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蒙探索“科技+産業+電商平臺”新模式

發佈時間: 2016-08-09 14:16:09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 責任編輯: 楊霄霄

關鍵詞: 北京,內蒙古,對口支援,産業扶貧,電商扶貧,精準扶貧,烏蘭察布市

8月3日,京蒙合作精準扶貧項目推進會在烏蘭察布市舉行。北京市對口支援合作辦副主任崔洪濤,北京科技協作中心副主任周曉柏,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韓耕,自治區農牧廳副廳長趙永華,自治區科技廳廳長助理李志軍,烏蘭察布市市委常委、秘書長霍照良,烏蘭察布市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長劉斌,察右前旗旗委書記楊印等出席會議。

期間,與會領導、企業和媒體代表先後深入內蒙古豐業生態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油雞養殖基地和內蒙古薯都凱達食品有限公司馬鈴薯産業基地進行實地考察,深入了解京蒙合作精準扶貧重點企業發展狀況和項目建設進程,並走訪了蛋雞養殖扶貧戶,詳細詢問他們的生産生活情況。

烏蘭察布市地處祖國正北方、內蒙古自治區中部,藍天白雲、空氣清新、氣候較乾燥,最適宜發展養殖畜禽類。近幾年烏蘭察布市蛋雞産業健康快速發展,産業化經營初具規模,專業化、規模化養禽小區和基地蓬勃發展,龍頭企業規模和實力增加,農民禽業合作組織不斷發展。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養殖戶對實施標準化養殖的意義認識普遍不足,制約蛋雞産業發展,主要表現在優種覆蓋率低,飼養管理技術落後,經營管理不善,産業鏈短,經濟和社會效益不突出等方面,嚴重影響了蛋雞産業的發展和産品市場競爭力。因此,建設蛋雞標準化養殖基地,引進優質蛋雞品種,提高覆蓋率和飼養管理水準,是解決烏蘭察布蛋雞養殖業發展問題的重要手段。

在北京市科委農村中心組織下,以北京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服務聯盟為工作抓手,緊緊圍繞産業扶貧的發展思路,扶持內蒙古豐業生態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發展蛋雞養殖産業,整合企業、科研院所等創新資源在烏蘭察布察右前旗實施 “京蒙合作烏蘭察布蛋雞養殖科技扶貧”項目,探索出“科技+産業+電商平臺”的精準扶貧模式,重點把科技扶貧和勞動力培訓作為産業扶貧模式創新的突破口,將先進養殖品種、科學飼養管理、電商行銷模式運用於發展蛋雞養殖産業,促進産業化經營與扶貧開發有效對接,帶動貧困村、貧困戶精準脫貧,提高當地蛋雞養殖産業的科技水準和規模效益。

該項目依託內蒙古豐業生態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帶動當地農民科學養雞,引進北京油雞和“農大3號”節糧型蛋雞共2萬隻。選取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平地泉鎮蘇集村、張仁溝村2個示範點養殖“農大3號”節糧型蛋雞,直接示範帶動專業大戶和貧困戶共25戶,戶均養殖蛋雞280隻,利潤30元/只,戶均收入達8400元。選取十大股村、白家地村2個示範點養殖北京油雞,直接示範帶動專業大戶和貧困戶共40戶,戶均養殖蛋雞200隻,利潤 40元/只,使項目區戶均收入達8000元。加快實現農業增産,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內蒙古豐業生態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楊秀花對媒體表示,“京蒙精準扶貧項目為我們提供養殖、防疫、管理、銷售等方面先進技術和方法,極大提高我們養殖水準,現在可以在任何有網路的地方看到雞捨得實時情況,消費者也能看到,讓他們放心購買。”

烏蘭察布市也是我國重要的馬鈴薯産地之一,素有“中國薯都”之稱,自然資源豐富,但急需現代化馬鈴薯深加工技術來提升附加值,銜接産業鏈,把産品推向全國,走向世界。

為解決這一技術難題,北京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服務聯盟發揮北京科技創新資源和現代服務業引領優勢,積極推動北京企業與內蒙的交流合作,支援鼓勵企業在內蒙古投資農牧業項目,推動北京企業帶技術、帶項目、帶資金到內蒙古創業發展,促進兩地優勢資源對接,帶動內蒙經濟發展,實現精準扶貧。聯盟促成會員單位北京凱達恒業農業技術有限公司與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政府簽訂投資建廠協議,實施“京蒙合作精準扶貧烏蘭察布馬鈴薯深加工項目投資建設”,為當地馬鈴薯産銷提供幫助,形成現代農業産業化經濟發展鏈。項目建成達産後,帶動原料種植面積7.6萬餘畝、種植貧困戶5千余戶,平均每戶增收4.8萬餘元。生産人員全部安排農村勞動力共計300人,經過職業技能培訓,使其擁有自我脫貧的一技之長,平均每人每年工資預計5萬元,實現農村就業人口增收1500萬元。緩解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就業壓力,助力烏蘭察布市脫貧攻堅。

考察結束後,座談會上北京對口支援辦副主任崔洪濤指出,聯盟在品種、科學技術、渠道等方面有很好的基礎,要建立和完善相關標準,與烏蘭察布現有豐富自然資源深入結合、落地;相關部門要加強對精準扶貧參與企業政策方面的指導,同時對創新扶貧模式加強宣傳推廣,讓全社會都關注和聚焦扶貧。烏蘭察布市委常委、秘書長霍照良表示,京蒙合作精準扶貧各項目的選取既“精”又“準”,與我市具體實際相結合,為不斷探索科技扶貧、産業扶貧新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礎。相信,通過京蒙對口幫扶與合作,我市脫貧致富步伐將進一步加快,脫貧攻堅目標將會如期實現。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