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地震救災:公益組織聯手援助

發佈時間: 2014-10-16 11:05:23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作者: 舒迪  |  責任編輯: 方青
關鍵詞: 景谷 抗震救災 民間組織 公益組織 民間救援
 

災區首個抗震希望小學建成

10月10日,地震發生後第三天。

來自貴州和雲南兩地的救援人員在景谷縣永平第一小學操場上搭建活動板房教室。當日,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72萬元為雲南景谷地震災區搭建首個抗震希望小學。

記者從中國青基會了解到,景谷地震發生後,中國青基會聯合共青團雲南省委、雲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第一時間發起“景谷希望工程緊急救災助學行動”,並派遣工作組于震後第二天抵達地震重災區景谷縣永平鎮,了解震後學校受損狀況和學生家庭受災情況。

工作人員在震區發現,永平鎮第一小學兩棟建造年代久遠的教學樓因地震造成較大破壞,面臨拆除,24個教學班無法復課。

了解此情況後,中國青基會、共青團雲南省委、雲南青基會第一時間決定援建景谷縣震後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學———價值70余萬元、總面積1400多平方米的24間板房教室,每間板房教室能容納60名師生,具備防火、抗震功能,通風和保溫效果良好,非常堅固。青基會還為學校配備了希望工程快樂電影設備,確保全部學生按時返回課堂。

據了解,此次抗震希望小學採用單體教室設計建造,教室內空間寬敞、採光通風性好,使用的建材全部為防火阻燃保溫材料,使用期限長,各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國家相關技術要求,確保學生們能夠平安地度過震後過渡期。10月10日淩晨,第一批建設物資運抵永平鎮第一小學並開始搭建,10月12日18時已經全部搭建完畢,孩子們在抗震希望小學裏開始了震後第一課。據了解,景谷地震共造成景谷縣100所學校停課,其中88所學校已經在13日復課,其餘學校預計也將在27日前全部復課。

與此同時,“景谷希望工程緊急救災助學行動”的學生資助行動也積極開展起來,工作組深入受災村寨了解探訪受災家庭學生情況,準備對受災影響嚴重的小學生初中生一次性給予1000元的資助、高中生一次性給予3000元的資助。

 

已有20多家社會組織開展救災

據記者了解,目前已有20多家社會組織進入雲南地震災區協助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隨著公益組織和民間救援力量的進入,雲南社會組織救援服務平臺也緊急行動起來,積極引導社會組織有序參與景谷救災。

記者從雲南省民政廳了解到,雲南社會組織救援服務平臺是今年8月魯甸地震救援過程中由雲南省民政廳牽頭設立,作為連結救援各方的服務樞紐,該平臺整合救災資源,促進救災資訊對接,為社會組織參與救災提供支援服務,讓單個社會組織的救災行為因為連結變得高效。

雲南社會組織救援服務平臺與雲南省民政廳同步響應,在景谷地震發生後立即進入應急救援狀態,開展平臺協調服務工作,第一時間對接災情和社會組織救援力量調度等資訊,並協調普洱市民政部門對接社會組織救援服務工作,暢通社會組織參與救災的渠道。

雲南社會組織救援服務平臺目前正在收集市、縣、鄉三級聯繫人名單及災區安置點名錄,製作景谷地震救災公益地圖,以便高效有序地為各社會組織參與救援提供服務。

 

重建工作仍需社會關注

10月11日,中央財政緊急撥付雲南省2億元資金,用於景谷地震的應急救災。財政部表示,此次下撥的中央應急救災資金,主要用於災區搶險救災、受災群眾轉移安置和生活救濟,地震受傷人員醫療救治,遇難人員家屬撫慰,以及公共服務設施應急搶修等方面。據記者從雲南省民政廳了解,目前災區群眾生活保障各項工作穩步有序推進。但隨著工作推進以及冬季臨近,過渡期間災區群眾需要如大米、食用油、衣服、棉被、活動板房等大量物資。

由於此次地震是發生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當地社會發展程度低,經濟發展緩慢,承擔恢復重建的能力較弱,下一步的恢復重建工作任務也非常繁重,當地政府呼籲社會各界對災區的困難給予更多的關心、支援和幫助。

就此雲南省普洱市景谷縣“10·07”地震抗震救災指揮部副總指揮長、中共普洱市委書記衛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次地震經濟損失約合35億元人民幣,雖然房屋倒塌不多,但六成左右都已成為危房,不能繼續使用,要面臨拆除、過渡期安置、重建等問題。這也為公益組織在緊急救援結束後,參與災後重建提出了新的課題。

   上一頁   1   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