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玉雕

發佈時間:2013-03-22 09:55:34 | 來源: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焦夢 | 責任編輯:夢夢

關鍵詞:岫岩玉雕 玉雕 工藝品 地方 特産 特色

岫岩玉,簡稱岫玉,以産于遼寧岫岩縣而得名,為中國歷史上的名玉之一。岫岩玉雕是以遼寧省岫岩地區為中心而發展起來的一項民間玉石雕刻工藝。
岫岩玉雕技法豐富,以素活見長,柔環、活鏈為其典型工藝,難度之高,世人稱絕。岫岩玉雕的素活工藝繼承了中國玉器傳統技法,做工以立體圓雕及浮雕為主,輔以線刻、鏤刻、透刻,並有勾花、勾散花、頂撞花等手法,尤擅用剜臟去縷、因材施藝、化瑕為瑜、廢料巧用、俏色巧用、螺紋組合等技法。 岫岩玉雕藝術深得京派名師真傳,融南方工藝精華,獨具北方風格。岫岩玉雕題材廣博,繼承傳統,創新發展,源於生活,作品內涵豐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鮮明的生活情趣和強烈的時代精神。特別是玉雕工藝品造型生動傳神,雕工細緻圓潤,能運用多種技法,因料施藝剜臟去綹,俏色巧用,化瑕為瑜。 岫岩玉雕在造型上深厚古樸而又不失典雅,嚴謹統一而又極富變化,可謂形神兼備,極富生氣。尤以倣商周及秦漢以前的爐、瓶、熏等素活見長,是同行業中的餃餃者,在規模上,既有氣勢恢宏、大到數噸甚至數百噸的大件,也有令人愛不釋手、小到寸許的微型小件,無論大小精品,皆可令你嘆為觀止。

五千年前的紅山文化遺址中出土了用岫玉製作的玉龍、玉豬、人面紋玉綜、獸面紋玉琮等“素活”工藝品,説明那裏的玉雕工藝起步極早。在距今約4500年的岫岩北溝文化遺址發掘出一大批古玉器,證明岫岩先民已掌握較高的琢玉技術。

新中國成立後,岫岩玉進入興旺發達階段,岫岩成為世界一流的産玉大縣。

據考古發現,從新石器時期到明清時期,歷代出土的文物中,都有用岫岩玉雕琢的玉器。如新石器時期的《有孔玉斧》、夏商周時期的《鳥獸紋玉觥》、《玉跪人》、戰國時期的《獸形玉佩》、秦漢時期的《玉辟邪》、東晉時期的《龍頭龜鈕玉印》、南北朝時期的《獸形玉鎮》、唐宋時期的《獸首形玉杯》、元代的《玉貫耳蓋瓶》、明代的《龍頭玉杯》、清朝的《哪吒玉仙》等。這些古玉器經專家化驗,原料都是岫岩玉。1968年在河北滿城陵山漢墓中出土的“金縷玉衣”,經化驗確認2498片玉片大部分是用岫岩玉雕制而成。

北京博物院所珍藏的屬夏家店文化的兩件出土玉器《碧玉螭佩》和《青玉鳥獸紋柄形器》,經化驗鑒定,均是岫岩玉雕制而成。在距今8000年的中國北方最早的人類村落遺址查海中出土的玉塊、玉匕等近百件玉器,經化驗鑒定,也是岫岩玉琢成。這些玉器,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也是最早的玉器,被譽為“天下第一玉”。出土于遼寧建平縣的“玉豬龍”和出土于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的“玉鉤龍”,都是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的産物,經化驗鑒定,也是岫岩玉雕刻而成。遠在江蘇、浙江一帶出土的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玉器中,經鑒定有岫岩玉。安陽殷墟婦好墓中出土的700余件玉器,經鑒定,有40多件是用岫玉雕制而成。據傳,清朝皇太極刻有“皇帝奉天之玉”的傳國玉璽、乾隆皇帝刻有“國朝傳寶記”的玉璽,都是用岫岩玉雕制而成。

《毛傳》(《毛詩故訓傳》)有“瑩,美石也”的記載。漢初《爾雅·釋器》載有“東方之美者,有醫無(巫)閭之琪焉”。普郭璞對其註釋為:“醫無閭,山名,今在遼東。琪,玉屬。”上述“瑩”有可能是岫岩的古稱,或由“岫岩”的同音轉換而來,或以地名稱玉石,故説“瑩,美石也”。即然“醫無閭”為遼東山名,“琪”又為“玉屬”,無疑作為“東方之美者”的“琪”就是遼東玉石“瑩”了。

岫岩近古玉器生産初起于清乾隆年間,漸興于道光咸豐時期。清末民初,岫岩地區形成了有三百多人從業的玉石街,出現了以江保堂為首的玉雕“八大匠”和以李得純為代表的“素活二李”。當時玉雕有人物、花鳥、動物、花卉、素活等五大類産品,特別是素活工藝達到了較高的水準。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末,素活工藝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其代表作品岫玉塔薰《華夏靈光》高3.15米,是迄今中國玉雕史上最大的一件瓶素工藝品,在全國百花獎評比中獲“金盃獎”,並被定為國家珍品,藏於人民大會堂。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