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赤溪村巨變看精準扶貧之關鍵

發佈時間: 2016-10-21 10:34:03 | 來源: 人民網 | 作者: 王紹據 | 責任編輯: 石璐

關鍵詞: 先飛,中國扶貧,扶貧開發,造血,輸血,福建,寧德,習近平,總書記,擺脫貧困,扶貧開發,脫貧攻堅

(原題:【專家談】從"中國扶貧第一村"的嬗變 看滴水穿石之啟示——重讀習近平《擺脫貧困》一書有感)

習近平同志在福建省寧德地區任地委書記時,曾把自己在這裡工作兩年間的調查、講話、報告、文章,匯整合《擺脫貧困》一書,于1992年出版。如今重讀此書,感到倍加親切。本人尤對《滴水穿石的啟示》一章感想良多。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報》頭版顯著位置刊發了一封“窮山村希望實行特殊政策治窮致富”的讀者來信,披露了福建省福鼎縣赤溪村下山溪畬族自然村的群眾,食不果腹、衣難遮體、住難避雨的窮困窘迫狀況,併為之配發了一篇題為《關懷貧困地區》的評論員文章,從此拉開了中國扶貧開發事業的序幕。同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了《關於幫助貧困地區儘快改變面貌的通知》,更加推動了扶貧開發活動在全國各地波瀾壯闊、曠日持久地進行。

深入實際堅定意識

寧德,俗稱閩東,地處福建東北部,與浙南毗鄰。這裡既是革命老區,又是少數民族聚居區。由於歷史、地理和海防前線等諸多原因,交通阻塞、基礎薄弱,經濟滯後,曾是全國18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被人們稱為福州與溫州之間“中國黃金海岸線上的‘經濟斷裂帶’。”據資料表明:1985年,全地區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僅為330元,其中每人平均在160元以下、徘徊在溫飽線的農村貧困人口達77.5萬,佔當時農村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全區9個縣就有6個成為省定的貧困縣,120個鄉(鎮)過半數以上是省定的貧困鄉。

1988年初夏,習近平同志擔任寧德地委書記。面對這裡嚴峻的貧困現實,他下車伊始,沒有開會報告,沒有發號施令,而是深入基層,跋山涉水,走村入戶,調查研究,問計於民。經過幾個月的考察,他敏銳地意識到,當時的閩東農村群眾連溫飽都成了問題,區情、區力根本不具備跨越式發展或大規模開發,唯有把解決群眾吃飯、穿衣、住房作為“擺脫貧困”的重中之重,才能喚起他們的脫貧意識,主動投入反貧困的事業中去,改變自己的命運。

“弱鳥”先飛滴水穿石

習近平同志在調研閩東9個縣及毗鄰的浙南溫州、蒼南、樂清等地後,提出了“閩東這只‘弱鳥’可否先飛,如何先飛?”《擺脫貧困》一書中的論斷是: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但能否實現“先飛”、“先富”,首先要看我們的頭腦裏有無這種意識。地方貧困,觀念不能貧困。“安貧樂道”、“窮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等等,這些觀念全應在掃蕩之列。

然而,要實施“弱鳥”先飛意識,“僅有勇氣還是不夠”。習近平認為“一滴滴水對準一塊石頭,目標一致,矢志不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滴下去——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

