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力量才能辦大事:閩寧對口協作20年的啟示

發佈時間: 2016-07-18 09:02:38 | 來源: 人民日報 | 作者: 李增輝 吳 焰 趙 鵬等 | 責任編輯: 石璐

關鍵詞: 對口幫扶,政治任務,福建省委,閩寧效應,職務

(原題:集中力量才能辦大事 ——閩寧對口協作20年帶來的啟示①)

人民日報7月18日報道 7月12日,本報刊登了消息《閩寧攜手20年合力脫貧攻堅》,併發表整版通訊《海風吹綠六盤山——閩寧對口幫扶協作20週年紀實》,關注在中央政府的戰略決策下、在閩寧對口幫扶的具體實踐中,“苦瘠甲天下”的寧夏西海固脫貧的歷程。文章發表後,引起海內外關注。今天起,我們再推出系列文章,繼續探討閩寧對口幫扶過程帶來的一些啟發。

當“寧夏有望提前實現全區脫貧”的消息傳出時,不少人投來一絲驚訝:可能嗎?那裏有西海固啊!

西海固,寧夏新時期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地處寧夏南部,包括了8個國家扶貧重點縣和一個移民開發區,人口不到228萬,佔寧夏總人口的1/3。乾旱少雨、土地貧瘠、生活窮困,清代名將左宗棠曾長嘆“苦瘠甲天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來此考察,判定“不適宜人類居住”,由此,西海固“名聲”遠揚,被視作中國貧困的代名詞。直到1996年,這裡每人平均收入300元以下的人口占總人口的16.2%。

“如果西海固都能脫貧,還有什麼不能創造的奇跡?”早有外國媒體斷言。

但中國,不就是一個不斷創造奇跡的國家嗎?

“對口幫扶”背後的戰略構想

吉米·弗羅庫茲,美國有線電視新聞(CNN)駐華記者,在中國工作生活40餘年,去過絕大部分省份採訪,包括西部貧困山區。中國政府宣佈2020年實現全部脫貧,他和很多人一樣,也認為“難度大”。

不過,“這個國家擁有幾個優勢:中央政府的堅定決心、立足長遠的規劃設計、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性優勢等。”他的信心也來自於另一事實:最近30多年,中國已成功讓6.6億多人擺脫極端貧困,佔到同一時間段全球貧困人口減少數量的93.3%。世界銀行因此稱之為“迄今人類歷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規模減貧”。

西海固脫貧,正是波瀾壯闊的中國扶貧開發事業的一個具體縮影。

上世紀80年代,小平同志提出了以東部支援西部、先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兩個大局”戰略構想。1996年9月,根據這一構想,國務院啟動東西對口幫扶戰略,確定由東部9省市和4個單列市對口幫扶西部10個省區。這一年,福建省肩負著黨中央、國務院的重托,帶著福建人民的深情厚誼,踏上了寧夏扶貧協作之路。

中南海情牽西海固。20年來,幾乎所有前去寧夏考察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專程來到西海固地區,察民情、探窮根、破難題。伴隨著一項項重大國家扶貧戰略的實施,包括西海固在內的寧夏,發展速度前所未有,百姓生活今非昔比。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把擺脫貧困上升到治國理政高度,作出政治承諾、實施扶貧戰略,這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做到的。”福建省社科院副院長李鴻階説,“只有社會主義制度的中國,才會有這樣的信念和能力,也才會有‘兩個大局’的戰略統籌,才能集中力量辦成大事,才會有二十年如一日的長期堅持。”

“政治任務”提出的全面考驗

時間的沉澱,實踐的檢驗,往往更能彰顯決策的光芒。

白皋,20年前曾任職隆德縣縣長,也曾擔任寧夏日報社長,是閩寧對口幫扶的實踐者,也是報道者。如今,他帶領著一個團隊正對這一幫扶模式展開系統研究。

他有一個特別深刻的體會:閩寧雙方高度的責任與共同的努力,使得中央戰略構想得以在寧夏這片土地上發芽結果。

根據中央部署,1996年,福建省委、省政府迅速成立由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任組長、19個省直機關為成員單位的福建省對口幫扶寧夏領導小組。當年11月,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第一次聯席會議在福建召開,確定在兩省區中,將每年舉行一次聯席會議,建立縣市對口幫扶和互派挂職幹部等制度。

