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祥的豆腐,鐘祥的姨,心靈手巧做千張皮……
這是一首流傳于湖北省鐘祥市彭墩村的歌謠,説的就是當地人民的勤勞和貧窮。到2004年,彭墩村連一條像樣的馬路都沒有,村裏還欠著300多萬元的外債,年輕人大都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和孩子。然而2004年六月的一天,一個資産過千萬的老總開車來到這裡,聲稱要投資1000萬元。這個消息打破了村莊的寧靜。
胡應元:1000萬當時是天文數字,有人拿一千萬來投資,肯定是不敢想的了。
陳士軍:不可能到這個地方來投這麼多錢,第一個是窮,他根本沒有一點優勢到這裡來。
李小鋒:全村沒有一米的通村公路,吃的水庫裏面的水甚至是地下水,很多客商到石牌鎮彭墩村實地考察調研之後,投資項目也是不了了之。
石牌鎮政府也曾多次嘗試到發達地區招商,可是大家一看這裡連水、電、路都不通,還欠著一屁股外債,根本沒人願意來。
他就是要來投資的人,叫張德華。當村民發現這個聲稱要投資鉅款的老總,就是彭墩村以前窮得叮噹響的張德華時,更是懷疑。當初那個連飯都吃不上,被逼外出打工的窮小夥,如今真的能拿出1000萬元,投到這沒人願意來的地方嗎?
陳士軍:怕他吹,用我們們農村話説,就怕他是騙人的,是來騙我們的。他在哪來這麼多錢,就懷疑他沒有這麼多錢來投到這裡。
汪數兵:哪怕就是投一萬元都不少了,何況他是一千萬。
2004年,張德華已經是湖北省荊門市三家酒樓的老闆,一年的營業額就超過6000萬元。
而張德華回村後,不但投資了一千萬元,兩年後,甚至將酒樓日入鬥金的生意交給妻子,到村裏當起了沒人願意幹的村主任。
而5年後,張德華不僅讓村民住上了鄉村小別墅,還將一個負債300萬的貧困村打造成了年銷售額過億的富裕村。張德華也因此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傑出村官”等榮譽。
胡桂珍:我説我做夢都沒想到這一天的,沒達到這一天,現在環境也好,這屋農村和城上相比也不會輸。
陳士軍:大家是一千個佩服,一萬個佩服他。
張德華,一個普通的商人,他為何要放下掙錢的生意回村當村主任?他又是如何用5年時間,將一個落後的貧困村打造成為聞名湖北的富裕村呢?
這裡就是張德華的老家湖北省鐘祥市皮集街,1962年張德華就出生在這裡。由於母親去世早,家裏孩子多,張德華小時候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靠著鄉親們接濟過日子,而過年也成了全家最難捱的日子。
張德華: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過年沒錢,下場大雪的時候,我們找我的幺爹去借錢,從這裡到牌樓,八公里路,我們穿著單衣就在雪裏面走,當時我的弟弟不知道怎麼回事,走的時候把腳指甲,在雪裏面不知道,可能是碰傷了,碰傷了以後,結果雪把肉都給凝到了。
為了改變生活,身為長子的張德華,16歲時不得不選擇離開彭墩村外出闖蕩。
張德華:因為窮怕了,這種生活我一天也不想過,所以我要出去,不管我出去是什麼情況,我一定要出去闖蕩,出人頭地,我一定做到一個像樣的人。
為了養活家裏七口人,張德華每天扛著滿麻袋菜走十幾公里路去賣。為了省口飯錢,自尊心很強的張德華,只能放下面子,等到菜市場人散之後,偷偷拾起地上的菜葉帶回家。
張德華:我到街上撿菜葉,把別人菜葉撿下來以後,洗乾淨以後,我帶回來吃。這都是我這一生中我遇到的事,我自己遇到的。真的,非常艱難,我也不知道怎麼那麼窮。
張德華發誓要改變貧窮的命運,起早摸黑二十多年打拼,2004年,張德華不僅靠三家酒樓成功躋身為荊門市餐飲行業的龍頭老大,一年銷售額超過6000萬元,一家人也跟著張德華到城裏過上了好日子。
然而2004年,就在張德華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卻在一次公司聚餐中突然提出,他要回到自己家鄉投資,一投就是1000萬。這個決定讓家人和董事會其他成員都難以接受。
陳世源:我是極力反對的,一個是我對這個地方熟悉,基礎條件太差了,公路沒有公路,交通不方便。
吳英華:應該不是一個很小的數目。我們賺的錢用來做別的産業,錢會翻了好多倍。
1000萬元是張德華到荊門闖蕩二十多年積累的家底,如果這筆錢有了閃失,不僅意味著三家酒店資金週轉困難,張德華也將很難翻身。
張德華為什麼要冒著如此大的風險,回到沒人看好的窮山村投資呢?
