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11月4日電(記者 李松) 單産比一般蔬菜低40%,産值卻高出5倍以上。在重慶,“大學生農民”鄭淩雲種出的有機蔬菜,就有這樣的“身價”。
隨著農業轉型升級,重慶各地農村涌現出一批有知識、懂技術、善管理的“大學生農民”。他們跳出“農門”又回到“農門”:種蔬菜,畝均産值超過1.5萬元;發展農産品定制會員,在超市開設精品專櫃;種玫瑰,不僅提煉高附加值精油,每年還能吸引15萬遊客體驗玫瑰愛情節……
憑著對農業發展更深的見解,以及合理運用資本、技術、品牌與土地有機結合,不少“大學生農民”正在為農村發展帶來全新的生産模式、市場觀念和創新活力。
80後大學生米春,從重慶郵電大學電子資訊工程專業畢業後,遵循著大學生職業選擇傳統路徑,向東1000多公里,來到深圳、廣州,進過電子廠,搞過外貿,成為眾多在沿海都市打拼白領中的一員。
2013年,米春職業成長軌跡突轉,他選擇重新回到家鄉重慶潼南,一頭“栽進”農業,從土地中創造屬於自己的財富。
離開城市,返身務農,就免不了辛苦。西南丘陵,土地零散,一畝地分成10多個地塊。散戶種地不掙錢,不少土地已多年撂荒,長出的雜樹有碗口粗。為了平整土地,米春一家5口全上陣,推著微型旋耕機甚至靠人力,前前後後幹了半個月,才把30多畝土地重新整理出來。
8月底草莓栽苗,正值重慶伏旱,白天陽光火辣辣,太陽下山後,就要趕忙澆地保墑,米春一家拖著40多米的水管,一株一株為苗澆水,從下午5點一直幹到淩晨2點多……
一滴汗水就有一分回報。種地3年多,米春的家庭農場已擴展至50多畝,還預留了50畝的發展空間。依靠休閒觀光遊,農場的葡萄、草莓基本不用上市銷售,在地裏就被遊客採摘一空,年銷售額接近30萬元。
潼南是重慶農業大區,像米春這樣近幾年成長起來的“大學生農民”就有100多人。潼南區農委主任唐邦富長期關注這一群體,他説,目前“大學生農民”主要有三個來源:一是有農業相關專業學歷背景,帶著技術、資本在農村創業的;二是看中農業“錢景”,又方便就近照顧家人,選擇辭職返鄉的;三是家在農村本來就有規模經營項目,大學畢業後回家“幫工”的。
“大學生農民”務農,給農業農村帶來最大的變化到底是什麼?經過與數十位“大學生農民”深入交流發現,最大的變化就是思想觀念的改變。眼界一擴天地寬。跟隨大學生一起下鄉的,是全新的農業行銷模式、組織方式和創新活力。
作為北京一家上市公司總裁助理的張甜,在2012年放棄了年薪30萬元的優渥生活,毅然選擇返鄉創業。
同樣是經營農家樂,張甜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讓“小果園做出大生意”。經過摸索,她找到了兩條路徑:一是重點打造農事體驗旅遊。70多畝果園,種上了48類水果。一種水果面積不到2畝,既保證不會量大滯銷,又能一年四季不“斷供”;二是果類深度加工,依靠技術研發,生産果酒、果醋等産品。
“不一樣的觀念,塑造不一樣的農業”。在張甜眼裏,農業經營有著明顯的代際界限:父輩種地,肩挑背扛到集市銷售,賺些辛苦錢,這是農産品銷售的1.0時代;自己返鄉經營鄉村旅遊,讓遊客主動下鄉採購,這是2.0時代;如今利用微信平臺,打造粉絲經濟,線上訂單、線下直供,已是3.0時代。
張甜的生態農産品微信銷售群裏,有3000多個忠實消費者,從雞鴨魚蛋到米茶瓜果,由於綠色環保,品質有保障,産品供不應求,月銷售額超過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