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扶貧 呼之欲出有作為

發佈時間: 2016-06-08 13:44:09 | 來源: 中國經濟網 | 作者: 喬金亮 | 責任編輯: 石璐

關鍵詞: 電商扶貧,扶貧戰略,扶貧開發

貴州凱里,工作人員在填寫快遞單,將凱里生産的紅酸湯通過淘寶發往全國各地。 經濟日報記者 喬金亮攝

農産品電商幫助陜西省延安市的農戶將自家種的狗頭棗賣到全國。經濟日報記者 喬金亮攝

電商扶貧是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扶貧的體現,已被國務院扶貧辦列為“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當前在電商扶貧領域,從政策設計,到基層試點,到連片部署,再到社會動員與組織創新,一系列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展開,電商扶貧新局面呼之欲出。

“我國扶貧工作將進入第四階段,即以電商扶貧為核心的資訊化扶貧階段。電商扶貧會改變貧困地區的市場基因,讓貧困地區對接網際網路大市場,以資訊化賦能的方式提升其競爭力。”日前,多位專家向有關部門提交了大力推動電商扶貧的建議,建議將電商扶貧納入各地扶貧工作規劃,大力支援貧困地區和龍頭電商企業進行對接。

暢通産銷渠道

浙江省常山縣是國家級貧困縣。今年4月底,阿里巴巴集團農村淘寶旗下“鄉甜”頻道上線,將消費需求與農民種植訂單直接聯繫在一起,常山猴頭菇成為首批農産品。“這是常山猴頭菇首次以鮮貨的形式在電商平臺售賣。”常山縣食用菌辦公室副主任黃良水介紹,相比以往消費者常見的幹貨猴頭菇,此次通過農村淘寶推出的鮮貨猴頭菇口感更好。由於鮮貨售價更高,加之節省了烘乾製作成本,農民收入能增加30%至50%。

“運輸路上超過24小時的包裹要配冰袋。”常山縣猴頭菇種植戶毛榮良説,新鮮猴頭菇向全國發售的難度非常大,保鮮是一大難題,以往常山的鮮貨猴頭菇最遠只能賣到上海,全國範圍想都不敢想。在5攝氏至10攝氏度的理想存放氣溫條件下,鮮貨猴頭菇最多可存放5至7天。而除了溫度之外,單品含水量差異對保鮮度影響也較大。如今通過電商解決了這一難題。毛榮良計劃後續根據農村淘寶大數據的反饋做更多種植生産方面的優化。

作為首次鮮貨猴頭菇觸網試水,常山縣政府希望借助電商重振猴頭菇産業、帶動農戶脫貧。從事食用菌研究30多年的黃良水見證了當地猴頭菇産業的興衰。上世紀90年代初,常山猴頭菇的栽培量曾為世界第一,但由於供求資訊的不對稱,一度只剩下零星栽培。“拳頭産品丟掉了很可惜。”黃良水坦言,此次與農村淘寶合作是個契機。農産品通過阿里巴巴平臺直達消費者,沉澱下來的大數據可以指導當地調整種植結構和産量,有望解決供求資訊不對稱的賣難問題。

據農村淘寶農業發展部總經理朱俊介紹,農村淘寶嘗試為“土貨進城”建立標準,通過減少物流時間,減小行銷成本,扶持農産品建立品牌,讓農民專心做好生産。在首屆阿裏年貨節期間,農村淘寶已幫助洛川蘋果、贛南臍橙、貴州辣椒醬等農産品實現生産、運輸、加工全程標準化。截至2015年底,農村淘寶已覆蓋25個省份的260多個縣,其中,入駐國家級貧困縣62個,國家級貧困村1977個。

所謂電商扶貧,就是以電子商務為手段,拉動網路創業和網路消費,推動貧困地區特色産品銷售的一種資訊化扶貧模式。商務部資訊顯示,目前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電子商務發展可觀。移動網購消費增幅最大的100個縣中,75%位於中西部。電商扶貧在一些地方確已取得成效,山東曹縣大集鎮、江蘇睢寧縣沙集鎮等,原來都是貧困鄉鎮,農村電商帶動了全鎮甚至全縣的産業發展,現在這些地方不僅整體脫貧,甚至已變得相對富裕。

互惠互利共贏

眼下,談扶貧必談電商扶貧。那麼,電商扶貧特別是電商企業參與扶貧開發如此迅猛的背後邏輯是什麼?業內人士認為,電商企業希望佔領農村市場,培育新的增長點,並通過金融等輔助手段,在農村建立電商大數據。而政府部門則希望通過電商扶貧,引入社會資本,補齊農村在道路、物流、網路等方面的短板,縮小數字鴻溝,幫助農民脫貧致富。

