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土耳其又傳來6.0級地震的消息。此前,1月12日海地7.3級地震,2月27日智利8.8級地震,2月27日琉球群島7.2級地震,3月4日高雄6.7級地震,3月6日唐山4.2級地震……網友戲稱“地球調成震動狀態”。
全球是否進入地震多發期?地震專家判斷全球是否進入地震多發期的發言為何前後矛盾?對於地震預報資訊的公開與社會秩序穩定之間的權衡,專家又有怎樣的態度?帶著這些問題,筆者今天採訪了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首席預報員孫士軦研究員。
全球進入地震多發期的結論符合地震研究認知規律
“根據1900年至今100多年間的地震發生數據,可以得出全球進入地震多發期的結論。”孫士軦研究員表示。
1900年至1964年期間,全球共發生8.5級以上地震7次;
1964年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後到2004年間,全球沒有發生8.5級以上強震;
2004年至今,短短6年內發生了印尼兩次震級分別為8.7級和8.5級的地震,以及今年智利8.8級地震共3次8.5級以上強震。
“地震活動的頻率高低也是有一定的週期性規律的,綜合百年間各階段的數據,無論從地震頻率還是地震強度上看,都可以説現在全球進入了地震多發期。”孫士軦説。
“2月27日智利8.8級地震其能量相當於海地地震的272倍,這是一個關鍵性的數據和判斷依據。在此之前,針對海地地震的情況而言,從其能量與震級上來説確實沒有足夠的依據説明全球進入地震多發期。這是符合地震研究的科學認知規律的。”孫士軦説。
中美專家態度不同 網友質疑知情不宣
日前,美國地質勘探局專家亞特華德稱:“美國西北海岸有很長時間的地質史,可能重現智利的慘劇,這不是一個是否的問題,而是時間的問題。”網友質疑,為何中國專家中則鮮見有對地震的預測性意見?
孫士軦解釋,美國專家所做的並不是地震預測,而是地震活動分析的判斷。地震預測有一定誤差,這種誤差是需限制在可操作的範圍內的。這種時間和空間上大尺度、大範圍的判斷,並不是預測。嚴格意義上的地震預測仍是全球科學家們正在研究的難題。
3月6日,河北省唐山市先後發生3.1級和4.2級的地震。隨後,國家地震局局長陳建民分析稱,這兩次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媒體和網友紛紛表示懷疑:難道相隔34年還會有餘震發生?
孫士軦對中國青年報表示,這些質疑實際上是媒體和網友的誤讀。“以往,我們的地震科普教育停留在泛泛而談的程度,這導致部分媒體以及民眾對地震發生的基本規律和知識上的欠缺。這也就造成對專家講話內容斷章取義、以偏概全的現象。”
孫士軦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作出明確解釋:34年來,唐山地區小震活動一直沒有間斷,但強度已明顯減弱。近幾年來唐山地區發生1級以上地震上百次,2級以上地震幾十次,每年都要發生數次3級左右地震,3月6日唐山發生的地震的確只是1976年大地震的余震。
政府辟謠應有技巧 地震預報肩負雙重重任
今年1月,一條“預測太原將發生地震”的短信在太原眾多手機用戶中傳播,一時間人心惶惶。隨之,政府發佈了辟謠資訊,稱近期太原不會發生破壞性地震。而就在這不久,山西運城發生4.8級地震。2月20日,謠言再起,慌亂中甚至一些市民從21日淩晨開始走上街頭“躲避地震”。面對網友的質疑,當地地震局稱,網民沒搞清楚“破壞性地震”的概念,此次運城地震不屬於破壞性地震。
孫士軦對政府及地震部門應如何進行地震資訊公開和應對謠言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首先,資訊公佈應客觀科學。例如此次山西辟謠風波中,政府第一次的辟謠並沒有錯,但事後解釋不合理。太原距運城300多公里,運城地震與短信中預測的太原地震並無關係。此外,資訊公佈應依法執行,根據《地震預報管理條例》,只有省一級的政府才能發佈地震預報。在第二次辟謠過程中,山西省政府迅速平息謠言,山西省地震局通過電視、廣播、網路、手機短信等多種形式,持續播發澄清資訊。與此同時,公安部門迅速查出“地震謠言”來源,依法採取處理措施。這種依法作為正是值得今後借鑒的。
“地震預測有風險,預測了不地震和地震前無預測的情況時有發生。”孫士軦表示,地震預報肩負雙重重任,“地震預測是當前世界性難題,對於地震預測資訊的發佈,我們在秉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基礎之上還要將維護社會穩定作為重要任務。”
孫士軦認為,地震預測資訊的公佈和澄清謠言要講究技巧。在謠言威脅到社會穩定的情況下,要以維護社會安定為主,如果確有情況,在積極應對的同時要安撫民眾驚恐情緒。一旦謠言造成社會秩序混亂,將給減災抗災帶來更大難度。在沒有出現謠言時,要嚴格實事求是,將資訊及時公之於眾,以減少災害影響。
《2012》藝術誇張但有警示意義
電影《2012》影響巨大,而在影片上映後,世界範圍內又接連出現重大自然災害。一時間坊間傳説紛紛,2012年是否真的會如影片中呈現的那樣災難爆發?太陽風暴又會對世界帶來怎樣的影響?
孫士軦研究員認為,《2012》作為一部科幻片,的確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但地震、火山爆發、洪水多各種災害各有不同的形成機理、動力源和活動週期,多災難同時爆發只是藝術誇張的手段,從歷史記載和理論研究上來看都沒有任何支援理由。
不過,他也表示,《2012》確有其警示意義,人類在發展經濟社會的同時要不忘減災意識。而現階段我國的災害知識科普水準還有待提高,更為深入的科學知識普及才能引導民眾理性應對自然災害和社會輿論。
本報北京3月8日電 實習生 孫毛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