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的奮進,標識著歷史變遷的刻度;20年的跨越,彰顯了攻堅克難的執著。
這是中國特色扶貧開發事業的偉大創新,也是中國共産黨“兩個大局”戰略構想的成功實踐——
20年前,在黨中央作出東西部結對幫扶的戰略部署下,福建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建立起對口協作關係。從此,武夷山與六盤山肩並肩,閩江和黃河相輝映,遠隔千山萬水的兩省區有了不解之緣,攜手向貧困發起挑戰。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在黨中央的指導下,閩寧兩省區20年來守望相助奔小康,從單向扶貧到産業對接,從經濟援助到社會事業多領域深度合作,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閩寧模式”,開創出一條具有示範意義的扶貧協作道路,集中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
一種使命擔當穿越時空——立下愚公移山誌,一張藍圖幹到底,20年來閩寧對口協作結出豐碩成果
62歲的謝興昌愜意地坐在寬敞整潔的小院裏,看著青棗挂滿枝頭,門前的村道正在翻新。他的家,坐落在福建和寧夏牽手扶貧的起點——寧夏永寧縣閩寧鎮。
自20年前從西海固老家搬遷到這裡,謝興昌一家已換了4次房:從地窨子到土坯房到磚瓦房,到現在住進有小庭院的水泥平房。
1997年7月15日,這是一個改變謝興昌命運的日子——閩寧村正式奠基,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代表福建對口幫扶寧夏領導小組專門發來賀信,祝賀閩寧對口協作的這項重要成果。
如今,閩寧村升格成了閩寧鎮,每人平均年收入由當初的500元增加到10360元,這個當初被謝興昌形容為“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沙石跑”的地方已經變成了一方綠洲,成為遠近聞名的特色小鎮。
這一切巨變,正源於閩寧對口扶貧協作“二十年如一日”的久久為功。
“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消除貧困,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這是中國共産黨人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
這是一個重大戰略部署的開啟——
秉承上世紀80年代鄧小平同志提的“兩個大局”的重要戰略構想(沿海地區先發展起來,內地要顧全這個大局;發展到一定時候,沿海幫助內地也是個大局),在中國進入“八七”扶貧攻堅的重要階段,1996年9月召開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作出了推進東西對口協作的戰略新部署,其中確定福建對口幫扶寧夏。
斗轉星移,初心不忘。沿海的八閩大地與西北的戈壁旱垣,自此有了跨越時空的心手相連。
1996年10月,由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為組長的“福建省對口幫扶寧夏領導小組”正式成立;閩寧第一次對口扶貧協作聯席會議隨即在福州市舉行,並選出沿海的8個經濟實力較強的縣(市)區對口幫扶寧夏的8個貧困縣。
5個月後,習近平同志率團來到寧夏,開始為期6天的對口扶貧考察,並在銀川召開了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第二次聯席會議。
以“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豪邁氣概,同寧夏各族人民一起全力以赴、紮實有效地做好對口扶貧協作工作,為實現我們黨向全世界作出的20世紀末在全國消除絕對貧困的莊嚴承諾,為21世紀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強者之林,作出無愧於歷史的突出貢獻!——習近平同志在聯席會議上的講話擲地有聲;也正是在這次會議上,雙方決定共同建設作為扶貧協作示範窗口的閩寧村。
