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生添營養 為民族鑄希望

發佈時間: 2016-08-31 11:31:01 | 來源: 人民日報 | 作者: 吳 丹 楊 彤 | 責任編輯: 石璐

關鍵詞: 營養改善,學生營養,學生吃,馬鈴薯面,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位於六盤山下的寧夏隆德縣聯財鎮中心小學,地處隆德縣城最西端的渝河川道區。過去受經濟條件限制和生活習慣影響,不少家庭大多是早晚兩頓馬鈴薯面,只有逢年過節招待客人才吃幾頓肉菜,大部分家庭沒有吃早餐的習慣,早上喝一杯水、啃幾口乾饃饃是常事。實施營養改善計劃之前,路途較遠的孩子中午回不了家,就在學校吃一點自帶的饃饃將就一天。直到5年前,國家啟動實施了營養改善計劃,每個孩子才有機會吃上營養可口的飯菜。

當前,青少年學生佔我國人口比例約20%,他們的健康成長關係到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2011年,為改善貧困地區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營養健康水準,根據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教育部會同財政部等15個部門啟動實施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五年來,營養改善計劃從最貧困、最偏遠的地區做起,為廣大試點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真正實現了為學生添營養,為民族鑄希望。

制度先行,確保孩子們既吃得上、吃得飽,又能吃得有營養、吃得安全

“鈴鈴鈴鈴……”湖北省十堰市鄖縣堰河完全小學的校園裏響起了清脆的下課鈴聲。五六分鐘後,四年級的樂樂和妞妞已和往常一樣拎著兩個籃子快步走向教室。籃子沉甸甸的,裏面裝著一盒盒擺放整齊的牛奶。據該校負責人介紹,自實行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以來,孩子們課間加餐的基本搭配為學生奶+蛋糕或學生奶+雞蛋。

為了確保孩子們吃得營養又安全,營養餐有著一套標準化的操作流程和嚴格的衛生制度。除了奶蛋肉蔬均由專人按照嚴格的標準負責看管外,在堰河完全小學學生食堂廚房入口的更衣間,每一個進入食堂的工作人員都要完成更換衣服、佩戴一次性口罩、洗消等一系列操作。從配送開始,學校每天每發一份牛奶都會有專人負責記錄,包括領取人、發放的牛奶批次等詳細資訊,奶樣還會留存24小時以備檢測。

據了解,自實施營養改善計劃之初,就始終堅持以高標準嚴要求促管理科學化、規範化。教育部聯合財政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原衛生部等15個部門,先後組織制定了實施細則、食品安全保障管理、專項資金管理、食堂管理、實名制管理、資訊公開公示、營養健康監測評估、應急事件處理、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食堂建設等10個系統的管理制度,明確了中央各部門、地方各級政府、試點學校以及供餐單位的職責,規範了各個環節的操作規範,一起步就定好了規矩。同時,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大力改善學生就餐條件。從2011年至今,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資金1591億元,用於實施營養改善計劃。世界銀行、聯合國糧食計劃署等組織經過實地考察後,給予高度讚揚,認為“在世界範圍內,中國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是一項了不起的計劃”。為推進學校食堂供餐,中央財政累計安排了300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援解決試點學校就餐條件差、食堂缺口大、供餐能力弱的問題。截至2016年6月,試點地區共完成食堂建設項目近6.8萬個,新建、改造面積2544萬多平方米,有力推動供餐模式向學校食堂供餐轉變,試點地區實行食堂供餐的學校比例達到74%。

