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線免職:
很難容忍個別人的價值觀
5月18日,都江堰市決定對4名救災不力的幹部免職,這是災後最早的“火線免職”;10日後,四川省紀委正式進行了通報。
並非“打擊”只是工作要求
記者:在災區中,都江堰市最早對救災不稱職幹部進行“火線免職”,這一點讓人印象非常深刻。
劉俊林:在特大災難面前,每個人有不同的價值觀和覺悟。我們有一個幹部,在災難發生時第一時間不是到工作崗位,而是為了顧及家人的安危,趕緊回家舉家搬到安全的縣。出於人性我們可以理解,問題在於與他取得聯繫後,讓他回到工作崗位上來時,他不肯回來。這就喪失了公務人員最基本的道德水準。
災難發生後,我們市裏的四大班子領導無一逃避,全部到位。我們很難容忍不盡職的人員繼續在我們的隊伍中,為了表明他們的工作和責任,我們作了這樣的決定。
記者:這個決定做得很快,在火線上有沒有壓力?
劉俊林:我必須強調,目前對他們只是“免職”。在這種應急情況下,如何在工作崗位上保持冷靜地做到盡職,這是考驗。我認為他們表現出來的態度不適合在這個崗位上了,所以換更合適的人員。這不是為了“打擊”,而是工作要求。
四川省紀委和我們進行了溝通,我相信我們的決定是很理性也很有序的,經得起考驗的,是根據實際的工作需要作出的。
重建對政府公務員考驗更大
記者:我在指揮部呆了好幾天,發現很多幹部不分晝夜一直死守一線,你估計他們要守到什麼時候?
劉俊林(無奈一笑):我想至少還要堅持一段時間。我們很多幹部自己也是災民。他們有自身的個人感情,但是他們無怨無悔,我相信大部分幹部現在都沒想過,什麼時候才能休息。這次災難對每個人來説都是一個預防危機應對的訓練,有能力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我能感覺到,很多人的內心都在起一種深層次的變化,工作層面和精神層面的。
記者:對基層幹部來説,也許考驗還沒有結束。
劉俊林:作為公務員群體,他們的總體力量和價值在這次的災難中都有了一種集中的展現。我相信在未來的重建中,他們將有更大的發揮空間。這一段實踐和經歷在未來一定有著特定的價值。
災後重建:
都江堰道義上要先走一步
22日,都江堰市宣佈進入災後重建階段,他們誓言用3年時間重建美麗家園。而在劉俊林看來,現實問題不僅未隨緊急救援而結束,反而更具挑戰性。
全球招標有獨特“精神意義”
記者:最早被確定為重災區的都江堰得到了最早的救援,在災後重建上是否覺得有更多的責任?
劉俊林:説實話,我們覺得從道義上,我們負有更多的責任。我們不僅要自我救災,還要承擔作為全省抗震交通要道和前線基地的作用。我們是轉運站,是交通樞紐,我們有道義和責任做得更好。目前,我們的首批群眾住進了活動房,我們也承擔了近兩萬阿壩州群眾的安置救助任務。
記者:所以都江堰率先開啟重建步伐,並高調宣佈重建規劃全球招標?
劉俊林:現在地震災難的救援基本結束,我們向世界發佈招標,不僅是現實需要,還在向全社會表達這個城市的精神。我們遭遇了災難,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失去城市發展的機會,我們需要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我們的信心。災難也留下了一定的地質災害。世界其他國家有過類似災害,很多專家做過評估,我們自己摸索太慢,需要和各國分享災後重建經驗,讓他們出出主意。
記者:出於規避地質災害,都江堰的城市規劃會有大調整嗎?
劉俊林:做科學規劃還需要一個過程。目前從判斷上來看,應該不會有很大的變動,因為我們沒有地裂和地溝,成都平原還是基本穩定和安全的。對於一些位於山地區的建築,可能要另地建設。
“70平方米”新政備受關注
記者:都江堰市宣佈,房屋損毀的受災居民提出救助申請,每戶一概獲得70平方米的安置房,是“一刀切”?
劉俊林:必須認識到,這不是一個“補償”政策,而是救助。我們必須看到,現實中群眾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相當一部分群眾無力背負這種損失,尤其在短期內。因此我們在群眾自願的基礎上提出這種救助政策。
我們計算過,災前大概40%的群眾居住面積在70平方米以下,20%的群眾接近這個居住面積,等於説我們有60%以上的居民可以得到災後實質的救助和改善。我個人認為,這是道義層面上很有價值的做法,也體現了政府對災民的人道主義關懷。
記者:重建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劉俊林:一個中等城市20萬的人口,一瞬間居無定所,你説他們何去何從?災後這麼多天了,很多災民得到了初步的安定,對災後長期困難堅持的壓力開始出來了。
失去親人的悲痛,經濟的打擊,殘疾的身體,帶來很多對現狀的衝突和不滿,因此會有很大的情緒波動。我們不能逃避,必須有思想準備去面對。工作中注意逐漸為群眾考慮未來的需要,比如收入、就業、康復等。
還有,不少自救外逃的群眾逐漸回到家園,他們“回流”增加了城市的壓力,我們的物資缺口可能會加大。但是也必須看到,大部分的群眾都有共同面對困難的積極心態,他們對未來有著極大的希望。(邱瑞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