從下山溪村擺脫貧困走向小康的三十多年曆程,從“輸血”到“換血”到“造血”,真正詮釋了這一論斷。作為親身經歷並參與該村扶貧全過程的本人,對此感悟尤深。

我們對這個小村的扶貧可謂想盡辦法,動竭腦筋。自1984年開始,給錢送物供良種,結果是錢花光了,物用盡了,幫助其發展養羊患疾病九死十殘;種植的水果尚未成熟被山猴摘光;栽培的中藥材亦因土地貧瘠難以生長。多方扶貧的汗水流淌了十個年頭,這裡仍然貧困依舊。面對如此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窮村,地、縣、鎮三級領導和有關部門不離不棄,大家目標一致共同探索,最終實施整村搬遷。但在提出搬遷方案之時,卻遭到半數村民的抵觸,他們深受過去認“命”該窮的歪理影響,認為搬遷也改變不了窮“命”。有的人則説“祖宗血地傳到今,一處鳥食一處蟲,窮日子過慣了”。為此,幹部們逐家逐戶、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動員工作,以滴水穿石的韌勁,首先把村民小組長李先如這塊“頑石”滴穿了。他23歲那年,妻子難産大量出血,由於缺醫少藥,交通不便無法送到鄉衛生院,結果撒手人寰,留下嬰兒與他相依為命,至今未再娶過媳婦。李先如毅然敢與命運抗爭的態度,帶動了全體村民。通過積極投工投勞,政府部門幫助支援,社會多方協助集資,終於1995年5月在行政村所在地的赤溪建成了兩排新房,使祖祖輩輩窩居在茅草房的下山溪人走出了山旮旯,安居在長安新街上。

整村搬遷不等於擺脫貧困。如何讓這些邊遠的村民從思想、風俗到行為舉止融入行政村群眾?如何解決他們飲水、用電、孩子上學,甚至老人的喪葬等諸多問題都得逐一列入幫扶議程。尤其是如何幫助他們發展生産,增加經濟收入,加快脫貧進度擺上了重中之重位置。當地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遵照習近平同志倡導的“功成不必在我任”的執政理念,矢志不移真扶貧,徹底改變過去簡單直接的“輸血”方法為拓展全方位的“造血”功能,踐行以人為本,重在扶志、扶智,找準項目,因地制宜發展白茶生産,利用生態優勢發展旅遊項目。鼓勵村主幹示範養殖名貴的康魚,帶頭致富。通過十多年來實施思想幫扶與資金幫扶結合,産業幫扶與技術幫扶結合,引進開發與共建開發結合的“造血”努力,全村在擺脫貧困之後開始步入致富之道。2009年,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的大喜日子,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授予赤溪村為“中國扶貧第一村”稱號報送參展資料。這一榮譽給予莫大的鼓勵,村民們自發在村頭竪起一塊鐫刻著“中國扶貧第一村”的巨大石碑。

鍥而不捨持之以恒

從擺脫貧困到建成小康,還有相當一段拼搏的路程要走。赤溪村的幹部群眾沒有被“第一村”的光環閃爍得沾沾自喜、止步不前,而是冷靜思索,如何按習近平同志所指向的“扎紮實實、持之以恒”繼續滴水穿石。

當赤溪村被確定為福建省扶貧開發重點村,進入整村推進扶貧開發的新階段之時,福鼎市委市政府確定這裡作為小康示範村建設,專門成立領導小組予以指導。寧德市委組織廳、處級主要領導到這裡學習《擺脫貧困》一書,舉辦扶貧研討會,市委主要領導還親自策劃興建“楊——赤”公路,使大山的山門洞開,與高速公路接軌,大大縮短交通里程,促進了鄉村旅遊業方興未艾。省民宗廳和福鼎市農業局先後派出有能力且務實的幹部到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紮根與群眾一起拼搏,精準扶貧到戶到人。眾人“滴水”見成效。2014年底統計數據表明:全村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11674元,,85%以上村民住上新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邁進了小康行列。

2016年2月19日,習總書記在北京人民日報社人民網與赤溪村幹部群眾視頻連線,再次肯定了赤溪村擺脫貧困的成就,他説:“我在寧德講過‘滴水穿石’‘久久為功’‘弱鳥先飛’,你們做到了,而且你們的實踐也印證了我們的方針。”總書記的勉勵,不僅極大鼓舞了赤溪畬族村的全體幹部群眾,而且激勵了寧德市廣大人民更加弘揚滴水穿石的精神,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為實現第一個百年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作者:王紹據,閩東日報原總編輯)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