阿里巴巴集團合夥人、農村淘寶事業部總經理孫利軍介紹,阿里巴巴電商扶貧戰略主要分三個層次,通過給貧困地區帶來便捷實惠的商品和生活服務,讓他們充分享受資訊社會帶來的福利;通過電商培訓等為農村經濟、社會提供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支援;幫助農村建立起包括交易、物流、支付、金融、雲計算、數據等電商基礎設施,拉動電商扶貧工作的開展。

“越是貧困地區,産業扶貧開發的市場視野越應放開,越應充分認識電子商務的市場導向作用。”山西省扶貧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電商扶貧這種新方式,不僅要解決把農村好的産品賣出去、把城市好的産品賣到農村的問題,還在於通過網際網路的理念,改變貧困地區農民的生活習慣、生産習慣、思維習慣。

在中國社科院資訊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東看來,貧困地區面臨的不少問題都可以通過電商手段來緩解。一是有效需求不振。貧困地區存在本地市場有效需求不振、購買力弱小的限制;二是就業門路有限。産業發展的空間有限,造成貧困人口就業門路有限,脫貧致富的渠道受限;三是産品價值低估。貧困地區已有生態農産品,但在市場上價值常常被低估。“與其他扶貧方式相比,電商扶貧的針對性強,可為貧困人口創業就業、增收脫貧提供強大的市場動力。”汪向東説。

按照國務院扶貧辦的部署,電商扶貧工程將按照“有上網技術條件、有産業開發基礎、有村級站點、有物流條件、有積極性”的標準選擇試點村。甘肅隴南被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為電商扶貧首批試點市。隴南地處秦巴山區,山大溝深,好産品不為人知。如今,全市2900多個政務微網志、377個政務微信平臺、385家政務網站組成矩陣,都加入到“叫賣”中。通過電商溝通市場,帶動群眾增收的作用開始顯現。

搭建電商平臺

“網際網路+扶貧”,是改變貧困地區面貌的重要途徑,但卻不能走捷徑。一些縣市、鄉村在網際網路巨頭們強大資源推動下取得成功,並不意味著廣大貧困農戶就因此真正搭上了網際網路快車。作為“網際網路+扶貧”的主體,貧困農民能否接受網際網路的洗禮,是網際網路與扶貧真正實現深度融合的關鍵。

採訪中,記者發現,現階段制約貧困地區電商扶貧發展的最大因素,是傳統農業購銷模式、農民思想觀念的慣性,以及電商人才的缺乏。特別是人才儲備明顯不足,廣大農戶對電子商務的認識還跟不上,對網際網路思維下的現代行銷方式仍然比較陌生。而基礎設施方面,物流的“最後一公里”難題依然亟待破解。

貧困地區群眾對網際網路、電商的了解還不夠,人才比較緊缺。不少電商平臺派駐西部鄉村的工作人員向記者反映,相比沿海農村,中西部地區的婦女、老人、兒童留守的情況更普遍,能夠熟練運用網際網路的人更少,可以加入電商扶貧的年輕人稀缺。此外,部分地區農村的網際網路普及率仍然偏低。

電子商務活動必須要有一定的物流配送體系與之相配合。貧困農村地處偏僻、交通不便、物流總量少,造成配送成本高,往往制約了電商的發展,影響了電商扶貧的效果。西部農産品電商西域美農CEO李春望表示,一般的快遞基本只佈置到城區及鄉鎮,農村基本沒有快遞網點。農村物流基礎設施長期投入不足,往往會造成高額物流損耗。

電商扶貧的困難如何破解?在貧困地區發展電子商務,政府的扶持是不可或缺的。據了解,甘肅省提出,2017年全省70%以上的貧困鄉實現利用電商銷售特色産品;貴州投入1億元專項扶貧資金啟動10縣電商扶貧試點,四川省正在制定《四川省電子商務精準扶貧項目工作方案》,擬對88個貧困縣全面實施“千人萬村”電商培訓。

此外,扶貧需要多管齊下,電商扶貧只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種方式。國務院參事湯敏指出,電商扶貧的關鍵是解決銷售問題,而科技扶貧等是解決生産問題。“只有首先生産出適銷對路的産品,才能有此後電商扶貧施展的舞臺。在發展電商扶貧的同時,必須要配套其他扶貧方式共同推進。”(經濟日報 記者 喬金亮)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