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在14年累計投入的5.8億元資金中,“幸福工程”全國組委會的本級投入1億多元,其餘為“幸福工程”省級組委會及相關投入。由於籌集的資金有限,導致救助規模不大,與貧困母親的需求還有很大的差距。據清華大學NGO研究所2002年對“幸福工程”項目的評估報告顯示,當問及貧困母親“您對‘幸福工程’有何意見或建議”時,有86%的貧困母親希望“幸福工程”能夠加大資助額度或延長資助時間;有22%的貧困母親希望擴大資助範圍,讓更多的人得到救助。
這一結果表明,大多數群眾已不滿足於1000—3000元的資助額度和一年的救助期限,一些貧困母親認為當前一戶家庭依靠1000—3000元的救助較難脫貧,更談不上致富,只能解決臨時困難。救助結束後,仍有可能返貧。
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計生局包真英局長告訴記者,目前主要困難是資金量太少,天祝縣平均每戶貧困母親拿到的項目資金是3000至5000元,但建一個溫室大棚就要1萬多元,單憑這點錢遠遠不夠。項目實施中,當地政府大力支援,投入配套資金,才使得“幸福工程”項目得以順利實施。“‘幸福工程’只有擴大資金量,才能真正發揮效益。”包局長期望地説。
因此,在亟待增加救助善款規模、加大救助力度的同時,還需要創新救助模式。忠縣老縣委書記、計生協會會長黃登銀對記者説,要把救助貧困母親融入到地方經濟發展、産業佈局和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中去實施。這樣,才能一方面降低資金風險,保證救助善款安全回籠,持續滾動運作;另一方面還能讓受助貧困母親快脫貧,能致富,不返貧。
“面臨那麼多的貧困母親需要救助,而受助者又希望加大資金額度,這是一個兩難情況,我們只能在相對提高資金額的同時救助更多的貧困母親。因為‘幸福工程’畢竟是脫貧項目,而不是致富項目。”“幸福工程”全國組委會的同志這樣傾訴他們的難處。
記者在各地計劃生育協會採訪時還了解到,一些地方政府對救助貧困母親還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支援力度不夠。按照慣例,在確定救助項目後,地方政府應當按照救助資金的同等規模予以配套。但一些地方政府在配套資金的提供上還不夠及時與到位。記者在有的縣採訪,有關數字看不出配套資金的蹤影。許多地方至今沒有設立“幸福工程”項目,除了救助資金規模有限以外,地方政府重視不夠也是一個方面的原因。
由於工作經費的缺乏,導致“幸福工程”的宣傳力度不大,知名度不高。據有關調查,“幸福工程”的社會認知度只在38%左右。對外宣傳不足,籌資數額較低,工作經費缺乏,嚴重制約著“幸福工程”的發展。
給貧困母親一個撬起幸福的支點,讓和諧幸福的陽光普照每一個貧困母親的面龐
從三峽庫區到黃土高原,從每一個貧困母親的眼睛裏,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哀怨的眼淚,更有一種對苦難的堅忍和對幸福的翹盼。
著名社會學者、天津師範大學教授于全興,自2001年開始,16次隻身前往西部貧困地區,跋山涉水,頂風冒雪,足跡遍佈中國西部11個省市,走訪了70個國家級貧困縣、123個鄉鎮、203個村寨,採訪了720多位貧困母親。他以一個攝影師的親歷,見證了中國西部貧困母親的生存狀態。他希望通過鏡頭,讓更多的人關注這個特殊群體,關注“幸福工程”,幫助貧困母親早日擺脫貧困,過上幸福的生活。
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理事長、“幸福工程”組委會副主任趙炳禮對記者説:要從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高度,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從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認識和抓好“幸福工程”,切實把開展“幸福工程”作為新時期推動人口計生事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人口計生系統踐行科學發展觀的一項實際舉措、為構建和諧社會做貢獻的一項慈善事業,堅持不懈地開展下去。
母親的貧困,一定意義上就是民族的貧困。貧困母親需要社會的關注,救助貧困母親需要人人獻出愛心。給她們一個支點吧!有了你我的熱情與關愛,她們一定能夠撬起幸福的彼端,讓我們的社會普照和諧幸福的陽光!
