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十二五”攻堅四大難題
黨的十七大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把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作為一項重要指標。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讓貧困人口共用改革發展成果,賦予了扶貧開發新的定位。確立統籌城鄉發展的方略,貫徹“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方針,使我國的扶貧事業呈現出專項扶貧與惠農政策扶貧、社會各界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互為支撐的“大扶貧”的新局面。“國家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加快推進,既為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新的風險和挑戰。”范小建強調道。
范小建指出,新階段扶貧工作出現三個明顯變化:一是在扶持對象上,過去主要瞄準絕對貧困人口,同時關注低收入人口,現在對低收入人口全面實施扶貧政策;二是在制度安排上,過去主要是開髮式扶貧,現在全面建立農村低保制度,不斷完善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為重點的社會救助體系,實行開發扶貧和生活救助“兩輪驅動”;三是在主要任務上,過去專項扶貧工作範圍比較寬泛,隨著大扶貧格局的形成,現在專項扶貧的主要任務是提高貧困人口綜合素質和發展能力,更要強調瞄準貧困戶。
“當前,制約貧困地區發展和貧困人口脫貧的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在發展階段轉換和結構調整加快的雙重背景下,新舊矛盾相互交織,不平衡、不穩定、不協調的問題增多,增加了扶貧開發的工作難度”,范小建説。
其一,貧困人口規模較大,返貧壓力增大。按照新的扶貧標準,全國有扶貧對象3597萬人,佔農村總人口的3.8%。在傳統致貧因素的基礎上,市場風險又成為致貧返貧的重要成因。2008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減貧速度回落到2003年以前的水準,更加凸顯了貧困人口在市場波動面前的脆弱性。
其二,收入差距仍在擴大,相對貧困現象凸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斷拉大,東中西部農民收入差距和各區域內部收入差距也在擴大。在貧困地區,一些縣的縣級財政收入的高增長與農民收入低增長、城鎮繁榮與農村落後、少數富裕大戶與多數人收入不高並存的現象比較突出。
其三,發展嚴重不平衡,特殊貧困問題嚴重。西部地區的貧困問題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區和邊境地區,中部地區貧困問題主要集中在革命老區和山區,東部地區除存在少量集中連片貧困區域,主要表現為內部發展差距的擴大。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是扶貧工作任務最艱巨的地方。根據國家統計局貧困監測數據分析,2001-2009年,貧困人口占比,西部從61%增加到66%,雲南、貴州、青海3省的貧困人口比重從29%增加到41%,貧困發生率16.7%,比全國平均水準高13.1個百分點。
其四,自然災害威脅嚴重,防災抗災能力不足。貧困地區往往是自然災害多發地區,據統計,貧困地區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的幾率是其他地區的五倍。氣候環境變化對地處生態脆弱區的貧困地區影響更加明顯。貧困地區防災抗災能力明顯不足,許多生態環境脆弱區經濟社會發展滯後,農牧業生産受災害威脅十分嚴重,儘管採取了搬遷扶貧等一系列措施,一些農民的生産生活問題還未得到穩定解決。
農村扶貧新十年佈局
針對新時期的扶貧難題,范小建表示,未來十年扶貧開發的成效與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密切相關,必須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扶貧開發工作。
范小建指出,“十二五”期間及今後十年,我國扶貧開發將著力於統籌城鄉發展,鞏固大扶貧格局,立足於遏制發展差距擴大,實施有利於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發展戰略,完善國家扶貧戰略和政策規劃體系。以提高貧困人口的收入水準和生活品質為主要目的,以培育主導産業和增強發展能力為中心任務,以提高貧困人口的基本素質和能力為重要手段,加大扶貧開發投入和工作力度,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奮鬥目標。
到2020年,要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有效緩解相對貧困問題。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基礎設施明顯加強,社會事業明顯進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明顯提高,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明顯控制;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發展環境和條件明顯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年均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準;貧困人口健康生活水準、綜合素質和穩定發展能力明顯提升;扶貧對象基本實現應扶盡扶,力爭貧困地區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方針原則。
“‘十二五’期間及今後十年我國扶貧開發要繼續堅持開髮式扶貧方針。把低保作為解決溫飽的基本手段,把發展作為脫貧致富的根本途徑。科學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提高群眾科學文化素質和發展能力,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區域均衡發展,努力轉變發展方式,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的良性迴圈。”為此,范小建認為,需要堅持四大原則;
一是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把解決貧困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放在首位,做到扶貧到戶、脫貧到人。尊重貧困群眾的主體地位,促進社會和諧。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轉變發展方式,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可持續發展路子。
二是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把扶貧開發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各級政府的扶貧責任,不斷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組織和動員黨政機關和黨員幹部開展結對幫扶。充分發揮軍隊和武警、民主黨派和工商聯、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及各類社會組織在扶貧開發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對扶貧對象全面實施扶貧政策,對因災因病等陷入暫時性貧困人口提供救濟救助,對沒有勞動力或勞動能力喪失的貧困人口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對不具備開發條件地區的貧困人口實行易地扶貧。認真研究城鎮化過程中扶貧易地搬遷和勞動力轉移的貧困問題。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山區發展的扶持力度,對集中連片和特殊類型貧困地區開展攻堅。東部地區要探索出解決相對貧困的新路子。
四是自力更生、國家扶持。大力弘揚艱苦創業的精神,充分發揮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國家繼續加大扶持力度。
標準對象。
逐步調整扶貧標準,完善國家扶貧標準調整機制,鼓勵有條件的省區市自定扶貧標準。將扶貧標準以下有勞動能力的人口作為扶貧開發對象,實現扶貧開發和低保兩項制度有效銜接,確保全體貧困農民分享改革發展成果。將少數民族、婦女、殘疾人等群體的扶貧工作作為扶貧開發的重點,統一規劃,同步實施。
重點區域。
把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特困地區作為扶貧開發的重點區域。對貧困程度較深的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給予重點扶持。“十二五”期間,選擇部分貧困程度較深的跨省集中連片地區,制定專項規劃;各省區市結合本地實際,確定重點扶貧攻堅計劃。繼續實行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辦法,並實現動態管理。繼續開展整村推進,縮短戰線,集中力量,對邊境地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區的貧困鄉、村給予重點扶持。
工作重點。
把提高農村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作為工作重點。依託規劃,整合資源,實施整村推進、連片開發,因地制宜開展移民扶貧。支援貧困地區發展減災避災特色優勢産業,開展勞動力技能培訓,提高貧困農民收入水準和就業能力。積極發展貧困村互助資金組織和小額信貸。推進科技扶貧,加快推廣農業先進實用技術,提高貧困地區農村科技服務資訊化社會化水準。
部門職責和工作機制。
明確行業部門的扶貧責任。根據扶貧開發總體規劃目標,分解和明確部門任務。行業投入應優先覆蓋農村貧困地區並在投入力度上給予傾斜。中央財政加大對中西部基本公共服務的轉移支付和專項補貼,建立中央財政扶貧資金增長、地方財政逐步加大扶貧投入力度的機制。堅持財政扶貧資金“四到省”的管理體制,完善效績考評制度。加大金融扶貧力度。加強中央國家機關定點扶貧和東西部扶貧協作,擴大社會扶貧領域。完善資源和生態補償政策。積極推動扶貧工作法制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