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採購商
發展要聞  -長期持有中國優質企業是最好選擇 4月投融資:創投火熱 IPO最低 -地震短期將波及糧食、生豬供應 中國石油保障抗震救災油品供應 -國內外利差致跨國套利目標直指中國 中國經濟增長明年減至8%? -兩位英國遊客:地震中看到的友誼和愛 德遊客:向中國人民致敬! -交通運輸部:災後重建已開始提上日程 抗擊心理余震起碼要八年 -維護股市穩定 支援抗震救災 哪些川股遭重創 下周股市如何走? -水庫決堤謠言散播 上萬軍民向高地撤離 已制訂堰塞湖泄洪方案 -武漢東湖現大面積綠色漂浮物 環保部排查污染源 災區水源可飲用 -汶川大震影響未定 央行"雙防"首鬆動 波及金融 防經濟次生災害 -胡錦濤:堅決打勝抗震救災這場硬仗
老人地震中彎腰守護1歲嬰兒 祖孫二每人平均遇難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5 月 18 日 
字號:    列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最新播報:四川汶川7.8級地震 I級應急響應 [親歷/目擊/感人故事] [捐助熱線]

四川汶川地震各地傷亡匯總(實時更新)  

截至17日14時汶川地震已造成28881人死亡  

抗震救災指揮部醫療防疫組組長高強介紹醫療救援情況(實錄) [“救災語錄”]

成都首批災區住院傷員尋親(名單) 溫家寶總理的72小時:我只要10萬群眾脫險

農業部抓五項重點工作確保災區及全國農産品供應(實錄)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前啟動地震災區恢復重建規劃(實錄)

外交部秦剛就抗震救災及國外救援隊來華等答問全文

地震災區師生傷亡特別慘重 教育部提中高考方案(實錄)

本報特派記者 傅漢榮

林道軒身負60公斤重的背攜式噴霧消毒器爬上廢墟。空氣中瀰漫著令人作嘔的屍臭。

按照都江堰市疾控中心的安排,林道軒———廣州市海珠區第一人民醫院的副院長、廣州援助地震災區志願者服務隊醫療隊隊長,昨天上午的工作是跟隨解放軍搜救隊深入社區,為廢墟下的屍體作噴霧消毒。

眼前這具屍體,已經在廢墟下四天多,此時只露出半個藍色的脊背;頭部和下身,還壓在沉重的廢墟下。整個屍身彎曲呈蝦米狀。從上身的衣裳和體形判斷,應當是一名老年女性。

很快,一輛鉤機開過來,將屍體頭部上方的瓦礫先行清除。戰士爬上去,小心翼翼地把剩餘的磚塊搬開。終於,這具屍身完全露了出來。果然是一名六七十歲的“太婆”。

當林道軒再次爬上廢墟,對屍體作全面消毒時,他發現,“太婆”緊緊弓著的屍身下面,竟還“裹”著一個人!翻開細看,那是一名年僅一歲左右的嬰兒!老人與小孩,緊緊地擠在了一起,孩子的臉部對著老人柔軟的胸腹。

廢墟之上,老人與小孩,身體都已冰涼;廢墟之下,老人的兒子和兒媳,悲天愴地的痛哭聲撕扯著所有救援者的耳朵和心。

這幅“悲情舐犢”的畫面,令從醫十年、見慣生離死別的林道軒深感震撼:“看著眼前的一切,我很難過。和大自然相比,人總是很渺小的。天災難以逆料,但是在災難面前,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力量,卻叫人感嘆人性的偉大……”在當天發給家人的報平安短信中,林道軒這樣寫道。

來源: 羊城晚報

相關文章:
專家:地震災害中為何女性生存機會大於男性?
圖:地震災後動物疫病防控知識
專家詳解人類何時能預測地震[專訪全文]
地震災難中降生的新生命[組圖]
法律諮詢:地震是免責理由嗎?
中國地震局:汶川地區超八成房屋倒塌
中華慈善總會:地震捐款集中用於救災和重建
地震短期將波及糧食、生豬供應 中國石油保障抗震救災油品供應
圖片新聞:
世界文化遺産都江堰景區地震中遭受重大損失[組圖]
胡錦濤真情親吻遇救小夢夕 “以後爺爺再來看你”(圖)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全球糧食危機與中國對策/ 中國經濟博弈高油價
· 聚焦拉薩打砸搶燒嚴重暴力事件
· 中國推行大部制改革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現代化報告—國際現代化 / 生態現代化 / 社會現代化 /科學發展報告
· 中國社會統計數據大全(中英文版)
· 中國環境統計數據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