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原標題:農村兒童低體重率和生長遲緩率為城市3—4倍 “扶貧營養包”能否填平營養鴻溝
本報記者 劉 垠
“到2020年,全國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控制在7%以下,全人群貧血率控制在10%以下。”看到在近日發佈的《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中,生長遲緩、缺鐵性貧血等營養性疾病控制目標被重點提及,中國營養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翟鳳英感到欣慰。
“5歲以下貧困地區兒童的營養狀況已經引起各方重視,學齡兒童的生長遲緩率、貧血發生率卻關注不夠。”多年投身貧困地區營養素補充干預研究的翟鳳英援引國家衛生計生委的數據説,農村地區兒童低體重率和生長遲緩率約為城市地區的3—4倍,而貧困地區農村又為一般農村的2倍。
營養不良,生長遲緩與貧血並存
2010年,我國貧困地區尚有20%的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6—12月齡農村兒童貧血患病率高達28.2%,13—24月齡兒童貧血患病率為20.5%。營養不良會引發生長遲緩、體重過低;貧血會不可逆地影響青少年身體和智力發育;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則造成體重下降、生長髮育遲緩,機體免疫力下降等。
從1990年起,翟鳳英在我國100多個貧困縣、8萬多名學齡前兒童中開展的營養素補充干預研究顯示,30%—50%的孩子因為營養不良致使身材矮小,有些地方的貧血率高達50%—70%。“不僅是普及營養知識、改善膳食結構,還引導當地人種植營養價值高的蔬果、養殖家畜,並在米粉中加入雞蛋、鈣鐵鋅等營養素後分發給兒童食用。”讓她欣慰的是,5年後,參與營養干預的兒童營養不良比例下降了25%,貧血率則下降了50%。該課題也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評為“樣板示範項目”。
在米粉中加入雞蛋、鈣鐵鋅等營養素,這一輔食營養補充品可以説是“營養包”的“前身”。在翟鳳英看來,改善貧困地區兒童的低體重和貧血問題,綜合考慮干預成本和效果,“缺什麼補什麼”的“營養包”是一種安全實用的農村兒童營養干預方法。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試點項目國家級技術指導組首席專家陳春明曾表示,兒童營養不良所帶來的生長遲緩或貧血病,可以通過“營養包”得到有效緩解,關鍵在於母親懷孕至兒童2歲之間的1000天時間。
國家衛計委從2012年10月啟動“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為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每天提供一個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營養包”,同時開展兒童營養知識宣傳和健康教育。截至2013年12月底,受益兒童已達40萬人,遠超項目原定的目標任務。目前,全國有680個貧困縣,需要營養補充的兒童有430萬,貧困地區兒童實現“營養包”全覆蓋依然任重道遠。
營養改善,“小袋子”改變大未來
除了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2011年秋季學期起,國家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也就是所謂的“營養午餐”計劃。來自教育部的消息稱,截至2013年10月底,全國699個國家試點縣已有近10萬所學校開餐,2240萬學生受益。
“‘營養午餐’惠及的學生更為廣泛。但一些貧困地區的小學沒有食堂和廚房,一些學校的食堂只能給學生熱飯;有些學校雖有食堂、廚房,卻存在衛生條件差、缺乏均衡營養搭配的知識等狀況。某些貧困地區的學生甚至用飲料瓶從家裏帶粥或長期吃鹹菜當中飯,導致孩子們的營養攝入難以得到保障。”翟鳳英告訴記者,在這樣的條件下,國家財政補助的3塊錢無法“讓午餐營養起來”,很多學校往往以一個雞蛋、一袋牛奶取而代之。
2008年四川地震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以及國內多個研究小組開始了多種營養素為組合的補充劑——“營養包”的干預研究。“目前針對學齡兒童開展‘營養包’的干預研究很少,我們嘗試把‘營養包’引入貧困地區兒童的營養改善中。”翟鳳英説,從2012年起,中國營養學會聯合全球兒童營養基金會及相關企業在廣東、湖北、河北3省18所小學作進行試點,為7000多名6—12歲的學生提供“營養包”並進行營養知識教育,探尋有效的兒童營養改善模式。
“這一小袋‘營養包’中,以大豆分離蛋白、糙米粉、乳礦物鹽(牛乳鈣粉)、維生素C和葡萄糖酸鋅等營養素為配料,還添加了水蜜桃、橘子果汁粉以符合孩子口味。”翟鳳英遞過一袋“營養包”説,從廣東試點的評估報告來看,進行營養干預的1555名學生的生長遲緩率由之前的20%降至4%,貧血率則由71.2%降至26.3%。
不過,一年前廣東肇慶懷集縣某小學的調研還是讓翟鳳英充滿擔憂。儘管“營養包”和杯子都是免費發放,面對連自來水都沒有的學校,為孩子沏開一包“營養粉”的溫開水都成了奢望。“項目要繼續,首先得引入自來水,並在教室和辦公室配齊電熱爐,僅此一項我們就多花了7萬多元。”她説,更重要的是要讓人們知曉孩子的營養不良問題,並能接受普及的科學知識。
常識貧乏,膳食平衡是關鍵
和農村貧困地區兒童營養現狀相比,更令人擔憂的,還是人們“用雞蛋換速食麵”的觀念。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準僅為8.8%。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接受採訪時坦言,直到今天,“拿雞蛋換速食麵”仍然被不少農村居民視作好買賣。
“由於缺乏基本的營養常識,一些貧困地區的家長是賣了雞蛋、糧食後再買速食麵、膨化食品或碳酸飲料,認為買來的東西對孩子有營養,這讓本來有營養的物質白白浪費了。”翟鳳英在調查中還發現,除貧困地區的經濟因素外,一些留守兒童吃飯不規律、很少吃肉類;大部分學生課餘時間不參加體育活動,而且喜歡吃一些垃圾食品,這些不良習慣導致了營養失衡。
《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明確指出,將食物與營養知識納入中小學課程,加強對教師、家長的營養教育和對學生食堂及學生營養配餐單位的指導,引導學生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強化營養干預,加大蛋奶供應,保障食物與營養需求。
“要對家長、教職工和學生進行相關營養健康知識培訓,以確保可持續的營養改善效果。”翟鳳英錶示,中國人傳統的飲食習慣以糧食蔬菜為主、肉類為輔。在國內營養師普遍缺乏的前提下,讓科普營養知識走進課堂、走進家庭是當務之急。“畢竟,老師講授的知識更容易被孩子接受,父母的言傳身教則能幫助孩子形成平衡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