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減貧企業之思 典範經驗助推中國脫貧攻堅

發佈時間: 2016-09-06 15:06:52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魏博 | 責任編輯: 魏博

關鍵詞: 脫貧攻堅,精準扶貧,企業扶貧,扶貧案例

中國網/中國扶貧線上訊 貧困乃現代化之梗。“十三五”既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也是脫貧攻堅的衝刺期。國家最高層曾多有強調,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意味著未來5年,中國精準扶貧進入深水區,“貧困縣”摘帽,5500萬貧困人口精準脫貧已提上日程。

不過,精準扶貧在解決了“要扶誰”和“誰來扶”的問題後,“怎麼扶”成為關鍵和更大的難題,怎樣的扶貧政策、措施才是精準而有效的,目前仍有待探索。9月5日,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清華大學、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辦,經濟觀察報社、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海惠•小母牛承辦的“世界公益慈善論壇•精準扶貧分論壇”在清華大學隆重舉行,聚焦精準扶貧的中國經驗與全球治理,對“怎麼扶”提供了有效答案。

這一論壇對接權威智庫、建立科學評價體系,廣泛徵集在戰略、創新、商業模式等方面最具減貧效果、最具典範意義的精準扶貧案例,並評選出其中的佼佼者,為國家扶貧戰略拾遺補缺,為社會參與扶貧提供鏡鑒。

在論壇“精準扶貧典範企業(機構)”發佈儀式上,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民投”)、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下稱“東航”)、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億利”)、北京恒昌利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恒昌”)、匯豐銀行獲評為“精準扶貧典範企業”;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扶貧基金會、紫金礦業慈善基金會獲評為“精準扶貧典範機構”。

綜觀上述典範企業、機構已有扶貧事實可發現,它們基於自身優勢和思考,結合扶貧對象的資源稟賦和切實訴求,正探索乃至形成有效的精準扶貧路徑。其中,中民投開創“光伏+”扶貧模式,通過旗下公司中民新能在寧夏投資建設全球最大的單體光伏電站,並通過新居建設、增加就業和金融服務形成扶貧完整鏈條,實現扶貧、生態發展與清潔能源建設的嶄新結合,形成切實的“造血”扶貧。東航自2003年開始參與國家定點扶貧開發工作,對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進行幫扶創新、産業支撐“造血”扶貧,在示範村建設、基礎設施改造、基礎教育、産業發展等方面提供實際幫扶。而恒昌積極探索網際網路金融與精準扶貧相結合的新型模式,通過小額分散的金融服務,將金融的力量注入低收入人群的“肌體”,助力農村發展。

不止如此,在這樣一張張拼圖有效銜接而成的中國減貧圖景上,還有諸多濃彩勾勒。比如國家認監委圍繞認可認證的特點,以發展有機産業為抓手,助推貧困區農民脫貧致富;中國扶貧基金會借助“網際網路+”,形成電商扶貧模式。而億利通過“公益+商業”的方式,導入生態産業帶動沙區農牧民創業就業、“掘金”沙漠、脫貧致富。匯豐銀行的價值鏈和社區綜合發展模式,亦讓人耳目一新。

在論壇上,參會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企業家等一致認為,這些已取得實質成效的扶貧案例,在具體模式上積極創新,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已不局限于傳統的“雪中送炭”,而是更注重類似于“造血再塑肌體”,通過長期的産業帶動幫扶等實質舉措,不止扶貧還“扶智”,對貧困戶(區)進行持久扶貧,直至他們最終脫貧。

此外,針對典範扶貧案例與精準扶貧的結合和延伸,參會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企業家等還就大國減貧新國策、精準扶貧中的商業力量、精準扶貧與國際合作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對如何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力量,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做好中國經驗與全球治理相結合,紮實推進中國減貧脫貧目標儘快實現等提出了各自見解。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