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背燈籠——老火得很
岑鞏縣大有鎮統口村村民胡世長,家中6口人,有3畝土地,原來都是靠外出打零工和種植水稻、玉米等傳統農作物為主,每年的收入入不敷出,用他話講就是“背上背燈籠--老火得很”。2012年,按照“一高一低一無”的識別標準,大有鎮統口村被認定為貧困村,在相關扶貧政策和各級領導的支援幫助下,統口村近年來以發展食用菌、烤煙、優質果品和引進華農集團“種草+養殖+加工”為一體的生態農業等為産業支撐,成立了“黨社聯建農業專業合作社”,帶動全村95戶貧困戶參與發展。如今的胡世長用自己的3畝土地種植了由華農集團自主研發的“華農5號金銀草”,與華農集團建立利益連接機制,華農集團提供種子、技術,草成熟後以每噸150元價格收購,按金銀草每畝年産量40噸,一年可以割4次,像胡世長家的3畝地每年光賣草就可以達到1.8萬餘元,再加上到華農集團務工每天80元和入股食用菌的收入,年收入可達4.5萬餘元,對於今年能否摘掉貧困戶的帽子,胡世長信心滿滿的説“那是不成問題的,必須摘掉”。
近年來,岑鞏縣大力發展農業産業,堅持以“項目跟著規劃走、資金跟著項目走、監管跟著資金走”的原則,緊緊圍繞全縣“六大”支柱産業,以“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為目標,按照“宜糧則糧、宜果則果、宜牧則牧”的原則,著力推進南部6個鄉鎮和北部5個鄉鎮兩區特色農業、龍江河和車壩河農文旅一體化特色産業帶,為貧困戶打造“短期能增收、長期能致富”的可持續脫貧致富産業。 2016年,省級下達該縣第一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898.2萬元,細化分解落實項目47個,其中:安排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36個,資金1800萬元,安排面上産業項目8個,資金426萬元,安排貼息資金216.2萬元,安排雨露計劃資金172萬元,其他項目28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