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區延川向貧困say no:村民在一排排新樓房裏展笑顏

發佈時間: 2016-09-30 11:38:25 | 來源: 陜西傳媒網 | 作者: 王皓 | 責任編輯: 石璐

關鍵詞: 延川縣,貧困家庭,貧困人口,貧困戶,貧困山村,陜西,網信辦,長征,貧困戶,易地扶貧搬遷

延川縣文安驛鎮一角 記者 王皓攝

  延川縣文安驛鎮一角 記者 王皓攝

陜西傳媒網訊(記者王皓)1935年徐海東率領的紅二十五軍與劉志丹領導的陜甘紅軍在延川縣永坪鎮勝利會師,成立了紅十五軍團,並且為中央主力紅軍陜北大會師奠定了基礎。

延川縣作為革命老區,中國革命勝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犧牲和貢獻。“長征路上奔小康”採訪團的每一位成員深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老區的脫貧致富,顯然是不完整的。

有數據顯示,“十一五”末延川全縣有貧困人口1.58萬戶5.18萬人,貧困發生率未38.3%。“十二五”以來,全縣貧困面逐年縮小,五年累計脫貧0.89萬戶3.28萬人。截止2015年底,全縣仍有貧困村63個、在冊貧困戶6950戶17882人,其中有勞動能力3326戶10073人、無勞動能力3624戶7809人,貧困發生率13.1%。2016年至2018年,延川縣將努力實現現行省級標準下1.86萬貧困人口整體脫貧,6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縣摘帽。

搬遷群眾搬得出能致富

實施移民搬遷脫貧,可謂延川縣脫貧的一大法寶。

延川縣文安驛鎮的徐海勝今年51歲,一家三口主要收入來源是,徐海勝打工年收入2萬左右;女兒徐濤濤在延安打工年收入1萬元左右。2016年移民搬遷搬入上驛村。

近年來,延川對基本上不具備脫貧條件的貧困人口,因地制宜實施移民搬遷脫貧。在2015年集中搬遷5325戶18638人(其中貧困人口2381戶8334人)的基礎上,2016-2017年計劃移民搬遷的5821戶15134人,均為建檔立卡在冊登記貧困戶,今年一次性規劃布點全面啟動建設。主要採取集中搬遷、分散搬遷和就近集中新建三種方式進行安置,搬遷安置點實現“六配套”,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目前,搬遷對象已確定,安置點選址基本完成,搬遷的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刺激造血實施産業幫扶脫貧

延川縣按照“臺垣蘋果、沿黃紅棗、川道大棚、溝道養殖”發展思路,落實貧困戶産業補助資金,實施産業幫扶脫貧。

不僅搭建紅棗防雨棚,按照0.5萬元/畝的標准予以一次性補助,發展設施大棚紅棗,按照1萬元/棚的標准予以一次性補助,而且對新建果園提供苗木、地膜和技術指導,並從第二年起,按照100元/畝?年標準,連續補助三年。對五年以下的幼園,從2016年起,按照100元/畝?年標準,連續補助三年;發展棚栽産業的,新建二代加強型設施大棚,按照2萬元/棚的標准予以一次性補助;發展養殖産業的,根據圈舍面積、存欄數量、種草青儲、生態養殖等情況,進行多層次、差異化扶持。同時,對發展産業的貧困戶可提供5萬元以下的3年扶貧貼息貸款。

目前,貧困戶産業項目正在實施中,預計全年將有2100戶8900人得到産業幫扶。

教育扶持助力未來希望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早已是老百姓熟知的道理。

延川縣從2016年起,對2015年脫貧的鞏固提高對象和2016年建檔立卡在冊的貧困家庭人口,由教育局負責,按照學前一年在園幼兒750元/生?年和義務教育階段寄宿生小學1000元/生?年、初中1250元/生?年標準,發放生活補貼。

同時,對貧困家庭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免除學雜費,併發放2000元/生?年生活補助。由扶貧辦負責,對貧困家庭中高職在校生,除享受國家職業教育資助政策外,再給予一次性3000元的扶貧助學補助;對貧困家庭新入學應屆本科大學生,按照四年12000元/生標準給予救助。此外,整合慈善、工會等社會捐助資金幫扶貧困家庭學生。

在延川縣,“長征路上奔小康”採訪團的記者們看到了一條條平坦寬闊的水泥路縱橫交錯,新安裝的太陽能路燈筆直挺立,貧困戶破破爛爛的舊房子變成了一排排的新樓房,一座座蔬菜大棚生機盎然,一個個新建的文化廣場、一座座新建的養殖圈舍讓貧困戶臉上綻放出幸福的笑容,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一系列可喜的變化正悄然發生在延川昔日的貧困山村。

     1   2   3   4   5   6   7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