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派副處幹部任職貧困村:不停的幫扶不變的貧窮

2010年08月30日13:39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貧困 貧困村 山地水土流失 村容整潔 扶貧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

全省動員,再掀幫扶潮

省委書記盧展工借鑒其在福建任職時的經驗,力推幫扶,試圖達到農村、官員共發展

鄭強也沒有信心是否能完全解開這個結。

他是自願報名的。他的親友都反對。他坦承,當時心態很矛盾。

三年畢竟不短,留在機關可能實現升遷,但也可能淹沒在碌碌無為中,而駐村至少讓領導關注到他,有一個展示才華和努力的空間;但畢竟農村工作無比複雜,三年後是否能做出成績也不得而知。

另一位省直機關駐村幹部表示,駐村對於省直機關來説,是一項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廳局領導在單位開了多次動員會。

7月22日,省委組織部長葉冬松在全省機關幹部選派駐村任職的動員會上稱,河南是全國第一大農業省,社會的矛盾焦點多集中在農村,沒有農村的穩定就沒有全局的穩定。

他要求,三年駐村著力形成所在村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和管理民主的新局面。

據介紹,這次下派省直機關處級幹部,是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提出的。此前他在福建省任職省長、書記期間,就在全省推行了這一做法。

去年底,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到信陽考察,得知當地在當年3月,已選派1000多名市縣兩級機關副科級以上幹部,駐村任職。盧展工對此予以肯定。

信陽市的駐村幹部不是來自自願報名,該市成立了選派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牽頭,各部門一把手參與,隨時協調駐村幹部事宜。當地還規定,對不服從組織決定的,是後備幹部的,取消後備幹部資格,3年內不得提拔重用。

今年3月,有300名後備縣處級副職黨員幹部駐村。

信陽市委組織部有官員稱,正是信陽的試驗,讓省委書記盧展工更加堅決地在省裏展開處級村官的試點推廣。

據了解,今年5月份,盧展工到省委組織部調研座談,提出這項任務,並多次作出批示要求試點。河南省委組織部本想下派300名省直機關幹部,為了穩妥,先行試點下派19人,如效果好將在全省更大範圍內推廣。

“先行者”的告誡

處級幹部李強已駐村5年,他説幫扶不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靈丹妙藥

在下派的19人中,最年輕的是37歲,最年長的為53歲。他們分別來自省辦公廳保衛處、省安全廳、省直機關事務管理局公共機構節能監督管理處等機關單位。

他們中不少人對農村問題並不熟悉。

鄭強也沒有基層農村的生活工作經驗,他一畢業就在機關工作,目前對農村裏的莊稼還沒認全。

於是,有學者專家質疑,下派那些對農村問題毫不了解的官員,是否能有效帶動村落經濟發展。

這也是李強所擔心的。他説,處級村官們很難諳熟農村的特殊的基層政治生態。

李強可算是處級幹部“駐村”的先行者。

他原是南陽市市政協經委副主任。5年前,他主動向南陽市委組織部申請,回老家張典村,競選村支書。

5年的農村工作經驗,讓李強感慨萬分。當時是滿懷激情和理想,帶領村子奔小康,但如今再讓李強選擇的話,李強説他或許不會走這條路了,“農村工作的複雜性,遠非每天坐機關的幹部所能想像。”

李強剛去張典村時,村每人平均年收入不足千元。村裏沒有一條路,下雨天,村裏種的胡蘿蔔等蔬菜,因運不出去全爛掉。村裏治安不好,村委房子都塌了,村衛生員也離開了。一些村幹部整天吃吃喝喝或變賣集體財産,村務也不公開。

李強説,駐村前一定要先儲備大量三農知識。他曾蒐集三農政策,形成了厚厚的幾大本筆記。入村後,重組了村委班子,並摸索農村的辦事方式。比如他要搬遷某戶的祖墳,百般説理無效,便請來風水師,告知他處風水更好,便解決難題。

5年過去了,張典村蓋起了新的村部,修了環村水泥路,成立了經濟合作社,請來蔬菜專家發展村民種植大棚,養雞場、豬場,經營蔬菜倉儲的冷庫正在設計中。

李強説,下派幹部不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靈丹妙藥,很多問題是制度的問題,不是人的因素,處級村官有很多問題也解決不了。幹工作還得靠村裏的幹部,這些幹部與村裏各族有諸多利益牽扯,如何平衡使用這些幹部也是個難題。

李強認為,對於處級村官們來説,駐村的心態很重要,要將自己的機關幹部身份轉變成一名農民,一名村幹部,這樣才能用心了解農村,發展農村。

省降“財神”能否奏效?