扶貧誓言,山海為證。
兩省區對口扶貧協作拉開帷幕,一幹就是20年,持之以恒、風雨同舟。
寧夏人民不會忘記——
習近平同志倡議兩省區強化頂層設計,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每年輪流舉辦一次,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出席商定協作幫扶方向和重點。20年來,閩寧聯席會議從未間斷,承諾的協作事項逐一兌現跟蹤落實。
習近平同志先後5次出席閩寧對口扶貧協作聯席會議,在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倡導的“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協作、共同發展”的指導原則,他提出的“創新幫扶機制,拓寬合作領域”“加大企業和社會力量扶貧協作規模和力度”等前瞻性思想,成為兩省區共謀發展的行動指南。
寧夏人民更不會忘記——
習近平同志兩次來寧夏調研指導扶貧工作。1997年4月在銀川召開第二次聯席會議後,他先後來到同心縣、海原縣、西吉縣、隆德縣等寧夏最貧困的地方,考察扶貧項目,慰問貧困家庭。
2008年4月7日至9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寧夏考察工作,深入銀川、吳忠、固原、中衛等地農村、企業、社區和工業園區。他指出,要以改善民生為重點,進一步加大扶貧開發力度,繼續大力開展就業指導、城鄉醫療救助、困難家庭學生助學、農村五保戶供養、教育救助、司法援助等工作,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千家萬戶。
“就坐在我旁邊,拉著我的手,問家裏收入如何,平時去哪看病?”固原市開城鎮深溝村回族老漢金學文回憶起8年前習近平同志看望他的情景,仍十分激動。“現在村裏有了新的衛生室,我的老屋也翻新了,今年還打算去‘浪一浪’(遊玩),想到首都北京旅遊。”
20年彈指一揮間。閩寧兩省區對口扶貧協作結出了纍纍碩果——
福建累計無償援助資金13.43億元,先後拿出30多個條件最好的縣(市)區輪流與9個寧夏貧困縣(區)結對,引入項目、技能培訓、産業配套等幫扶內容不斷拓展,做到“寧夏所需、福建所能”;
兩省區持續推動經濟協作和産業對接,有5600多家福建企業、商戶入駐寧夏,總投資達800億元,每年解決3萬多人就業,4萬多名貧困山區農民穩定在福建各地從事勞務,年均獲得收入超過10億元;
素有“貧瘠甲天下”之稱的西海固,GDP增長21.3倍,地方財政收入增長67倍,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增長11倍,成為寧夏增長最快的地區……
一種實踐探索匯聚合力——合作機制開拓創新,“政府、企業、社會”深度協作,造就“閩寧模式”的成功範例
20年攜手戰貧困,20載共同奔小康。
閩寧生態移民示範村、閩寧學校、閩寧兒童福利院、閩寧敬老院、閩寧扶貧産業園……“閩寧”二字,如今在寧夏6.6萬平方公里的大地處處鐫刻下印記,兩省區同心戰貧困的成果俯拾即是。
在習近平同志當年提出的“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協作、共同發展”方針指引下,閩寧兩省區在堅持召開高層聯席會議的同時,持續探索完善工作思路、機制,創造出東西扶貧協作的“閩寧模式”。
點對點、一對一,結對幫扶機制實現從縱向到橫向的深度延伸——
早在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第一次聯席會議上,兩省區就確定了結對幫扶的方式。
縱向看,結對幫扶已由縣區如今延伸到鄉鎮和行政村,兩省區64個鄉鎮、34個村結對幫扶,精準幫扶力度更大,在全國開創了先河;