2004年正月初八,下了一場很大的雪,那一天張德華的父親去世了。臨終前,父親説,他唯一的遺憾是沒能回村再看一看。為了滿足父親的遺願,張德華載著父親的棺材,二十年來第一次踏上了返鄉的旅程。然而,車開到離家還有六公里的地方就再也無法前行。
張德華:這場雪很多年沒有這樣下了,沒有路,連我們拖拉機都開不了。
無奈下,張德華只能撥通了村裏老書記的電話求助。然而張德華沒有想到,一個半小時後,村裏一百多個村民都冒著風雪趕過來幫忙。
八個人緩緩地抬五六公里,在那種自然的條件相當惡劣的情況下,沒有路的情況下,就這樣一步一步從大雪裏面抬回來。
張德華發現,他出去的這二十年,家鄉不僅沒有變化,甚至更加貧窮。六公里的雪路,鄉親們就這樣一步一步輪流地抬著棺材艱難前行。可是剛走到半山腰,一個村民的鞋被糊著雪水的泥粘掉了。
陳世源:農村有這個風俗習慣,就是抬著棺材的不能落地,當時有一個農民把鞋子走掉了,泥巴把鞋子粘掉了,當時他就要繼續往前走,打著赤腳在雪地下走,他受很大的感動,他當場就説,就跟我説,我一定要給彭墩村村修一條路,我要修一條水泥路,他當時這樣説的,就從這一天開始,他就每天都在念叨這個事,他要到彭墩去。
張德華:可以説用語言無法感謝,真的,我就是想一定要為他們做點事。
張德華回去後幹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80萬給村裏修了一條馬路。
李成華:他能一下子從荊門到我們這裡有15公里路,他能把路修通,這不簡單的。
汪數兵:他這個人大公無私,村裏沒錢,他都是掏自己的腰包,拿自己的錢,來為我們村裏修路。
張德華修了馬路後,2004年決定回彭墩村投資1000萬元,包兩千畝地,建雞場和蔬菜基地,為三家酒店提供原材料。
張德華以為自己修馬路,建原材料基地後,便不會再和村裏有更多的聯繫。可是,2006年5月,張德華接到一個村裏的電話,讓他回村參加競選村主任。
妻子和員工都覺得張德華不可能放下三家酒樓年入6000多萬元的生意,回去當村主任。彭墩村太窮,村主任的位置已經空了一年多,不是沒人願意幹,就是村民們不買帳。張德華也不敢接手這個燙手山芋。
張德華:我説我不幹,我説幹不了,我離開農村二十多年了。隔三差五,上十個人就跑到一起,回來回來,我們支援你。
張德華實在推不過鄉親們反覆勸説,2006年5月8日只能回去參選村主任。張德華並不覺得自己真的能選上,但是選舉當天的結果卻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張德華:當時上午九點鐘參加這個會議,來的人非常齊,平時開會從來沒有人,從來都是稀稀落落的,但是這一次開會,全村五百多個勞動力,參加這次選舉大會,我是508票當選村主任。
原來村民聽説張德華回來參選村主任,早早就趕過來投票。大家認為張德華是一個能人,如果張德華回來當村主任,肯定能帶著大家致富。516人投票,張德華最後得了508票。
胡應元:就是看他能賺錢,所以才相信他能夠帶領老百姓掙錢。他是一個能人,不跟著能人幹,搞得成啊,不跟著能人幹,不就落後了。
陳士軍:有錢賺,他能夠帶領彭墩村人民致富,所以這樣的人不選,還選誰?
