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二、主要目標
“十二五”時期,把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和縮小發展差距作為新階段扶貧開發的主要奮鬥目標,著力轉變發展方式,更加注重扶貧移民和人力資源開發,有效減少貧困地區農業人口。努力提高公共服務均等化,明顯改善貧困地區發展環境和條件,不斷增強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貧困人口健康生活水準和穩定發展能力穩步提高,發展差距顯著縮小。到2015年,扶貧移民34.6萬人,貧困地區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6500元左右,年均增長13%以上,全區貧困人口減少60萬人,年均減少15%,貧困發生率控制在15%以內。
三、基本方針
——堅持開髮式扶貧。堅持國家扶持和自力更生相結合,在國家的支援下,充分尊重群眾意願和民主權利,充分發揮貧困地區幹部群眾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因地制宜,對有發展條件的地區,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整村推進,連片開發。對不具備發展條件的地區,積極採取生態移民、勞務移民、教育移民等扶貧移民方式,有序進行易地扶貧。
——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加大科技培訓和職業培訓力度,不斷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堅持瞄準貧困人口,實現扶貧開發政策與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銜接,確保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全部得到有效扶持,無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都能享受到國家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堅持統籌城鄉。緊緊抓住寧夏沿黃經濟區建設和大力推進城鎮化的歷史機遇,順應市場經濟和人口流動遷移規律,組織和引導中南部地區農村貧困勞動力向城市、城鎮、工業園區、農業産業基地有序轉移,通過政策和資金扶持,使貧困地區農民家庭的青壯年勞動力走出來、穩下來,最終實現由勞動力轉移向人身轉移轉變。
——堅持山川共濟。發揮政府在政策制定、規劃編制、資源調配、組織協調等方面的主導作用,樹立全區一盤棋思想,大力發展沿黃城市帶,産業帶,充分挖掘川區水土資源,利用沿黃的優勢,把中南部地區貧困人口搬到黃河兩岸,促進山川共建共用,實現和諧發展。
——堅持整村推進。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堅持整村推進扶貧開發與生態建設相結合,與資源環境相適應,與産業發展相協調。對於貧困村、貧困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以縣為單位,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和優勢特色産業開發,分片分區,統一規劃,整合資源、整村推進、連片開發。
——堅持大扶貧格局。緩解和消除貧困,維護貧困人口的生存權和發展權,最終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是黨和政府的重要責任,也是全社會的共同使命。堅持以整村推進和扶貧移民為平臺,積極動員和組織各部門、各行業、各階層的力量,形成一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群眾主體、部門幫扶”的大扶貧格局。
第三章 對象與重點
一、扶持對象
按照自治區的扶貧標準確定的105萬貧困人口,對少數民族、婦女、殘疾人等特殊貧困群體加大扶持力度。
二、扶持範圍
重點扶持中南部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主要有原州區、西吉縣、彭陽縣、隆德縣、涇源縣、同心縣、鹽池縣、海原縣、紅寺堡區9個縣(區),中寧縣、沙坡頭區、靈武市的山區,吊莊移民安置區、生態移民安置區。
三、扶持重點
重點支援中部乾旱帶、南部山區生態環境惡劣,山大溝深,缺少發展條件的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和回族聚集區的貧困鄉(鎮)、貧困村。通過兩項制度銜接識別,並由扶貧部門建檔立卡的有勞動能力和有發展條件的65萬重點貧困人口。
第四章 任務與途徑
一、強力推進生態移民扶貧攻堅工程,有效減少貧困地區人口
以脫貧致富為目標,以改善民生為核心,緊密結合沿黃經濟區建設、城鎮化建設、新農村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和13個農業優勢特色産業建設,採取生態移民、勞務移民和教育移民相結合的辦法,促進中南部地區貧困人口向川區和非農領域轉移,有效減少中南部地區人口,緩解中南部地區的生態和資源壓力。按照山川結合、城鄉結合、有地無地結合、宜工宜農結合、集中插花結合的思路,通過土地開發適度集中安置、在沿黃城市、重點城鎮、工業園區、産業基地建設務工移民週轉租賃住房等多種方式,把居住在中部乾旱帶和南部山區環境惡劣、生態脆弱、不宜人居、經濟落後、貧困程度深的91個鄉(鎮),684個行政村1655個自然村的7.88萬戶34.6萬貧困群眾搬遷到近水、沿路、靠城、靠工業的區域。著力培育和發展致富産業,幫助移民解決生産生活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提高就業能力,大力發展勞務産業和特色産業,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能致富,努力把我區建設成為國家生態移民示範區。