橫向看,兩省區在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推進對口協作,組織、統戰、民政、司法教科文衛等幾十個部門和社會團體建立起幫扶關係。
“這些結對的地方和部門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建立了親密的協作關係,成為兩地攜手合作取得實質成效的強有力保障。”寧夏回族自治區扶貧辦主任董玲説。
福建先後選派9批140名幹部到寧夏挂職,寧夏也選派15批244名幹部到福建挂職。“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六盤山精神和“敢拼會贏”的福建精神融合成兩省區共同的精神財富。
經濟協作、市場對接,産業帶動機制産生“磁石效應”——
“這裡的各行各業都處於亟待發展的階段,是再發展、再投資的首選之地。”福建企業家陳舒2000年來到寧夏時,發現了這裡蘊藏的商機。他創辦的寧夏新思路房地産公司在銀川拓展新城區中不斷壯大,並打造出具有閩寧合作標誌的“福寧城”等項目。
20年來,閩寧扶貧協作由過去兩省區黨委政府主導逐漸轉變為牽線搭橋,企業按照市場原則投資興業,實現了由給錢給物的“輸血”式扶貧,向以發展産業為重點的“造血”式扶貧的根本轉變。
如今,在寧夏有8萬多福建人在經商從業。“2000年閩商投資還不到10億元,現在上升到800多億元,可謂是爆炸式增長。”擔任寧夏福建企業家協會會長的陳舒説,“我們以商招商,吸引著更多閩商來寧發展。”
社會扶貧、民生優先,社會參與機制不斷深化協作的內涵——
今年7月,寧夏涇源縣中山醫院在全縣十多處開展義診,受到了群眾的歡迎。這家由閩商投資、在去年底投入運營的民營綜合性全科醫院,大大緩解了當地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
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20年來,閩寧兩地不斷拓展扶貧協作領域,由單一的經濟合作發展為教育、醫療、文化等多領域推進合作,各項社會事業不斷推進,當地老百姓獲得更多實惠。
這是一組讓寧夏人銘記的數字:
福建先後援建學校236所、醫療衛生院(所)323個,選派1328名教師和醫療技術人員到寧夏幫助工作;幫助建設閩寧示範村160個;打水窖1.5萬眼,解決了30萬人、10萬餘頭大牲畜飲水難題……
取長補短、優勢互惠,協作共贏的機制奠定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寧夏和福建所處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有著明顯的不同,彼此協作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廣泛深入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扶貧協作,促進閩寧雙方共同發展。”在1997年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第二次聯席會議記錄中,可以清晰看到習近平同志這樣定位閩寧兩省區的攜手扶貧發展戰略。
相比寧夏,福建有生態、海洋、民營經濟等方面的優勢,但也面臨人多地少、資源匱乏、要素成本上升等挑戰。“尤其是在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下,福建有産業結構調整的需求,企業可以到寧夏去找市場、搞開發,尋找發展的新機遇。”第9批福建援寧工作隊隊長陳星説。
目前,寧夏永寧縣、隆德縣、西吉縣等地相繼建成閩寧産業園,福建一批裝備製造、建材等傳統産業也轉移到此,實現了轉型升級、接續發展。寧夏哈納斯集團也抓住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的機遇,在莆田市籌建投資約110億元的國家級天然氣戰略儲備基地項目,成為閩寧雙向互助轉變的一個標誌。
