間未能參與整個外部區域經濟全面增長與社會持久進步過程。教育對於貧困人口的人力素質提升和消除貧困的代際傳遞上能夠産生直接作用,但也需要與貧困地區經濟環境改善、資源基礎建設、公共服務建設進行聯動,實現作用效益的最大化。
從貧困發生機制中明確教育脫貧精準點。要實現教育精準脫貧,須從貧困發生的根源入手。區域性貧困是在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貧困惡性迴圈和靜態平衡,因此,教育脫貧要從中找到打破靜態平衡的切入點,從而引發其他扶貧機制的運作。例如在重慶地區進行的“雙證式”教育扶貧振興行動,就通過“普中-職中-農校”一體式教育扶貧,從提高農戶直接經濟效益入手,融入人才培養和學校發展,實現“學生贏前途、學校贏發展、農戶贏效益”,最終實現當地農村社區的和諧發展。
從體系佈局調整中把握教育脫貧的頂層設計。有研究指出,學前、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投資在解決貧困問題上的回報率更大。因此,在對貧困地區教育規劃中,可調整教育經費支出結構,適當增加學前、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投入比重。在學前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辦學佈局上,根據貧困地區教育差異需求,大力支援普惠性幼兒園建設,因地制宜保留和辦好小規模學校、微型學校和教學點;同時根據産業發展對技術技能人才需求來謀劃職教佈局,省級層面辦好1所職教師資培養院校,市級層面辦好1-2所中職學校,縣級層面建設1所有特色的職業技術學校(職教中心)。
從扶貧對象出發創新教育脫貧的資源、模式。傳統教育扶貧多從扶貧主體(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著眼扶貧政策、措施,然而現有研究結果發現,不少扶貧措施難以精準的原因往往在於對扶貧對象需求缺乏察覺、缺乏針對性。因此要研究摸準扶貧對象的現實需求,以多元教育資源、形式和策略來對接需求,目前各地開展的“學校+公司+基地+農戶”、“定向農村職教辦學與培養”、産教融合等等模式,都是教育對接需求的有益探索。
從教育內涵發展支撐教育脫貧的可持續。“百年樹人”意味教育發展不是朝夕之功,教育脫貧也不能只著眼于一地一時的改變,更要為貧困地區的未來發展積累力量、培育能力。因此一方面要從軟實力建設上著力推進師資隊伍品質提升,進一步完善特崗教師計劃,著力解決目前存在的社會、醫療、安全保障不夠的問題,讓他們“進得來”,更要“留得下”;進一步提高老少邊窮地區教師工資待遇,落實教師流動機制,支援貧困地區教師專業發展,讓他們“教得好”。另一方面要從脫貧功能實現角度思考貧困地區學校的內涵。學校不僅是教育機構,更要成為鄉村的文化、衛生、體育建設中心。從這樣思路來反思貧困地區的學校,其未嘗不可以成為貧困地區的人才、知識、資源、文化的基地。
有人曾言“沒有讀書聲的村子丟了魂”,教育脫貧正是要重塑貧困地區發展之魂。惟有教育先行,才能讓我們不止步于脫貧,更要朝著共同富裕的中國夢大步前進。
(作者:宋 萑;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