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探索大病救助

2012年10月29日16:16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大病救助 慈善基金會 肺纖維化 大病醫療

在有著“鉛鋅之都”美稱的四川甘洛彝族自治縣,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採礦業,一直到2003年都處於混亂無序的開採狀態。自1998年27歲的裏克鄉樂知村村民羅生富“一口氣上不來”憋死以來,甘洛縣至少有78位農民疑似塵肺病死亡。而如今,大部分塵肺病人,因無錢醫治,只能在家默默地等待著生命終結的那一天。

這個案例,折射出眾多貧困大病患者的無奈與絕望;同時,也提出了一道待解的難題。當政府救助難以覆蓋時,解決大病救助難,能否有其他可行的方案?民間正在思考和探索。

探索一:

醫療機構承擔部分救治費用

“肺纖維化”是一個讓人望而生畏的名詞,多少人被它無情地奪去了寶貴的生命。該病是世界性的疑難病,而對於患有此病的貧困人群來説,無疑是希望渺茫。

今年44歲的松廣現來自河南農村。4年前因出現活動後氣促,爬坡時更明顯,休息後便可緩解,咳嗽,陣發性發作,咳少許白色粘痰,無咳血、胸痛及發熱,就診于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河南省人民醫院,被診斷為“肺間質纖維化”。

一人得大病,全家跌入貧困。為了治病,松廣現幾乎傾盡所有,還欠了外債,但病情仍然在一天天加重。2010年,松廣現聽説該病在西醫方面沒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但中醫卻能讓患者看到新的希望。於是,他慕名來到北京,找到了北京康益德中西醫結合肺科醫院。

入院後,他被中醫診斷為肺痿、氣陰兩虛、痰淤膽肺,西醫診斷為繼發性肺纖維化、硬皮病、類固醇相關性糖尿病、高脂血症。院方要求長期住院治療,但高昂的費用讓松廣現遲疑了。然而,可喜的是經院方研究後決定以減免醫療費的形式,對松廣現進行愛心救治。這一消息,讓他感到天空格外藍,空氣格外清新,猶如天上掉餡餅一樣的開心和有信心。

2011年4月14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那一天,是松廣現出院的日子,呼吸順暢、輕鬆自在、快樂難於言表。松廣現輕輕地唱起了那首最能表達內心感受的歌曲——《感恩的心》,獻給所有的醫護人員。那一刻,松廣現流下了幸福的眼淚。

2012年7月26日,民盟中央牽手北京康益德中西醫結合肺科醫院舉辦了以“健康呼吸、快樂生活”為目的和宗旨的“健康呼吸萬里行”肺纖維化、塵肺慈善義診活動啟動儀式。活動旨在為緩解肺纖維化、塵肺等呼吸疾病對人類的危害,活動範圍將遍及全國10個省、20個市,主要由義診、捐贈、救助三方面組成。義診,由院方組織國內著名呼吸醫學專家、知名醫學院校及醫學科研單位共同組成愛心醫療團隊,現場開展免費義診活動;捐贈,由院方提供300萬元的“養陰益肺通絡丸”等藥品,捐贈給肺纖維化、塵肺病患者;救助,為患者搭建“健康呼吸萬里行”愛心公益救助平臺,對患有肺纖維化、塵肺病的困難群體通過減免醫療救助費用等形式進行愛心救助,保障該項全國性慈善活動持續地開展下去。

當前,在國家大力推進醫療體制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的同時,由於醫療資源總量不足且城鄉配置不合理,人才隊伍薄弱,公立醫院“以藥補醫”矛盾依然存在,加上物價上漲、醫療成本提高等原因,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並未從根本上解決,並且主要集中在住院看大病上。

可見,加強大病救助保障力度迫在眉睫,而北京康益德中西醫結合肺科醫院探索的由醫療機構承擔部分救治費用的模式,不失為一種可借鑒的大病救助模式。

探索二:

讓慈善基金成為及時雨

有人認為,對於大病救助,應該對慈善基金會寄予厚望。但是,如果患者求助到府,真的能如願嗎?

2012年,大病救助,儼然已成為民間公益的關鍵詞,不斷涌現了多個民間籌款行動,去年策劃免費午餐的鄧飛今年也一心撲在鄉村兒童大病醫保制度上;2011年,北京藝海慈善基金會開始致力於貧困兒童大病救助項目,項目開展以來,共救助在北京兒童醫院、北京道培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北京世紀壇醫院、401醫院、青海紅十字醫院等醫療單位就醫的兒童10名,花費50余萬元,讓十多位孩子在絕境中感受到人間的溫暖,讓幾十位家長從對孩子病痛的無望、生不如死、對人生感到厭倦,對家庭、社會感的疏離中,充分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並喚起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希望;2010年,湖北宜昌市慈善總會將項目重點向大病關愛救助困難家庭傾斜……

隨著越來越多的慈善基金會將救助重心轉向貧困群眾的大病醫療上,是否意味著慈善基金會已經成為大病救助體系中的核心,將挑起大病救助的大梁呢?

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認為,我國正逐漸完善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以慈善事業、商業保險為補充的社會保障體系。其中,我國社會救助面臨的狀況是投入不足,能力建設相當薄弱,“沒人辦事、沒錢辦事”的現象仍較為普遍。這種局面給了以慈善為本的基金會發揮作用的空間。但是,需要正視的是,以大病救助為例,政府應該承擔主要責任,而慈善救助則應起到補充作用。 

在大病救助方面,面對百姓廣泛的需求來説,慈善救助只是杯水車薪。拿白血病來説,中國紅十字基金會2005年推出“小天使基金”,但籌集資金很難,截至2009年底,自籌2205萬元,5年來也只救助了564名貧困家庭的白血病患兒,而慈善救助需求很大,因此挂名排隊就很長。去年,紅基會向財政部申請了5000萬元注入“小天使基金”,分給1548名兒童白血病患者,每位只能分到3萬元,相對於20萬元的骨髓移植手術來講,資助資金遠遠不夠。慈善救助還遠遠不能滿足當前患者需求。

2011年3月10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景陽鎮興隆小學12歲的小學生向文森一家三口來到州城求助,希望能籌齊醫療費,儘早為向文森做手術。

向文森家住農村,母親因病失去勞動能力,連生活都無法自理,患有頸椎病的父親靠打零工和收垃圾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向文森于2006年被確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後經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專家檢查,這名12歲的孩子需要手術,否則只能活9年,而手術費用最少也得10萬元。

1   2   下一頁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