為確保每一份營養餐都吃得安全,每一塊錢都吃到學生嘴裏,在實施過程中,各地都按要求建立了食品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與試點學校、供餐企業等簽訂了食品安全責任書,對供餐企業實行嚴格準入和退出機制,建立並落實了學校膳食委員會、校長(教師)陪餐等制度,並定期組織對試點地區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同時,推動營養改善計劃在陽光下運作,專門制定了公開公示辦法,把每一個環節都放到陽光下“曬一曬”。全國學生營養辦還在教育部門戶網站建立了專題頁面,公佈監督舉報電話並展示各地實施情況,2015年,又委託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開展“陽光校餐”項目試點,試點學校的老師利用手機APP,直接將營養餐實物圖、學生就餐圖和飯菜用料、價格等上傳到陽光校餐網,確保學生吃得放心、安全。

營養改善計劃陪伴了數千萬中小學生的成長,基本消除了農村學生餓著肚皮上學的現象

五年來,營養改善計劃陪伴了數千萬中小學生的成長,基本消除了農村學生餓著肚皮上學的現象,明顯改善了學生在校吃不上熱飯的狀況。已經有29個省份的13.7萬所學校實施了營養改善計劃,受益學生超過3360萬。

同時,學生營養狀況有所改善,社會反響良好。根據中國疾控中心作為第三方開展的跟蹤監測結果,試點地區學生的營養狀況發生了積極變化,身高體重有所增長、身體素質有所改善、貧血率明顯下降,營養不良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家長和老師們都説,孩子們吃得比以前好,身體狀況和精神面貌更好了,學習意願和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也養成了更加健康的生活習慣,參加體育運動的活力也大大增強了。這項計劃順應了群眾期盼,體現了黨和政府的關懷,密切了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廣大學生、家長、學校和社會各界對此都給予高度認可和熱烈擁護。

此外,計劃對試點地區發展起到了有效帶動作用。五年來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近1600億元資金,用於實施國家試點、獎勵地方試點、改善就餐條件和補助困難學生,有力地支援了教育事業發展。按照目前的標準,國家給每生每天4元膳食補助,寄宿生加上“一補”後達到每天8—9元,基本能夠解決貧困學生在校吃飯問題,減輕了貧困家庭的經濟負擔。同時,不少地方一方面鼓勵試點學校就地取材,另一方面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建設農副産品生産基地,帶動了當地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支援了縣域經濟的發展。

“讓學生吃得營養又安全”,確保2017年實現營養改善計劃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全覆蓋

“營養改善計劃覆蓋面廣、涉及環節多,而且是從最貧困地區起步,基礎條件比較差,管理能力比較弱,又沒有先例可循,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教育部教育督導局局長何秀超介紹,“一是地方責任落實不到位。一些地方工作機構不健全,學校食堂從業人員工資待遇低,人員流動率高,責任心不強,影響了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效果。二是食堂供餐推進較慢。個別地區食堂建設工程進度緩慢,部分地區食堂建成後未及時投入使用,沒有積極克服困難,發揮食堂作用,為學生提供完整午餐。三是食品安全隱患仍然存在。個別學校食堂管理不規範,食堂晨檢制度落實不到位,學校食品儲存室達不到規定要求,存在安全隱患。四是資金安全存在風險。一些地方沒有嚴格落實招標採購規定,部分地區專項資金結余量較大。”

為此,下一步將推動相關省份進一步擴大地方試點範圍。今年啟動擴大地方試點工作,圍繞“讓學生吃得營養又安全”的目標,確保2017年實現營養改善計劃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全覆蓋。同時,督促試點地區將新出臺的《食品安全法》落到實處,確保所有學校食堂持證經營,進一步提高食堂供餐的比例,改進小伙房供餐條件。將政府採購、集中招標落實到每一筆大宗原材料採購,嚴把“入口關”,堅決阻止不合格企業參與。加大督導檢查力度,讓任何單位、任何人不能從孩子嘴裏“揩油”,用最嚴格的監管、最嚴肅的問責來確保舌尖上的安全。並大力推行“陽光校餐”。借助“陽光校餐”項目大數據平臺,提升政策透明度。還要加強營養健康教育,引導學生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加強科學配餐指導,讓學生吃得營養、吃得健康。

(《人民日報》2016年08月31日第12版)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