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播報:四川汶川8級地震 I級應急響應 [親歷/目擊/感人故事] [捐助熱線]
四川汶川地震各地傷亡匯總(實時更新) 何時能預測地震
[如何收養地震孤兒] [怎樣獲得保險救濟] [不可抗力致民事違約怎麼辦?]
截至21日12時汶川大地震已造成41353人死亡 受傷274683人
民政部副部長姜力介紹地震災區群眾生活安排情況(實錄)
直播:抗震救災通信保障/設備工具保障情況和救災保電情況
軍隊救援人員無一例死亡 解放軍、武警部隊抗震救災情況實錄 [“救災語錄”]
成都首批災區住院傷員尋親(名單) 溫家寶總理的72小時:我只要10萬群眾脫險
專家解讀四川地形變化 會否發生洪災 堰塞湖會否潰決
新華網北京5月21日電題:余震、疫情、懸湖——“三大威脅”令中國救災系統繃緊神經
新華社記者趙博 李志暉 王駿勇
暴雨中,汶川大地震災區民眾迎來了震後第九天。但,他們無法為劫後余生慶賀——余震、疫情和懸湖還在威脅他們的生命,中國救災系統也因此繃緊了神經。
21日來自災區一線的資訊顯示,目前發生強烈余震的可能性仍不能完全排除,這意味著必須密切注視新的山體滑坡對堰塞湖崩決、水庫險情的威脅。同時,降雨和高溫,也令衛生防疫形勢變得更為嚴峻。
成都民眾剛剛經歷了一次余震預警引起的衝擊。19日晚,四川相關部門透過電視臺發出預警:19日至20日可能發生6-7級余震。當夜,成都、達州等地數萬市民紛紛攜帶衣物、被褥,露宿街頭或開車逃往城外,部分路段交通陷於癱瘓。
重慶、甘肅、陜西、貴州等地受此消息影響,也出現類似一幕。
所幸,到21日下午發稿時止,四川災區並未發生6級以上余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報告,至20日12時,汶川8級大地震波及的地區共發生余震7000多次,共監測到4級以上余震159次,其中5級以上26次、6級以上4次。
從震情看,汶川地震的強度、烈度均超過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為新中國成立後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大的一次地震。本次地震位於四川龍門山斷裂帶,其活躍期有多久,尚不得而知。
四川省地震局預報研究所所長程萬正説,地震系統已調集一切可以調集的力量,組織專家對災區震情進行24小時不間斷分析監測。
“政府提前向人們發出預警資訊,減少了突如其來的恐慌。”出外避震的成都市民老李深夜坐在街頭説。
在重災區北川縣,余震導致的遠遠不止是心理恐慌。這裡的堰塞湖可能因余震崩決,其中唐家山堰塞湖是本次地震災區最大的一個,庫容達到3000-4000萬立方米。綿陽市政府目前正在緊急疏散民眾。
自北川撤出的新華社記者21日看到,除了救援人員,北川現在已成空城。
前車之鑒可以説明堰塞湖有多危險。1933年茂縣疊溪7.5級地震形成11個堰塞湖。據記載,地震時死亡500余人,兩月後堰塞湖崩決,卻導致2萬餘人喪生。
“5·12”大地震的震中汶川,距疊溪不到50公里;此次8.0級地震共形成了21個堰塞湖。
多名官員和專家已趕赴災區現場調查堰塞湖現狀。“我們組織專門人員,在解放軍官兵護送下,徒步攀行12小時,基本摸清所有堰塞湖的情況。”什邡市水利局局長呂賢江説。
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司長姜建軍説,目前正制訂方案,對大規模的堰塞湖,在安全轉移居民後進行爆破或者挖口泄洪;小規模的堰塞湖,繼續24小時監測、實時評估危害性。
目前,災區降雨對堰塞湖的影響正被密切監控中。
震後第九天,瘟疫流行的威脅更加不容輕視。正在北川參加防疫的內蒙古醫療救助隊隊長白寶玉説:“飲水、消毒、流行病、傳染病等各方面專家都已投入戰鬥。目前工作任務十分艱巨。”與他並肩作戰的救援人員中,已出現少量的皮疹、腹瀉症狀。
“降雨會減低消毒的效果、擴散污染源,高溫會滋長病菌。”什邡市災後疾病防控工作隊成員肖家慧説,“現在我們急需N95口罩和防護服,並正向指揮部申請發放日本腦炎、甲肝和狂犬病疫苗。”
34000余名一線醫務人員正在災區日夜奮戰,廣泛噴灑消毒液、滅鼠滅蚊滅蠅、2米以下掩埋遺體、分散安置災民、建立疫情“日報告”、印發《震區防疫手冊》。
中國衛生部21日下午説,目前地震災區尚未出現重大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