先富幫後富,東西相聯手。
20年來,閩寧兩地人民繪就一幅奔向全面小康的時代藍圖,也成為中國貧困地區通過對口協作實現共同發展的成功範例。
“加大先富幫後富力度,匯集扶貧攻堅強大合力,這是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説,不斷煥發新活力的“閩寧模式”,為全國脫貧攻堅探索出了新路。
一種扶貧精神歷久彌新——懷揣造福一方的夢想,以“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氣概,縛住貧困蒼龍
“你從八閩大地走來,帶著海風,帶著溫暖;幾回回夢裏回到六盤山,閩寧情誼割不斷……”這曲流傳在寧夏的新花兒,道出了當地老鄉對援寧各界人士的樸實感激之情。
20年來,一股又一股挑戰貧困的力量從八閩大地向六盤山匯集,他們幫助大山深處、飽受乾旱折磨的回漢群眾努力擺脫貧困,書寫幸福生活的新篇章。
廣大援寧幹部大力弘揚“接力攀登”精神,一任接著一任幹,誓將戈壁換新顏。
西海固,曾被聯合國專家評價為“不具備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的貧困地區。20年來,一批批挂職幹部來到這裡,以燕子壘窩的恒勁、水滴石穿的韌勁、老牛爬坡的拼勁,將扶貧接力棒一棒一棒傳下去,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毅力拔掉這個窮根。
福建閩寧辦原常務副主任林月嬋先後40多次來到寧夏,為閩寧對口扶貧協作“修路架橋”,是名副其實的“閩寧使者”,是寧夏幹部群眾唸唸不忘的“林大姐”。
“福建幫扶寧夏,是一個銅板掰成兩半用的手足情誼。”退休後林月嬋仍然在為兩地貢獻力量。
連續9批福建挂職幹部時刻不忘習近平同志的囑託和叮嚀,在貧瘠的土地上砥礪品質。來到海拔約2000米的西海固,不少幹部都有流鼻血、失眠、高血壓等高原反應,但從沒有一人因此而掉隊。
挂職固原副市長的陳星兩年來跑遍了全區9個貧困縣區62個鄉鎮,他説:“幹部是扶貧的第一推手,我們要站在前任的肩膀上再攀登。”
一批又一批的挂職幹部、支教支醫人員以“敢於犧牲”的精神,鑄就感人至深的“閩寧情緣”。
20年來,1400余名援寧幹部、支教支醫團員自願報名,舍小家顧大家。他們默默奉獻青春,有些甚至獻出了生命。他們的故事如珍珠一樣灑落于溝溝坎坎,像火種一樣閃爍在西海固大地。
廈門市優秀檢察官林國榮2000年來到固原市檢察院挂職,他吃苦耐勞,善於研判複雜案件,傳授福建的先進經驗。就在圓滿完成挂職任務之時,他從固原趕往銀川機場的歸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因公犧牲,再也踏不回福建故土。
寧夏回族自治區檢察院為林國榮追記一等功並給予慰問金1萬元,但他的妻子秉承丈夫挂職初衷,又把這筆錢捐給六盤山區的“希望工程”,扶貧助困之心永駐西海固。
福州市十八中女教師李丹,2006年來到隆德縣二中支教,回到福建後罹患白血病,但她依然牽掛資助的貧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她一年走訪學生家庭35人次,先後資助6名貧困學生,還積極奔走籌措,為學校募捐2萬多元。”隆德縣二中校長許志謀説。
“把剩餘的醫藥費捐給貧困地區的孩子吧。”這是李丹在病床上最後深情而永恒的饋贈。年僅27歲的李丹走了,但更多的“李丹”來了。福建支教團每年都向隆德縣派出支教老師,為提升貧困地區教育水準不懈努力……
一批又一批的閩商弘揚“敢拼會贏”的精神,把戈壁變成綠洲,帶動當地脫貧致富。
2007年,原本來寧投資房地産的福建籍僑商陳德啟,看上了攤開地圖上一個巴掌大的“空白”——賀蘭山東麓這塊10萬畝的荒灘地。他帶上一把土去法國鑒定,結果讓他欣喜若狂:這裡是世界上種植釀酒葡萄的最佳之地!
陳德啟在戈壁灘上搭起彩鋼板簡易房,一住就是8年多,哪怕大風掀翻了屋頂。他投資15億元平整5萬畝土地,栽種500萬株防護林,種植2萬畝有機釀酒葡萄,把戈壁變成了綠洲。“別人説我傻,但我的夢想卻是讓中國葡萄酒走向世界!”
