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開幕 唱響“中國治沙好聲音”

發佈時間: 2016-10-09 15:35:05 | 來源: 中國網·中國扶貧線上 | 作者: 王虔 魏博 | 責任編輯: 魏博

關鍵詞: 庫布其沙漠,沙漠腹地,論壇開幕式,荒漠化防治,國家林業局

  圖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做主旨演講。中國網 董寧攝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 魏博 王虔) 2015年7月28日,主題為“沙漠生態文明,共建絲綢之路”的第五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在內蒙古庫布其沙漠開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出席論壇併發表主旨演講,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發來賀信。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自治區主席巴特爾等出席開幕式。

中國走出治沙與治窮共贏特色之路

汪洋在演講中指出,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防沙治沙。近些年來中國認真履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走出了一條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並重、治沙與治窮共贏的中國特色的荒漠化防治道路。我們不僅初步遏制住荒漠化持續擴展的趨勢,實現了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和荒漠化程度持續多年的“雙堅守”,還培育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防沙治沙的新産業,實現了沙區農牧民收入和企業經濟效益的“雙增長”。

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表示,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荒漠化防治,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沙化土地面積由上世紀末年均擴展3436平方公里轉變為年均縮減1717平方公里,沙區生態狀況逐步好轉,特色産業蓬勃發展,經濟社會發展活力不斷增強。與此同時,中國積累了豐富的治沙經驗,創造了各具特色的治理模式。

佈局“十三五”荒漠化防治

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科技部部長萬鋼介紹,在中國政府的統一規劃和部署下,科技部會同有關部門、地方,持續加大對荒漠化防治與環境保護的科技投入。持續開展全球變化理論研究,重點開展了氣候變化對荒漠化的影響與風險評估工作。同時加強荒漠生態保護與修復技術與示範。在推動生態修復産業化發展上,建設了庫布其沙漠化防治等國家級生態綜合治理科技示範基地,帶動産業的發展,將生態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由“兩難”變為“雙贏”。

荒漠化治理助力“一帶一路”戰略

本次論壇圍繞“沙漠生態文明,共建絲綢之路”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聯合國前副秘書長沙祖康指出,絲綢之路經濟帶沿途各國自然地理條件差異較大,特別是大部分國家地處內陸,乾旱、土地荒漠化等問題比較突出。脆弱的生態環境是無法為絲路開發提供良好的生態保障的。因此,“一帶一路”的建設首先面臨著解決生態危機的重大難題,建設綠色絲綢之路、構建綠色經濟環境將是各國共同的責任。“這條絲綢之路必須是綠色的。” 沙祖康強調。

中國治沙模式走向世界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向論壇發來賀信,他表示:“中國政府和私營部門相互攜手合作,共同防沙治沙,減少內蒙古地區吹來的沙塵暴,同時也幫助人們擺脫貧困。庫布其沙漠論壇是分享科學技術政策、制度創新、地區與國際合作,以及政司協作經驗的一個寶貴契機,同時也是促進土地可持續管理與實現全民有尊嚴生活所需的一個認知過程。”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組織秘書處執行秘書莫妮卡 巴布表示,世界各地的例子都展示出,如果採用可持續的土地管理方式,人們的生活水準就會上升。“在中國,我們看到了黃土高原的轉變,百萬人口從中獲益。在庫布其,億利資源集團也耗費鉅資來修復6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太陽能行業正在逐步的每年起飛,每年吸引了將近20萬的旅客到這裡來開展生態旅遊。”

作為全球唯一致力於推動荒漠化防治和生態經濟發展的大型國際論壇。2007年創立以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始終聚焦一個困擾全世界的難題——荒漠化。本屆論壇由科技部、國家林業局、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聯合主辦,由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中國億利公益基金會承辦。此次論壇還吸引了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政要、國際組織代表、商界領袖、專家學者、藝術家以及青年志願者參會。與會代表深入庫布其沙漠腹地,親身體驗了庫布其治沙的新理念、新技術和新模式,先後參觀考察了擁有1000種耐寒旱、耐鹽鹼的億利資源集團種質資源庫,庫布其6000平方公里生態修復區、生態健康區甘草種植基地和生態光伏項目。與會代表對“庫布其模式”取得的巨大成效給予了一致肯定和高度評價。

1   2   3   4   5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