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濱州市委書記:切莫“扶了好、松就倒”

發佈時間: 2016-11-11 09:00:41 | 來源: 人民日報 | 作者: 張光峰 | 責任編輯: 石璐

關鍵詞: 貧困人口,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降低貧困,農業資訊,電子平臺,資訊化,脫貧,就業,創業,貧困戶,教育,醫療

(原題:切莫“扶了好、松就倒”(見解))

摸清貧困底子、找準致貧根子、選對脫貧路子比降低貧困人口數字更重要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精準,是扶貧工作的制勝之道。

與西部的一些省份連片貧困不同,山東省沒有貧困縣,不存在區域性貧困。以我們濱州市為例,現有貧困人口8.97萬人,約佔全市農村人口的4%。但是,分佈呈插花式,分散在全市100%的鄉鎮(街道),78%的村莊,並且以老弱病殘為主,多數是因病、因災、因殘致貧。

有人説,貧困人口數量雖然不大,但是面廣分散、成因複雜,集中整治很難開展,不如多投資金,多上幾個項目,“衝一衝、送一送”解決完事。

人散,幫扶不能散。這種把扶貧工作作為短期行為,採取的簡單、粗放的做法,顯然不符合中央提出的精準扶貧的要求。缺乏自身動力和長效機制只能導致“一扶就好、松手就倒”。所以,要從貧困發生的根源上解決問題,摸清貧困底子、找準致貧根子、選對脫貧路子比降低貧困人口數字更重要。

發現要準,貧困底數零遺漏。今年3月份,全市動員3.5萬機關幹部進村入戶,體察民情。“三看、四問”(看人、看房、看吃穿,問生産、問生活、問收入、問期盼),摸清貧困家底,記錄在案,對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建檔立卡,貧困資訊錄入電子平臺,同時,建立聯網對接機制,向上對接國務院和省扶貧業務系統,橫向對接農業資訊、醫療、教育、民政救助、殘疾人幫扶平臺,向下逐級輻射縣(區)鄉(鎮)和村戶,實現了貧困人口精準定位,貧困資訊資源共用。

跟蹤要準,致貧篩查無盲點。我們將8.9萬貧困人口的致貧原因、貧困程度、幫扶需求、脫貧路徑等檔案資訊和影像資料全部採集錄入,運用大數據對貧困人口“精準分析”、對致貧原因“精準把脈”、把幫扶措施“精準確定”。同時,在“誰來扶”問題上,充分發揮“第一書記”脫貧攻堅突擊隊作用,省市縣選派了361名“第一書記”,對361個扶貧工作重點村實現了“第一書記”全覆蓋,建立了“第一書記e線扶貧”資訊化管理平臺,全覆蓋無盲點落實到位。

落實要準,脫貧對路無偏差。針對實際,我們的具體推進措施是“五全”工作法。即:有勞動能力全就業、無勞動能力全兜底、創業項目全支援、貧困戶子女教育培訓全保障、大病醫藥費用全救助。

(作者:張光峰,山東省濱州市市委書記;《人民日報》2016年11月11日第20版)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