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採購商
發展要聞  -國務院公告:5月19日-21日為全國哀悼日 -長期持有中國優質企業是最好選擇 4月投融資:創投火熱 IPO最低 -地震短期將波及糧食、生豬供應 中國石油保障抗震救災油品供應 -國內外利差致跨國套利目標直指中國 中國經濟增長明年減至8%? -交通運輸部:災後重建已開始提上日程 抗擊心理余震起碼要八年 -維護股市穩定 支援抗震救災 哪些川股遭重創 下周股市如何走? -水庫決堤謠言散播 上萬軍民向高地撤離 已制訂堰塞湖泄洪方案 -武漢東湖現大面積綠色漂浮物 環保部排查污染源 災區水源可飲用 -汶川大震影響未定 央行"雙防"首鬆動 波及金融 防經濟次生災害 -兩位英國遊客:地震中看到的友誼和愛 德遊客:向中國人民致敬!
中國首次為普通百姓設全國哀悼日 生命面前火炬讓路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5 月 18 日 
字號:    列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國務院公告:5月19日-21日為全國哀悼日

中國地震局將汶川地震震級從7.8級修訂為8級

最新播報:四川汶川8級地震 I級應急響應 [親歷/目擊/感人故事] [捐助熱線]

四川汶川地震各地傷亡匯總(實時更新)  何時能預測地震

 

[如何收養地震孤兒]  [怎樣獲得保險救濟]  [不可抗力致民事違約怎麼辦?]

汶川地震已造成32477人死亡 220109人受傷    [汶川地震原因初步結論]

軍隊救援人員無一例死亡 解放軍、武警部隊抗震救災情況實錄 [“救災語錄”]

成都首批災區住院傷員尋親(名單) 溫家寶總理的72小時:我只要10萬群眾脫險

專家解讀四川地形變化 會否發生洪災 堰塞湖會否潰決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前啟動地震災區恢復重建規劃(實錄)

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18日發佈公告,決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為全國哀悼日。經與國際奧會協商,北京奧組委決定,在此期間,北京奧運火炬將暫停傳遞。

為普通百姓設立全國哀悼日在中國極為罕見,外國媒體對此進行了廣泛報道,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稱,無論從內政外交上來説,這都是一個值得肯定的決定。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沈丁立建議,將每年的5月12日定為國家自然災害日。

國外各大媒體都刊發了哀悼日的報道。美聯社的報道題為《中國宣佈為地震遇難者哀悼三天》,路透社的報道題為《為3.25萬地震死難者哀悼三天》,法新社的報道包括《地震死亡人數上升,中國宣佈哀悼》和《奧運火炬為地震哀悼暫停三天》等。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回憶説,毛主席和周總理在1976年逝世時,曾經設定過全國哀悼日;另外1999年南聯盟使館被炸,三名駐外人員遇難後,使館和政府單位也降過半旗,不過這次是為普通百姓設立全國哀悼日。

金燦榮説,為了巨大生命損失而設立哀悼日,對外來説,這是符合國際慣例的做法,表明中國變得越來越正常,更容易被世界接受。對內而言,表明政府更關注民生,體現了“你痛就是我痛”,即老百姓的痛苦也是政府的痛苦,可以凝聚人心,建立了一種中國國民的認同。無論對內對外,為地震遇難者設立全國哀悼日,都是值得肯定的。火炬傳遞停三天,這也值得肯定。奧運雖然是大事,是人心所向,但在生命損失的慘劇前,奧運應該讓路。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沈丁立認為,在現代政治中,設立全國哀悼日體現了政府的公共領導能力,顯然,中國政府也開始用這種方法引領人民,有利於提高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可信度。沈丁立建議,應該將每年的5月12日定為國家自然災害日,每年的這一天進行悼念,並進行地震和其他自然災害的演習,提高人們的憂患意識,並對在災害中逝世的人表示悼念。沈丁立歡迎暫停奧運火炬傳遞的決定,因為“與奧運火炬相比,人們顯然更重視生命”。(環球時報記者 李宏偉)

來源: 環球網

相關文章:
中央財政累計撥付抗震救災資金57.82億元
胡錦濤在什邡察看災情 慰問災民和救援人員(圖)
解放軍總醫院編寫救治防疫手冊發往災區
中國已向四川災區投放糧油五千三百七十噸
9720多名中外遊客安全撤離四川地震災區
布達拉宮廣場將舉行為地震死難民眾降半旗儀式
四川綿陽供水正常飲水安全
汶川映秀鎮女子被埋150小時後成功獲救
中國大型直升機北川空運25名重傷重病災民脫險
民航啟用世界上最大直升機投入救災運輸
圖片新聞:
汶川大地震救援中五大精銳“武器”
世界文化遺産都江堰景區地震中遭受重大損失[組圖]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全球糧食危機與中國對策/ 中國經濟博弈高油價
· 聚焦拉薩打砸搶燒嚴重暴力事件
· 中國推行大部制改革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08年 07年) / 數字報告/ 農業發展 統計報告/ 農業投資政策及項目
· 中國社會統計數據大全(中英文版)
· 中國環境統計數據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