生態移民按照“山內的問題山外解決,山上的問題山下解決、面上的問題點上解決”的思路,圍繞“水源、生態、開發、特色、轉移”五個重點,整合資源,統籌移民住房、産業發展、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公益事業建設,整村搬遷,穩步推進。移民安置以有水有土安置為主:一是開發土地集中安置。山區通過庫井灌區、揚黃灌區節水改造、新建水源工程,對宜農荒地進行規模開發,集中安置。川區結合黃河金岸建設、現代農業發展、中北部土地整理、引黃灌區節水改造等重大項目,挖掘利用川區土地資源,調劑國有農林牧場耕地,安置移民;二是適度集中就近安置。遷出縣(區)在鄉鎮範圍內,選擇靠鎮、近水、沿路的區域,採用集雨補灌措施對原有耕地進行改造,就近適度集中安置;三是因地制宜插花安置。根據各地實際,在有條件的地方插花安置部分移民。爭取到2015年,建設安置區234個,安置25.95萬人,佔移民總規模的75%。初步形成以特色種養收入為基礎、勞務收入為主體的新格局。
勞務移民以建設務工人員集中安置區,提供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為核心,以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為主要手段,以有較強務工能力的農民家庭為對象,通過人力資源開發和勞動力就業轉移,建立起促進貧困地區人口向沿黃城市帶、城鎮轉移的長效促進機制。本著有利於務工家庭穩定安置的根本要求,落實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城鄉平等的公共服務政策,努力營造良好的務工環境,做好就業崗位協調,提供就業資訊,組織職業技能培訓,保障務工者合法權益,切實解決好勞務移民的子女教育、醫療保險、社會保障和失業困難救助等問題,在中南部貧困地區與沿黃城市帶工業園區、城鎮、農業産業基地之間形成順暢的勞動資源配置和人口遷移通道。按照“便於就業、集中居住”的原則,安置點主要規劃在沿黃城市周邊,工業園區、農業産業區附近和貧困地區的市、縣城區、中心集鎮。到2015年,建設勞務移民安置區40個,勞務移民安居保障租賃住房85萬平方米,安置移民2.01萬戶8.65萬人,佔移民總規模的25%。
教育移民主要通過縣域內、縣域外和區外三個途徑實現。將中南部地區初中優秀畢業生選拔集中到教育資源相對發達的地(市)級以上城市接受優質普通高中教育,並實施教育資助幫扶政策;生態移民地區初中未考上高中、寧夏六盤山高中和育才中學未考上大學的學生自願到區內職業院校上學,實行免費教育。不斷擴大生態移民遷入地優質教育資源規模、辦學品質和辦學效益,在中心城市和接受生態移民教育的地區建設標準化中小學,為移民群眾接受優質教育提供便利;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提高生態移民遷入地勞動者素質和就業能力。加大職業教育力度,全面建成自治區職業教育園區,每個地級市建成一個綜合性職業教育實驗實訓基地。
二、深入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不斷夯實新農村建設基礎
規劃從2011年起,用10年時間,對全區具有發展條件的1118個貧困村進行新一輪整村推進扶貧開發,每批實施期為兩年,分5批完成。“十二五”期間,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和西部大開發“六到農家”的新要求,提升標準,增加投入,以發展特色支柱産業、改善生産生活條件、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為重點,結合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産業開發和社會事業發展,統一規劃,集中各類涉農資金和社會幫扶資源,村均整合項目資金200萬元,分期分批扶持122個鄉(鎮)的600個貧困村整體脫貧。整村推進工作以縣(區)為組織實施單位,貧困村相對集中的地方, 鼓勵和支援打破地域界線,開展整鄉推進、連片開發,探索整村推進與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的路子。加強整村推進後續發展,鞏固提高扶貧開發成果。力爭通過2年建設,使整村推進貧困村産業開發有新突破,基礎設施和人居生態環境有明顯改善,基本公共服務水準有新提高,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貧困人口的綜合素質和自我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實現“減少貧困、增加收入、縮小差距、促進發展、構建和諧”的總體目標。
三、加大優勢特色産業培育力度,不斷提高貧困農民收入水準
以高效節水為基礎,加快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建設,支援固海、紅寺堡鹽環定三大揚水灌區以及其他有條件的地方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和養殖業。在中部乾旱帶,突出發展特色優勢産業、設施種養業和集雨補灌覆膜保墑旱作節水農業。在南部山區,圍繞“大六盤生態經濟圈”建設,加快生態農業、黃土丘陵山區設施農業和林草一體化小流域綜合治理示範區建設;調整農業結構,加快特色農産品生産基地建設,推進特色優勢産業集聚升級,在中南部地區打造清真牛羊肉、草畜、馬鈴薯、紅棗、葡萄、硒砂瓜、中藥材、優質雜糧、冷涼蔬菜産業集群,初步建成生態綠色、有機農産品生産基地;堅持把扶持龍頭企業作為農村扶貧開發的有力抓手,通過扶持龍頭企業,帶動貧困地區調整産業結構,提升産業層次,形成産業優勢;著眼于農民家家能幹的小産業、小産品,在有條件的村組發展“短、平、快”的加工致富項目,打造“一村一品”。著力開發貧困片帶不宜規模化生産經營的特色小産業,培育各具特色的“産業村”。到2015年,發展集雨補灌和覆膜保墑150萬畝,節水擴灌高效農業105萬畝,種植優質小麥、玉米330萬畝,小雜糧250萬畝,馬鈴薯400萬畝,飼養羊800萬隻,牛170萬頭。力爭使農民在草畜、馬鈴薯、設施農業、特色産業等方面的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3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