附:“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捐款方式:
銀行匯款:
賬戶名稱:幸福工程組織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開戶銀行:工商行北京新街市支行
賬 號:0200002909014471334
郵局匯款:
郵編:10008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慧寺路12號2444信箱
收款人:幸福工程組委會辦公室
解困母親 幸福未來(記者手記)
6天採訪,我們走了西部兩省一市7個縣,見了二十幾位貧困母親,她們困苦、掙扎、呼喚……一切歷歷在目,心緒久久難平。
我們目擊了貧困,閱讀了堅韌,也見證了成功;所見所聞,讓我們憂心,也讓我們感動,更讓我們有了吶喊的衝動。
貧困母親, 一個特殊的群體。
採訪中,我們憂心。每當走到一戶貧困母親的家,我們的心裏都會覺得酸楚。
貧困,不是因為她們懶惰,不是因為她們沒有責任感;是她們腳下的土地太貧瘠,是她們的命運太多舛。祖輩留下的只是故紙堆裏的榮耀,親人帶給她們的多是病痛的呻吟。
貧困,也不是因為她們懦弱。恰恰相反,在她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堅毅,是勤勞,瘦弱的肩膀上,壓著家庭的重擔。她們艱難地生存著,幾乎是憑著原始的本能和落後的技能與命運抗衡,但改變命運的進程是那樣遲緩。
採訪,也帶給我們欣喜。那是因為,我們看到了貧困母親擺脫困頓後燦爛的笑容。
就是靠“幸福工程”兩三千元的救助款起步,昔日“不知道一百元錢是啥樣”的貧困母親,蓋起了新房,建起大棚,養起了牲畜家禽,買上了編織機,生活開始紅火起來。
採訪中,還有欣慰和感動。因為,我們看到了脫貧的母親精神上的歡欣。
擁有22個大棚的沈海麗説:“3000元貸款對我精神上的支援是巨大的,把這筆錢投給我就説明我行,我被信任和肯定。貧困地區婦女地位很低,要想在社會和家裏有地位,就要有經濟地位才行。”還有一位以前的貧困母親、養著80多頭豬的王金芝,現在是家裏主事兒的,丈夫是個瓦工,以前全家靠他手藝過活,現在丈夫給她“打工”。丈夫説,雖然出去做活兒也能賺錢,但要離家在外,現在好了,一家人在一起。貧困母親宋彩英説,最難忘的是接受救助款的那一天。前一晚她就沒咋合眼,想著穿啥衣裳。當天她更是緊張興奮得不得了,她説做夢也沒想到,這麼多的錢是要她簽字才能領到手,她覺得腰都挺直了。領了錢就急著往回跑,丈夫、孩子還有公婆都等著呢。那種感覺真好。
“命運不公平,但我們要盡力”,受救助的貧困母親的話,語調柔和,卻鏗鏘有力。給她們一縷陽光,她們就會燦爛。而一位母親的燦爛,可以給一個家帶來春天。讓孩子過好日子、讀好書,這是每位貧困母親脫貧的動力和目標,孩子們是懂事的:王金芝的女兒在全年級336人中排名第六;竇淑英的孩子7歲,現在已經上三年級,因為成績突出跳了級;李秉菊的兒子雖患有血液病,但成績出類拔萃,目標是考上醫科大學……
我們更想呼喊,向全社會呼喊。“命運不公平,但我們要盡力”,貧困母親的話,是激勵自己的,但也應該是對社會的警醒。
許多國家的經驗表明,解決貧困群體的困難,固然是政府的責任,通過構築惠及全民的社會保障體制實現社會公平;但是,慈善事業、救助工程也是重要而寶貴的力量。而且愈是市場經濟發達、社會保障健全,慈善事業愈是蓬勃興盛。畢竟,經過30年改革開放,富裕起來和過上小康生活的人已經越來越多了,許多人有條件、不少人也有願望獻出愛心。當目睹了貧困母親的哀愁、感受到被救助母親的歡欣,我們強烈地期盼,熱切地呼喚,更多的人行動起來,為幸福工程添一塊磚,加一片瓦,出一點力!人們的每一份愛心,都如同一縷溫暖的陽光,有了這縷陽光,貧困母親原本暗淡的生活——無論物質上還是精神上,就會變得燦爛!有了幸福的母親,就有了幸福的未來!
◇幸福工程◇
1994年,我國政府出臺了“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當時全國的貧困人口為8000萬,而貧困母親數量大約為1500萬。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經過探討與論證發現,部分實行了計劃生育的農村家庭貧困狀況突出,而貧困家庭的母親又是遭受貧窮折磨最重的一個成員。於是,1995年,由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與中國計劃生育協會、中國人口報社共同創立實施的幸福工程誕生,並組成了由王光美任主任的幸福工程組織工作委員會。該項目主要以貧困地區計劃生育家庭的貧困母親為救助對象,圍繞“治窮、治愚、治病”,採取“小額資助、直接到人、滾動運作、勞動脫貧”的救助模式,幫助她們發展家庭經濟,脫貧致富。目前,幸福工程組委會主任是顧秀蓮。本報記者 傅丁根 溫素威 鄧曉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