在“拓荒英雄”陳德啟的葡萄園裏,有兩三千名村民在打工致富;而賀蘭山東麓的荒灘地也飛速升值,大大小小的酒莊遍佈,百萬畝葡萄長廊芳容初露,有望形成千億元産業。
賀蘭山東麓葡萄紫,西海固萬畝蔬菜綠。
65歲的“蔬菜女狀元”林水英來到西吉縣也滿8年了,她在這裡投資3億元建設2萬畝蔬菜基地,錯峰生産冷涼蔬菜。
儘管基地剛建時受到泥石流災害影響,林水英一下損失幾百萬元,但她沒有泄氣,每年一半時間待在西吉縣,繼續追加投入,終於使六盤山下的這個蔬菜基地叫響全國。附近的村民也因此獲益,林水英為老鄉們每年開出的工資就高達3000多萬元。
“閩商不能給福建人丟臉,更不能給寧夏人丟臉。我幹不動了,兒子接著幹。”坐在基地裏簡陋木板床上,林水英這樣告訴記者。
感激的種子一旦種入山區人的心田,感恩和懷念就成了永遠。
每當福建挂職人員期滿回鄉,樸實的西海固老鄉們都給他們繫上大紅花,送了一程又一程;許多福建企業家和老鄉們同吃同勞動,把自己當成寧夏人,甚至把家都安在了西海固……
一種脫貧決心昭示未來——新起點上再出發,建立精準幫扶機制,助推寧夏打贏脫貧攻堅戰
綠色山梁、新蓋紅色磚瓦房、開滿紫花的成片胡麻、孩子們在村廣場上玩耍……當記者來到固原市隆德縣趙樓村,欣欣向榮的氣息撲面而來。
19年前,習近平同志曾率福建代表團到此考察。在74歲老支書趙效傑的記憶裏,當年村裏景像是這樣的:路也沒有,橋也沒有,十年九旱,喝著鹼水,到處是土坯房……
如今趙樓村已發生了巨變,村裏有了3家農民産業合作社、自來水入戶、網際網路進村,這個六盤山下的老村子將在全縣率先脫貧銷號。“原來忙活一年手裏也難有活錢,現在每人平均收入達6700元。”趙效傑自豪地説。
趙樓村舊貌換新顏,正是多年來閩寧扶貧協作成果的一個生動寫照。
寧夏如今正在向昔日的“世界級貧困”告別: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已達到全國中等水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5年前的101.5萬人下降到58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5.6%下降到14.5%。
新起點,再出發——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期的扶貧工作始終關切在心,強調“健全東西部協作、黨政機關定點扶貧機制,廣泛調動社會各界參與扶貧開發積極性。”“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2015年底召開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吹響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進軍號!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今年1月舉行誓師大會,承諾按照三年集中攻堅、兩年鞏固提高的要求,使貧困地區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於全區平均水準,到2020年達到1萬元以上。
自治區黨委書記李建華説:“我們將舉全區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進一步深化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進一步推動閩寧兩省區雙向互助,實現從扶貧走向共贏的轉變,把對口扶貧協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準。”
在新的起點上發揮互補優勢,實現全方位合作共贏成為兩省區高度一致的共識,並已付諸實施。全新的對口協作藍圖正在鋪展——
通過創新幫扶機制,向鄉鎮和行政村拓展,向建檔立卡貧困戶延伸,使每一個貧困群眾都能得到結對幫扶;
建立精準對接機制,把福建的幫扶資金和項目精準引入貧困村、貧困戶,形成扶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拓展協作空間,借助“一帶一路”建設,以福建自貿區和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為契機,共同開拓中亞、中東等國際市場;
……
新高度,再攀登——
7月3日,我國海拔2000米以上高原地區最長高速公路隧道——近10公里的六盤山隧道正式通車,以往車輛經過六盤山要一個多小時,如今僅需10余分鐘。
繼2009年廈航開通銀川—福州航線、實現了兩地空中直航之後,如今兩地正在洽談廈航開通固原的航線。
“西海固脫貧攻堅已經到了轉型升級的歷史關口,也應向世界敞開大門!”廈門援助寧夏涇源縣挂職幹部葉捷頻説,“西海固地區風景優美,我們抓住這裡設有高原機場的優勢,積極和廈航溝通,目前航線開通事宜已處於準備階段。”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位於固原的六盤山,是紅軍當年長征翻越的最後一座大山,從此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
如今,“閩寧模式”正掀開全新一頁,福建寧夏兩省區對口協作不斷匯聚新的智慧與力量,在六盤山下奏響脫貧攻堅的澎湃樂章。
(新華社銀川7月19日電)
新華社記者孫波張旭東馬俊鄒欣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