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貧困戶為啥上夜校(民生觀))
最近,四川要在部分貧困村開辦“農民夜校”,利用晚上、農閒的時間搞脫貧培訓,用視頻課件等資訊化的收視系統,給老鄉講扶貧政策,教生産技術,還讓駐村的第一書記當“校長”、上講臺,確保教學品質。
夜校這詞兒,很久沒聽到了。這種在業餘時間授課的學校,可是歷史課本裏的“高頻詞”。建黨早期,革命者們在夜校的課堂上,向群眾傳播革命道理,喚起工農千百萬;新中國成立後,夜校又成了掃除文盲的主戰場。聽老輩人講,那時村裏動員,文盲遍地建設不了新國家,都上夜校去啊!他們學會了簡單的認字、寫字,告別了“睜眼瞎”。
在如今的時間節點上,再辦夜校,意義何在呢?
別看現代社會知識爆炸,同樣存在出“睜眼瞎”的可能。傳播學上,有個名詞叫“知識溝”。由於人們利用知識的能力不同,知識和資訊的大潮襲來,有些人大為受益,弄潮浪頭;有的人看也看不懂,用也用不上,兩種人群間形成了鴻溝,差別越來越大。數字技術使資訊、知識傳播更為快捷,“知識溝”於是升級為“數字溝”。生活在城市裏的年輕人,可以熟練地在網際網路平臺上獲取資訊、找工作、開網店……這些習以為常,對偏遠山村的農民來説,可能完全是另一個世界。
知識和資訊汲取能力,決定著人的創富能力。多少貧困,源於民智未開。常見“端著金碗要飯”的新聞傳出:豐收季節,站在村口苦苦等收蘋果的來;人家沒來,就只能讓蘋果爛地裏。因為在果農的知識系統裏,就這一種銷售模式,不知道別的。
跟一般農戶相比,貧困戶運用各類資訊資源的能力更弱。不要説眼界和技術,就連政府發佈的扶貧政策和措施,都很難準確接收。幫扶到了,自身沒有承接能力,只能吃現成的,按月領錢行,自我造血難。這樣的話,即使脫貧,也很脆弱。
治貧先治愚。扶貧中應該有資訊扶貧、知識扶貧。農民夜校是一種形式。過去的夜校積累了一些好經驗,比如用農民的語言講課,現在的新夜校也要繼承,千萬別搞成了照本宣科、走走形式。只有辦出實效,讓貧困農民更好地認識身邊的世界,更好地利用好政策和資訊,才能更好地脫貧。
(《人民日報》2016年08月31日第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