鄭強已想好三年規劃;李強表示,幫扶政策不能急功近利,三五年只夠打基礎

鄭強去石衝村時,由省國稅局一名副局長開車相送,同行的還有市縣兩級組織部官員。

在村支書蔣本壽看來,鄭強就是石衝村的“財神爺”。

商城縣是國家級的貧困縣,伏山鄉有6個省定貧困村。鄭強被確定下派石衝村後,其他村的支書都很羨慕,説石衝村來了財神爺,有了鄭書記就會有源源不斷的項目和資金。

石衝村成為省定貧困村,每年沒有一分扶貧款,沒有一個扶貧項目。此後該村又被確定為信陽市“新農村建設整體推進村”,但也沒有具體的整體推進項目。

蔣本壽説,其他的整體推進村都有項目。他也找過鎮裏幹部問了很多次,都説沒下來。

鄭強到村以後,蔣本壽為其安排的主要工作,就是替村裏要錢要項目,蔣本壽希望鄭強能利用自己的身份和級別甚至關係,為村裏跑來項目或資金。

鄭強在8月2日,走完那15里環村路時,腦海裏已形成石衝村的“三年規劃”。

他要建一個村文化廣場和老年活動中心,建一個茶葉加工廠,一個石材廠,一個礦泉水廠和一個手工藝廠;要為水庫清淤,可以養魚,也可以發展旅遊;將村子建設成小集鎮蓋成居民樓。

對於這樣的規劃,蔣本壽認為,這體現了鄭書記的魄力,這麼大規劃,投資就得好幾千萬,他説他想都不敢想,“鄭書記是省裏派下來的幹部,爭取資金和項目應該還是比較容易。”

李強認為,發展農村不能全靠幫扶,下派幹部到村以後,上邊給錢給資金,時間長了村民就養成“等”和“要”的習慣,“發展農村還得靠農民自己。”

李強説,駐村的幹部多是為了完成政治任務,幫扶期滿後,人走了,項目和投資也就不了了之。他舉例説,河南有個村子曾是省衛生廳一官員駐村幫扶,拉來投資為藥廠訂做紙盒,後來幹部走後,藥廠就不要這個廠的盒子了,盒子廠也就黃了。

李強給所有駐村幹部提出這樣的建議,不能太理想主義,農村工作複雜而艱巨,三五年可能只是打基礎,儘快出政績的想法不能要。

“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他説。

鄭強已經體會到農村的寂寞,每到夜晚,總為田野裏的蟲鳴而煩擾,“蟲子的叫聲很小,有時特別讓人煩躁。一旦停下來,什麼聲音都沒有,那種寂寞的感覺更糟。”

在燈下,鄭強一邊翻看《齊民要術》,一邊研究如何儲藏核桃,使其不會霉變。

他還記得臨行前,向組織的承諾,“把村子當故鄉,視群眾如父母,埋頭苦幹,紮實工作”。

鄭強説,3年後,無論村子是否有變化,而他自己肯定是會有變化的。

發展農村不能全靠幫扶,下派幹部到村以後,上邊給錢給資金,時間長了村民就養成“等”和“要”的習慣,發展農村還得靠農民自己。

駐村幹部不能太理想主義,農村工作複雜而艱巨,三五年可能只是打基礎,儘快出政績的想法不能要。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南陽市副處級幹部李強5年前自薦駐村擔任村支書

處級村官有很多問題也解決不了。幹工作還得靠村裏的幹部,這些幹部與村裏各族有諸多利益牽扯,如何平衡使用這些幹部也是個難題。 □本報記者黃玉浩 河南報道

   上一頁   1   2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