李成華:他這個人有膽量,能創業,能把我們搞富了,我們就相信他了。那都鼓掌啊。
看著鄉親們信任的眼神,張德華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他決定要在彭墩村大幹一場。
張德華:我沒吃,我吃點早飯。
2006年5月,張德華不顧家人和董事會反對,擔任村主任後,便馬不停蹄忙了起來,像這樣為了省事,邊走邊吃早餐都是家常便飯。
張德華:我蠻餓了。
可是張德華,這個一直讓村民信任的人,剛上任後不久,就做出了一件讓全村上下大跌眼鏡的事情。但是村民更沒有想到的是,兩年後,張德華還會給每戶村民都蓋一棟別墅。這是怎麼回事呢?
2006年8月,張德華新官上任後,就花1000多萬,千里迢迢從法國空運回來了7000多只鴨子,一隻鴨子花費就高達2000多元。村民們十分好奇張德華究竟折騰個什麼名堂,都趕去看熱鬧。
胡應元:非常稀奇,因為我們人都沒有過飛機,它鴨子坐飛機。
陳士軍:都是騎摩托車直接從這裡過去,我們去看看法國鴨哪樣的,都騎摩托車去看,你為什麼説現在跑去看外國人看,他還不是一個人,無非就是長相不一樣。
張德華:這個鴨不是我們普通的鴨,這個鴨是我們鴨裏面的祖代,就像我們的熊貓一樣,這一隻鴨,兩千多塊錢。比我們現在的一頭豬還貴,我們現在農民養一頭豬也就是兩千塊錢吧。
一隻法國朗德鴨鴨苗800元,加上運費和飼料,就是2500多元錢。別説彭墩村,就是荊門市都沒有大規模養鴨子的習慣。張德華怎麼就心血來潮要花這麼大價錢養法國鴨子呢?
原來2006年7月,張德華從山東考察鴨子回來後,異常興奮。他覺得在彭墩村發展養鴨行業十分有前途。
張德華:(有的)集團,十年時間銷售額突破一百億,他就做鴨子。我當時回來以後我非常激動,我也非常自豪,我説一個鴨子還養不好,我要回去養鴨,我要帶動農民養鴨。
湖北省一年就能吃掉近兩億隻肉鴨,但是肉鴨出欄量卻不足8000萬隻,需要從山東、河南等外省採購。巨大的市場缺口和當地豐富的水源、土地、人力資源讓張德華自信滿滿。張德華特意從法國引進吃飼料少,長得更快的郎德鴨。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張德華卻遇到了麻煩,鴨場剛建了一半,他竟然連工錢都發不出。
張德華:因為當時我來到彭墩村的時候,我自己覺得有個兩千萬元錢,覺得很富,但是來到彭墩村,我不知道很快就沒有了。
吳英華:欠別人那麼多債,有壓力,你還能過一個好的春節,把自己的車都賣了,還別人的工錢。
張德華賣了車,錢還是不夠用,張德華決定到鐘祥市中國農業銀行貸款。中國農業銀行負責人到彭墩村考察後,決定貸款給張德華300萬元。
中國農業銀行 湖北省鐘祥市支行行長 黃河:他來辦鴨場的時候,我們通過到府調查,經過考察發現他這個項目很好,符合農行的貸款條件,這樣農行首期就對他支援三百萬,後期鴨場建設投産之後我們又追加了一千萬。服務三農是農行義不容辭的責任。
鴨場建好了,可是村民們都半信半疑不敢養。
陳士軍:膽子小了,沒有資金投入,農民的錢本來就少,一投裏面,就不能起來了,還是一句話,怕虧。
村民李成華:沒條件,沒飼料的來源,種地就夠了,就是説能糊口,沒有搞養殖的。
張德華決定成立合作社,由公司負責種苗、飼料和銷售,村民只要加入合作社,養好鴨子就能領工錢。可是種鴨養大了,當張德華滿心歡喜想要把鴨苗賣給屠宰公司放養回收時,卻發現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張德華:一些大型的財團,一年做幾十個億的養鴨老闆,我們做不進去因為我們太小,再一個沒有聽説,什麼叫澎湖鴨,鴨在哪?我們不知道,這樣的,在他們這個行業我們很年輕。