當時,確立東西部對口幫扶原則時,國務院的文件裏是12個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但閩寧雙方卻主動增加了“長期協作”4個字。

“這不是簡單的4個字,”白皋説,從一開始,閩寧雙方就做好了長期協作的戰略考慮,對消除東西部發展的差距難度也保持了清醒的認識,拿出了滴水穿石的精神。“這是對中央戰略的一種準確理解和高度責任。”而“優勢互補、互利互惠、長期協作、共同發展”方針,也成為閩寧對口扶貧協作20年來的遵循原則。

認識高度,決定行動力度

其時的福建,也面臨自身發展任務重、扶貧開發難度大的情況。然而,“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是一項政治任務,要堅決完成”。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終以強烈的大局意識、主動擔當作為,把寧夏的事當自己的事,推進閩寧協作的力度,不停頓不減緩。

作為福建省對口幫扶寧夏領導小組成立伊始的組長,習近平在福建任職期間,先後五次出席省級閩寧對口扶貧協作聯席會議,並赴寧夏考察指導。

2013年履職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的李建華,短短3年到西海固調研部署至少20次。閩寧協作的接力棒就這樣一屆屆傳下來,20年來,換屆不斷,但對中央交付的這一政治任務從未弱化,每年一次的兩省區高層聯席會議制度,也從未間斷。

“高層的重視引導,協作機制的創新建立,對於推動雙方協作、落實協議內容、開展扶貧工作起到關鍵作用。”國務院扶貧辦負責社會幫扶工作的負責人高度評價。這,也體現了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落實、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的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的實效。

“扶貧事業是一項艱難而複雜的過程。”中國人民大學反貧困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貴説,既是對主要領導幹部政治責任、大局意識的檢驗,也是對落實中央重大決策執行力、創造力的考驗。

市場力量催生的“閩寧效應”

退休快10年的林月嬋,還保留著一個“職務”——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顧問。“閩寧情結”讓她無時無刻不在關心那片遙遠的土地。

1997年3月,身為福建省扶貧辦主任的她,第一次踏進了西海固。眼前的一切刺痛了她,也引發更多的思考:馬鈴薯賣不出去,農民整夜排隊守候在加工廠門口;沒有教室,老師在沙地上用樹枝教寫字;艱險的山路上,拉水的人和毛驢走得小心翼翼……

“光政府行為還不夠,只有把企業加進來,才能從根本上改變。”1997年,在第二次兩省區聯席工作會上,習近平代表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廣泛深入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扶貧協作,促進閩寧雙方共同發展”“動員企業家到寧夏投資辦廠”“開展經貿合作”等具體措施。這些思路,為“閩寧模式”注入了市場因子,也使其從初期就明確走向全方位協作、互融式發展。

市場,力量驚人。寧夏固有的勞動力、土地、特色農産品等資源優勢,變成了發展優勢。如今,在寧的福建企業、商戶達5600多家。僅僅在西海固,福建籍商人的産業從2000年左右的7家增加到60多家,覆蓋了方方面面的産業鏈。無論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還是幫助農民增收脫貧,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協作,不斷深入。人才、資金,教育、科技,經驗、理念等資源開始植入寧夏“肌體”,首家閩寧村鎮銀行正在積極籌備中,為寧夏中小企業和貧困群眾發展生産提供服務……

一頭是政府力量,一頭是市場力量,驅動這兩股力量併發揮出各自優勢,才能讓扶貧開發事業取得更大的成效,放大“閩寧效應”。20年來,閩寧兩省區黨委、政府一屆接著一屆幹,不斷探索、創新和完善,打造了東西合作的閩寧模式。2013年9月,國務院扶貧辦將“閩寧模式”正式列入《中國社會扶貧創新行動優秀案例集》。

“西海固的巨變,是詮釋中國制度優勢的最佳案例。”白皋説。(《人民日報》(2016年07月18日02版,記者李增輝 吳 焰 趙 鵬 楊學博 朱 磊)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