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款的使用
5月20日,在民政部新聞發佈會上,民政部救災救濟司副司長龐陳敏特別強調,捐贈資金要求全部使用到重災區。
“由於捐贈物資不統一,如社會捐贈物資有一部分不是緊急需求的,所以捐贈物資要分階段使用。”中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王行最介紹。
據了解,多數善款和物資被分為兩個階段使用。
第一階段是應急、搶險和安置階段。從5月12日地震到5月22日,多數基金會都在協助政府做搶險救災、救治生命和災民生活安排的工作。
“我們主要的任務是採購帳篷和篷布房,保證大雨到來的時候災民能住進去。”中華慈善總會劉國林秘書長説,為了保證急需的物資能夠最快速的運到一線,慈善總會已經正式往成都派一個協調員,他的任務一方面是執行總部的命令,另一方面是負責摸清四川前線最急需什麼。
“為了解災區最急需的物資,協調員必須與官方溝通交流,官方就是民政廳。”劉國林説,“除此之外,協調員還要四川省慈善總會溝通,然後資訊隨時反饋到總部。”
在得到需求後,慈善總會會發貨給四川,並立即通知協調員,協調員就找民政廳和當地慈善會聯繫,確定車輛發貨時間和到達時間,然後組織人力在當地解決。
第二個階段是災後重建階段,基金會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我們要解決的有短期需求,也有長期需求,因為資金使用會有一個滯後期,比如為了安全,永久性的建築應該是在一年到兩年之後,所以對於這部分資金我們目前是先把規劃做好。”扶貧基金會秘書長王行最介紹,“我們在設定項目基金後,會要求地方慈善會給我們報一個災後重建計劃,然後我們對這個計劃進行審批。如果通過審批,我們就會款項撥付給他們。”
目前,來自社會捐贈被分為有捐贈意向的和沒有捐贈意向的,不同意向的資金也決定其使用方向。
“對於非常明確的定向性捐贈,我們有負責人與他簽約,按照項目合同進行執行,這樣大家都能夠非常清楚了,起碼我們的錢要落地有聲。”中國慈善總會秘書長劉國林説。
據了解,在捐贈款物過於集中同一地方的情況下,基金會一般會經捐贈人書面同意,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可以調劑分配。
對於沒有捐贈意向的資金,基金會通常會這樣處理:一半用於緊急救援,一半用於災後重建。
慈善協會秘書長劉國林表示,“對這樣一筆錢,我們也必須作出明確計劃,例如我們建敬老院,建學校等。”
在災後救助階段,雖然政府部門和基金會總目標一致,但各個基金會由於宗旨不同,則不同層面發揮不同的作用。
“我們之間與民政和財政等協調過幾次,我們現在和民政在一起負責災民生活和安置。”中國紅十字會賑災部的副部長王平介紹。
與紅十字總會不同,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楊曉禹説,目前青基金捐款主要用於三個部分:一是對於災區兒童的資助;二是在災區援建希望小學;三是在災區的緊急援助抗震希望小學。
“在地震後第三天,秘書長涂猛先生就帶著一個工作小組到災區實地了解當地的需求。”青基金另外一個副秘書長陳燕雲回憶,當時調查組發現,倖存的學生最強烈的願望是復課,於是,青基會把建設“廢墟上的課堂”作為最急迫的工作,準備在災區緊急援建希望小學,主要用帳篷、活動板房為災區孩子提供一些教室,然後若干個教室組成一個抗震希望學校。現在青基金已經建成了第一個抗震希望學校。
“當災區救援工作已經告一段落,就會進入防疫這樣的階段。我們可能就要在災區考察援建希望小學的可能性,在這個過程中,只要當地的政府部門能夠把學生的受災情況統計出來,我們資助學生的錢馬上也會落實到位。”副秘長楊曉禹介紹。(經濟觀察報 孫健芳 康怡 李平 張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