陳總:當時市場定價一元五角錢一羽苗,我拖過去賣到一元,最後賣到五角,運費是我的,最後賣不出去。
鴨子行業的大型屠宰公司只相信合作十多年的老夥伴,直接拒絕了張德華。賣不出鴨苗,一年的飼料成本還要2000多萬元,張德華十分頭疼。
陳世源:一個鴨子一天它要吃四兩飼料,一噸飼料也是3000多元。你知道鴨苗賣不出去,你的成本就在不斷增加,不斷增加。頭疼的時候,準備把這個項目全部砍掉,把種鴨場全部拆掉,把鴨子全部殺掉,當時就這個想法。
張德華如何熬過這一難關,他又如何能給村民蓋別墅的呢?有一天,張德華在鴨場轉悠的時候,卻恰恰從鴨子吃的飼料上找到了突破口,成功解決了鴨子的銷售問題。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裡是位於湖北省沙洋市的一家大型飼料廠,張德華養鴨子的飼料就是從這個公司進的貨。2007年9月6日,張德華找到了這家公司負責人王勇。
張德華:我們大約一年用他們幾百噸飼料,我們是一個很大的數據,那你現在為什麼不能用我的鴨苗呢?你對我不放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不能永遠不相信我。
張德華發現這家飼料公司和自己想要銷售鴨苗的屠宰公司是屬於同一個集團。他的鴨場一年就能吃掉2000多萬元的飼料,也算這家公司的大客戶。張德華想以此為籌碼,讓他們幫著自己談生意。
王勇:我想一隻鴨子吃我十斤飼料,他一年是一千萬隻鴨,能吃我們多少斤飼料,這個帳大家可以算,我説我一噸料沒有多少利潤,我有一個25元的利潤,那對這個工廠來説,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客戶,所以説我幫他就是在幫自己。
果然,通過這家飼料公司的介紹,張德華成功敲開了大型屠宰公司的大門, 三家公司實現共盈。2010年張德華一年銷售鴨苗兩千零八萬隻,銷售額達到8000多萬元。
張德華重新規劃彭墩村,將320多戶村民,搬進鄉村小別墅。成本12萬元一棟的新房,村民只要付四萬五就可以入住,剩下的錢全由張德華的公司承擔。
陳萬登:你那麼幾個錢,能建這麼好的房,都是他自己掏錢出來,給我們建這麼好的房子。
胡桂珍:他確實是好幹部,一心一意為老百姓服務。環境也好,和城上也沒有什麼區別了。現在路也方便,水也方便,什麼條件都好。
通過蓋別墅,張德華騰出了3000多畝土地。張德華利用全村一萬多畝地,建成2000畝有機蔬菜、6000畝水稻、2000畝水産養殖等高效生態農業園。2011年,彭墩村銷售收入達到1.45億元,村民不僅可以一畝地每年收1000元租金,還可以選擇承包大棚或者打工,一個大棚一年收入就達到五六萬元,彭墩村也成為聞名湖北的富裕村。
陳士軍:他能夠給彭墩人民腰包搞滿,所以説就佩服他。彭墩村,別的村話,起碼要先進——不説多的——八到十年。
湖北省鐘祥市石牌鎮人民政府鎮長 李小鋒:沒有他,不可能實現彭墩村現有的規模,不可能實現老百姓致富的現狀,不可能帶領我們彭墩村的村兩委幹部和群眾一起走新農村建設的道路。
(來源:央視《致富經》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