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扶貧新路:電商扶貧進村 鼓起農民腰包

發佈時間: 2016-08-18 13:52:14 | 來源: 中國教育報 | 作者: 陽錫葉 周科際 趙婷 | 責任編輯: 楊霄霄

關鍵詞: 中南大學,扶貧,電商扶貧

中南大學探索“網際網路+定點扶貧”新路——

電商扶貧進村 鼓起農民腰包

毛志貴是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大路鋪鎮的養蜂大戶,以往的蜂蜜渠道多為送貨到府或在當地集市售賣,市場不大。但在一支學生團隊的幫助下,短短一個月,毛志貴便通過網路銷售蜂蜜數百公斤。他高興地説:“沒想到電商威力這麼大。”

像毛志貴這樣的“農民電商”,如今在江華縣已經越來越多。這得益於中南大學的電商扶貧行動。江華縣是中南大學定點扶貧縣,針對當地農産品銷售困境,今年,該校將農村電商作為精準扶貧切入點,通過搭建電商平臺、優化電商發展環境、促進線上線下聯動,實現貧困戶能參與、能收益,走出了一條“網際網路+定點扶貧”的新路子。

電商扶貧的思路,來源於一支大學生團隊的愛心行動。今年4月,中南大學團組織啟動了“情係江華·贏在中南”大學生農村電商創業實戰計劃,在學生中引起廣泛關注,7000余人報名參與,最終共投入40萬元立項支援100支學生創業團隊奔赴江華,圍繞江華特色農産品、旅遊資源、民族手工藝品等開展電商行銷和推介。

電商産品數目繁雜、品種多樣,江華縣産品如何吸引網路消費者眼球,獲得市場青睞?中南大學團委書記胡楊説,關鍵是要突出特色與品牌。為此,學校充分發揮專業和智力優勢,挖掘優化當地資源産品,打好純天然、原生態、民族風3張牌。

學生團隊深入江華農戶,挖掘開發了“瑤鄉雪梨”、“美人牌”玫瑰香柑、“瑤浴”藥草包等農産品,投入50萬元立項支援30支創新團隊,設計了具有濃郁瑤族特色的原木畫、根雕、瑤族織錦、青葉石岩等工藝作品近200件,開發了20餘款商業流通産品模型。

截至目前,已有87個團隊通過微店、淘寶等平臺建立了自己的線上行銷渠道,42支團隊開始了線上行銷,總計行銷額近20萬元,銷售範圍覆蓋全國各地和俄羅斯。學生團隊還通過微網志、微信平臺,累計發佈江華特色産品推介網文200余篇,總閱讀量突破20萬。

同時,為解決好百姓“不會”的問題,學校變“輸血”為“造血”,培育當地電商隊伍,解決電商脫貧本土人才“不足”問題。

學生團隊實施“1+1”創業幫扶,即1個學生創業團隊幫助1個有産品的農戶或農業合作社,教會他們使用電商平臺銷售産品。截至目前,學生團隊結對農戶70戶,依託淘寶、京東、微信等開通網路銷售平臺80余個。學校教育基金會還聯繫校友企業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一次性捐助智慧手機200台,有效解決了貧困戶沒有網際網路接入終端的難題。

今年暑期,學校又設立中南大學江華農村電商創業培訓基地,舉辦了為期3天的江華農村電商青年電商創業培訓班,為50名當地待業青年、中高職及高中應屆畢業生,講授網路文案寫作、簡易攝影技術、電商平臺操作等課程,教會他們在網上賣農産品掙錢的本領,儲備江華電商發展後續人才。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