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採購商
發展要聞  -胡錦濤:黃金時間雖過 救人仍是重中之重 -央行暫緩調高成都等6市州準備金率 金融機構緊急注入資金血液 -富錦九零糧庫確有大量虧空 數額尚未查清 地震不會引發糧價上漲 -解放軍記者等一線救災人員均免費承保 單位和個人暫時別到災區 -4月70大中城市房價漲幅放緩 深圳領跌 地震將成打壓房價的強音 -深市21家四川上市公司所受地震影響披露完畢 受災"傷情"不一 -地震局:近幾天可能發生多次5級甚至6級余震 稱從未隱瞞地震資訊 -中央財政累計投入22.4億元支援抗震救災 各界捐贈款物13.44億元 -央視 福建廣播影視集團就"火炬手空手捐款"致歉 南昌調傳遞線路 -蔣潔敏:中石油對不起散戶 承諾不建樓不買車 已叫停成品油出口
中國大規模抗震救災行動贏得國際社會普遍讚譽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5 月 16 日 
字號:    列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截至16日14時汶川地震死亡22069人 四川21577人 

抗震救災指揮部醫療防疫組組長高強介紹醫療救援情況(實錄) [“救災語錄”]

成都首批災區住院傷員尋親(名單) 溫家寶總理的72小時:我只要10萬群眾脫險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前啟動地震災區恢復重建規劃(實錄)

外交部秦剛就抗震救災及國外救援隊來華等答問全文

地震災區師生傷亡特別慘重 教育部提中高考方案(實錄)

新華網澳門5月16日電《澳門日報》16日發表社論認為,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災難,對中國來説是個嚴峻挑戰。在世人的關注下,一場全國總動員的大規模抗震救災行動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讚譽。

這篇題為《國際讚救災 中國更自信》的社論表示,最突出的讚點是中國政府迅速行動。英國《金融時報》説,中國政府對汶川大地震作出的迅速反應值得稱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緊急會議,總理溫家寶幾小時內就趕赴災區。美國《華盛頓時報》也説:“中國迅速應對震災贏得世界讚譽”。

社論説,好評還來自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駐北京的工作人員,弗朗西斯·馬庫斯説:“我們感覺到面對這次大規模的地震,中國政府以有效和堅決的方式作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迅速反應。”救助兒童會的中國項目負責人溫德姆·詹姆斯説:“在這種時候,中國能以不尋常的速度採取行動。很少有哪個國家的政府能像中國那樣集中資源和注意力。”

社論説,經歷了改革開放30年洗禮的中國,國力比以前大為增強,正以更加自信、更加開明、更加務實的態度處理四川地震,以快速反應與有效的救災行動向國際社會展示了新的風貌。正如美國《拉斯韋加斯太陽報》一篇文章所説,“這同時也向世界表明,中國政府能夠經受住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其意義超出救災本身。

來源: 新華網

相關文章:
四川德陽倖存者被埋100小時奇跡生還(圖)
胡錦濤在災區看望群眾[組圖]
理縣小靈通信號因余震全部中斷4小時後恢復
美軍指揮官稱抗震救災凸顯解放軍新戰力
交通部:四川幹線公路已搶通 震中公路將打通
衛生部:災區各血站血液庫存量能夠滿足目前的需求
“震”撼畫面——血濃于水[組圖]
北川地區又發生三次比較強烈余震
胡錦濤:黃金救援時間雖過 救人仍是重中之重
溫家寶與周恩來:兩代總理,一樣表情(組圖)
圖片新聞:
地震重創臥龍自然保護區內的大熊貓保護站[組圖]
目擊四川汶川地震災情 道路損毀嚴重[圖集]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全球糧食危機與中國對策/ 中國經濟博弈高油價
· 聚焦拉薩打砸搶燒嚴重暴力事件
· 中國推行大部制改革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現代化報告—國際現代化 / 生態現代化 / 社會現代化 /科學發展報告
· 中國社會統計數據大全(中英文版)
· 中國環境統計數據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